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4-05-25 18:09:53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論文關鍵字:文化信息資源 資源共享 和諧社會

    淺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中華民族具有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文化,對人類文明做出過重大貢獻,在人類進入新世紀之際,如何始終堅持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嚴肅而重大的歷史課題。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明確地將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納入了“十五’,計劃建設目標,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當前我國文化事業的實際情況和科技發展的水平,整合包括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院團、研究機構等現有的文化信息資源,形成互聯網上中華文化信息資源的整體優勢,對于順利實現“十五”計劃確定的文化建設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做了相關探索。

      1、構趁和諧社會與發展先進文化的關系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一個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深化的必然結果。建設和諧社會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同時在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推進文化建設的繁榮與發展。發展先進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有助于確立以和諧為旨歸的道德評判體系,營造以和諧為基調的輿論導向和社會氛圍。努力避免和妥善解決由于文化問題引發的人民內部矛盾,切實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使全體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國家文化部和財政部擬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利用現有的網絡體系,將現有各種媒體載體的中文文化信息電子化、數字化,盡最大可能地實現基于Internet的資源共享,以達到中文信息的互通有無和不間斷服務的目的。其中文化共享工程是推進文化創新、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民心工程,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實施文化共享工程,可以在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積淀來激發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優秀的文化來鍛造人。

      2、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伯息資茸共李趁設策略

      2. 1、數字資源建設

      目前“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資源相互共享時,沒有一個安全的技術平臺保障機制,沒有一套完整的身份認證體系,任何人只要擁有加工平臺,都可以進行資源共享,都可以將通過“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所得的文化信息資源進行二次加工使用,都可以不承認使用過共享過文化信息資源。換言之,“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沒有完整的信任體系,無法保證文化信息資源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和存取控制等安全問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基于海量數據的一個文化信息項目,所以如何建設、傳輸、存儲、使用文化信息資源都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另外,基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這個平臺必須有一個網絡安全解決方案。(1)引進文化信息資源。成立文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心,設在國家圖書館。由國家圖書館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各地區不要搞重復建設,要實現全國范圍內文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2)征集文化系統現有的文化信息資源。(3)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其他優秀文化藝術資源的使用許可。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整合的文化信息資源,不但是文化系統保存和創造的文化藝術產品,而且還應包括其他部門保存和生產的文化信息資源。比如這項工程就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的大力支持,他們專門對此做過研究部署,并對全系統擁有的資源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為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提供廣播影視資源的思路和具體措施,并且將在近期積極協調解決提供有關影視作品并鼓勵各地電視臺提供特色資源。文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和共享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文化信息資源的加工和整合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按照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提出的標準和規范,統一規劃,按步實施,并使各級分中心和各基層網絡中心的建設與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步進行。

      2. 2網絡構建

      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實質上是對全社會文化資源的集中整合,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動,需要強有力的支撐系統加以保障。所以,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應和財政、組織、教育、廣電、電信等多部門聯合,確立多方協作、多形式傳播、全方位覆蓋的工作思路,另外,我們應借鑒已有的先進模式,如“五連線”模式,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情況的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的新途徑。

      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緊緊抓住了這一特點,利用已有的網絡資源優勢,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文化信息服務網絡,在全市形成了“五連線”的格局,即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公益文化單位(公共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文化館)、場所(基層文化活動中心)對接;與數字電視對接;與農村黨員千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對接;與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對接:與全市政務網對接。我們應借鑒“五連線”模式,不搞重復建設,不搞一刀切,積極探索應用成熟、適用的網絡技術,形成由政府牽頭、多部門聯合的“多網合一、一網多用”的格局。

      2. 3服務點建設

      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另一項重點任務是加強服務點的建設。服務點由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幾部分組成,其中基層服務點尤其是農村基層服務點的建設是當前及今后發展的重點。基層服務點主要包括街道、鄉鎮一級基層中心和社區、村一級基層服務站。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要以農村為重點,積極發展農村基層服務點,重點支持邊遠貧困地區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建設。到201x年,實現縣縣建有分中心、鄉鄉建有基層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層服務點。

      3、結論

      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號召。文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的標志和動力。和諧社會視角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既是一項文化建設項目,也是一項政府工程,針對面臨的主要問題,應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和促進作用,制定一系列高效政策,推動信息網絡的普及與應用。同時在信息產業化的基礎上,加強信息資源深加工和信息人才的培養、完善各經濟建設服務的手段,必定促進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從而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淺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相關文章:

    廣西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建設的論析03-19

    淺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線培訓摸式初探03-19

    淺談“和”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03-19

    試析紅塔區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實踐初探03-21

    淺析企業文化的構建論文(通用12篇)02-26

    淺析石油企業文化建設03-24

    淺析蘇寧企業文化的建設12-16

    信息構建與知識構建12-04

    淺析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03-17

    淺析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設03-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福利网 | 婷婷综合缴情6月份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亚洲少妇一区二区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