百家姓之裴姓

    時間:2022-07-27 21:57:45 百家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百家姓之裴姓

      裴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晉末年,八王爭奪政權的戰爭使社會動蕩,生產受到嚴重破壞。下面由yjbys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之裴姓,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裴姓

      一、姓氏源流

      裴(Péi)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為伯益之后。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伯益的后裔有個叫飛廉的,他的裔孫被封于蘋邑(今山西省聞喜縣東),稱為蘋氏,至六世孫為蘋陵,他在周僖王時被封為解邑(山西省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經離開了蘋邑,稱為裴姓。

      2、源于周朝秦國,以邑為氏。秦國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稱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為侯爵,并被封為裴鄉(今山西省聞喜縣的裴城)的首領,稱裴鄉侯,這位貴族被稱為裴君。他的后世子孫便已封邑為姓,稱裴姓。

      3、源于春秋時晉國,以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晉平公將顓頊的一個裔孫封到裴中(今陜西省岐山縣北)那個地方做首領,這位貴族被稱為裴君。他的后代遂以“裴”為姓,稱裴姓。

      得姓始祖:伯益。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后裔。根據《通類志·氏族略》上記載,裴姓是伯益的后代,被封于非(原字為上非下邑)鄉,后代因此以非為氏,后來他們的后裔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為裴,稱裴氏。而根據《名賢氏族言行稿》上說,裴姓原為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秦時的非子之孫被封為裴鄉侯,子孫因此以裴為氏,即山西聞喜的裴氏家族。而《唐書·宰相世系表》上也記載,非子的孫子受封于非鄉,后代因以封地為氏,后來徙離封地,就去邑旁從衣旁為裴。因此,裴姓是4000多年以前舜之時賢士伯益的后裔。伯益是顓頊帝的子孫,善于調馴鳥獸,被虞賜姓為嬴,后又佐禹治水,建立大功。距今大約2650年以前的周朝時,伯益的后裔出現了一位裴陵,因立功被周天子封為解邑君,食采于現在河南省洛陽縣南方的解邑,于是,他的家族也自然地從非鄉搬到解邑,并且改姓為裴。然后,裴氏先人又以解邑為中心,往其他地方搬遷,繁衍至今,分布于全國各地。望族居于河東郡,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部。裴氏后人尊伯益為裴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裴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西晉末年,八王爭奪政權的戰爭使社會動蕩,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匈奴、鮮卑、氐、羯、羌等少數民族紛紛內遷,他們不能忍受西晉的壓迫,紛紛起來反抗。匈奴貴族劉淵于永興四年(304年)起兵,國號漢,定都平陽(今臨汾市堯都區金殿一帶)。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子聰立。次年,劉聰遣石勒殲滅晉軍十余萬人于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西南),俘殺太尉王衍等。同年,又派劉曜率兵破洛陽,俘懷帝,縱兵燒掠,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建興四年(316年),劉曜攻破長安,俘愍帝,不久被殺,西晉滅亡。史稱這一時期為“永嘉之亂”。加上連年旱災,造成了嚴重的饑饉和疾疫,餓殍遍地,流尸滿河。在大動亂大旱災大饑餓的情況下,北方各族人民不得不流徙到梁、益、荊、豫、兗等州就食。在這股流民的大潮里,河東裴氏也被裹挾著從今山西、河南等地四處流徙。裴姓雖然起源于山西,但是他們很快就走向中原,走向全國,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種不斷開拓進取的家族精神,又引導他們走向鄰邦,飄洋過海,走進世界各地。只要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國人開發奮斗的足跡,就有裴姓族人開發奮斗的足跡。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留下了裴姓族人開拓進取的徽音。

      三、歷史名人

      裴姓名人自三國以后開始人才輩出,晉代的裴徽、裴楷父子,南朝宋史學家裴松之,隋光祿大夫裴仁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唐時的裴氏出將人相,至少出過4位宰相,那就是唐明皇開元年間的裴光庭;歷事德宗、憲宗、敬宗、文宗4朝,以人德始終的裴度;導致元和年間較為安定社會環境的裴土;以及被譽為“太平宰相”的裴坦。他們都 是現今山西聞喜人。唐代外交家、且工草書卻不擇筆的裴和地儉也是聞喜人……等。

      裴 秀:晉代司空、地圖學家。他總結前人經驗,提出“制圖六體”,在世界地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貢地圖》十八篇。

      裴 楷:字叔則(237-291),西晉河東郡聞喜人。儀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時稱“玉人”,博涉群書,尤精《老子》、《易經》。官至中書令。

      裴 度:字中立(765-839),唐憲宗時宰相。他力主消除藩鎮。元和十二年,督師破蔡州,唐代藩鎮叛亂的局面暫告結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風烈”的贊美。

      裴 果:北周驃騎大將軍。少時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時,為平陽郡丞,從軍征討,每先登陷陣,勇冠當時。累官隆、眉、復三州刺史,加使持節驃騎大將軍。

      裴 坦:唐代聞喜人。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性簡儉。子娶楊牧女,陪嫁多飾金玉,坦命撤去,曰:“亂我家法。”居太平里,時稱“太平宰相”。

      裴 航:唐代長慶年間(821-824年)秀才。途經藍橋驛,甚渴,有美女云英以水漿飲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嫗曰:“昨有神仙與藥一刀圭,須得玉杵臼搗之。欲娶此女,必以此為聘。”遂遍訪玉杵臼為聘。婚后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行儉:字守約(619-682),唐代降州聞喜人,官至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善知人,所典選偏裨類為世名將。

      晉代有名士裴楷,南朝時宋有史學家裴松之,齊有廣陵太守裴昭明,隋代有光祿大夫裴仁基,唐代有宰相裴寂、裴炎、裴耀卿,詩人裴迪,書法家裴行儉,兵部侍郎裴休……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河東郡:秦時置郡。相當于現在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

      2、堂號

      綠野堂:唐朝時督國公裴度建有綠野堂別墅。

      督國堂:唐憲宗時,淮蔡節度使不聽朝廷的命令。朝廷派了許多軍隊去平叛,都大敗。大臣提議罷兵。裴度力請征討。朝廷拜他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副宰相),督兵平淮南,擒吳元濟,因功封督國公。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国产欧美中文综合 |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偷拍 | 天堂v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