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

    時間:2023-06-15 12:25:37 藹媚 材料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jīng)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歡迎大家分享。

    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

      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

      一、材料的整理。

      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可以收集到大量材料,盡管這些材料的收集是經(jīng)過預先設計、周密計劃,在收集過程中又經(jīng)過了精心挑選,但這些材料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零亂的,不易看出其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不能明白地表述教育活動的本質(zhì)特征,只有纖討贅理、歸納才能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或提出某些改進措施。所以材料的收集只是第一步工作,在材料搜集之后,下一步工作是整理材料,使材料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意義化、明確化,使這些材料能真正為研究所用。

      (一)對材料進行篩選與歸類。

      對村料進行整理首先對材料進行篩選與歸類。篩選的主要目的在于“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對本課題研究有參考價值的材料,刪去價值不大、內(nèi)容重復的材料。其次是對所搜集到的材料根據(jù)課題需要,按文字、數(shù)據(jù)、圖像、音像、圖表等形式進行歸類,使同類材料集中在一起。材料歸類的基本要求要準確、有序。有的材料可能兼有幾種屬性,整理時可根據(jù)材料的主要特征a需要予以歸類。而且有的材料雖屬于文字材料,但它的用處卻是為了說明某一圖像的,因此這樣的文字材料在歸類時也得隨圖像材料一并歸入其中。

      這就是說,材料歸類總的原則是按材料的形式進行,但應依據(jù)其用途和材料占有者的需要作參考標準,表現(xiàn)出一定的靈活性。

      (二)對材料的可靠性與適用性進行鑒別。

      1.可靠性鑒別。

      可靠性鑒別是確定通過不同途徑收集到的材料是否具有一致性和準確性。如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或實驗數(shù)據(jù)是否準確,與其他文獻提供的同類數(shù)據(jù)是否一致。

      應該注意的是對相關的材料進行鑒定時,首先看材料是否來自于可靠的文獻或網(wǎng)站;再看其準確性,不能只看部分材料或少數(shù)幾篇文章就輕率地偏信,尤其是數(shù)據(jù)材料,要鑒定數(shù)量指標的正確性和使用的可能性。

      2.適用性鑒別。

      適用性鑒別是確定所收集的材料對課題研究的參考價值。要從內(nèi)容上考察材料中介紹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是否對課題研究有參考價值,是對課題研究的某一部分或整體、課題研究的某一階段或全過程有參考價值。只要有參考價值的材料,就是適合研究需要的材料。

      (三)對材料進行編排。

      1.卡片上材料的編排。

      在材料摘錄時就已經(jīng)在卡片左上(或右下》角標上類目,所以只要把卡片按左上(或右下)角的類目進行編排。在編排之前,先擬定一個分類綱目,將材料分成若干大類,再將大類分成若干小類,逐漸細分。“活頁”的編排也可參照此方法。如將大類“方法研究”分為“教學方法研究”和“學習方法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又可分為“課堂教學方法研究”和“個別指導方法研究”,……劃分越細,今后使用越方便。可能有的卡片上內(nèi)容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類目,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在主卡片以外另寫互見卡。如文章《數(shù)學教材內(nèi)容與教學策略研究》涉及數(shù)學教材與教學策略兩方面的間題,所以可以先為這篇文章與一張?zhí)嵋ㄗ鳛橹骺ㄆ旁凇皵?shù)學教材研究”的類目中。另外,寫一張互見卡片放在“教學策略研究”類內(nèi),在互見卡上抄錄題名并注明“見數(shù)學教材研究類”即可。

      應該注意:

      ①卡片的編排方式,要從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出發(fā),要便于自己查找使用;

      ②對常用材料,還可根據(jù)發(fā)展變化情況和個人的教研需要,進行適當補充或淘汰;

      ③卡片應該放在卷宗、袋子或卡片盒內(nèi),以防散亂、丟失。

      2.筆記本上材料的編排筆記本上材料的編排是為筆記本中的材料編制分類目錄和編制關鍵詞索引。已經(jīng)裝訂成冊的復印文稿或剪報材料也都可以利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整理。

      (1)編制分類目錄。

      為記錄在筆記本中的材料編制一個分類目錄,注明頁碼,貼在本子的前面。如果事先在本子的前面留有空白頁,則只要在該頁上標錄分類目錄即可。

      編制分類目錄見如下例子。

      例門分類目錄筆記:

      例一:《讀書筆記》。

      一、教學實驗研究……1-12.

      1.小學數(shù)學新教材實踐與綜合應用實驗研究……1-2.

      2.開放性數(shù)學教育實驗……4-6.

      3.小學數(shù)學。清景教學實驗報告……6-7.

      4.小學數(shù)學思維訓練實驗研究報告……8.

      5.農(nóng)村中小學生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途徑與方法的實踐與探索……96.“五階段練習教學法”實驗報告……10-12.

      二、教育調(diào)查研究13-20.

      1.小學生學習特征的調(diào)查研究……13-14.

      2.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15-16.

      3.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的調(diào)查研究……17.

      新教材使用效果的調(diào)查……18-20.

      (2)編制關鍵詞索引關鍵詞是從文章的標題或正文中選取的,能提示文章的內(nèi)容并具有檢索意義的詞語。人名、書名、篇名、名詞、概念術語等,都可以作為關鍵詞。編制關鍵詞索弓}時,可以按關鍵詞首個漢語拼音音序排列,也可以把漢語拼音字母按英文26個字母的順序排列,或用其他的排列方法。

      如某小學教師查閱了“小學數(shù)學情景教學實驗報告”《見第四章實驗報告案例評析)按關鍵詞索引作的讀書筆記。這篇文章至少可以抽取兩個關鍵詞:“數(shù)學”和“情景教學”.按照首個漢字拼音分別排在shw A ging兩處,注明頁碼《見例2)。

      例2、關鍵詞索引筆記。

      《讀書筆記》一一關鍵詞索引

      K開放性……6.

      Q情景……8, 25.

      情感……10.

      S數(shù)學……6,8. 20.

      數(shù)感……20, 25.

      3.電子文檔材料的編排。

      利用文獻數(shù)據(jù)庫收集到的材料,往往以電子文檔的形式予以保存。此類材料可以利用Excel表格或者通過自建數(shù)據(jù)庫的方法進行編排整理。要求字段內(nèi)容包括篇名、作者、文獻來源、提要、分類號等。也可以在磁盤上建立多個文件夾,按主題分類編排,類似于卡片分類,文件夾中又可以細分為多個文件夾。

      材料還可以按照“文字材料”和“數(shù)據(jù)材料”兩大類進行整理;也可以分為觀察材料、調(diào)查材料、實驗材料、測驗材料四大類進行整理。總之,既要符合教師自身的習慣、愛好、擅長、特點,又要便于查找和使用。

      二、材料的分析。

      對于寫作材料,從客觀上講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某些來自客觀的材料并不具有普遍性;名人學者的觀點并非完全正確;文獻、刊物上也有許多粗劣的東西。從主觀上講,由于學者和同行之間存在識別能力上的差異,或因一時疏忽,材料上也會有問題。所以要對材料進行分析。對材料的分析,從方法論角度,一般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及比較、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邏輯方法,對材料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做整體的分析,并對分析結果的信度、效度和客觀程度等可靠性指標進行檢驗和評價。

      (二)定量分析。

      如果搜集到的材料是一些數(shù)據(jù),我們只需根據(jù)條件和需要選用適當?shù)慕y(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處理和分析;如果對搜集到的定性材料做進一步的定量分析,如要研究數(shù)學學科的結構問題,我們可能搜集了這一學科及相關學科的許多版本教材(包括現(xiàn)在的和過去的),顯然首先需要進行比較,如何比較?可能就需要數(shù)量化處理,進行定量分析;還比如要對學生在某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中產(chǎn)生的錯誤進行分析,搜集到各種事實的文字材料之后,定量分析可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對材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常把這定性和定量結合起來,交互使用。因為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互補充,相得益彰,處在統(tǒng)一的連續(xù)體之中,定性分析為定量分析提供基礎,定量分析的結果要通過定性分析來解釋和理解。

      搜集組織材料是一項復雜、繁瑣而又科學的工作,在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中必須遵循一些基本要求:

      (1)搜集要全面。所謂全面,是指必須把所有相關的材料、信息收集起來,既要收集與課題有直接關系的材料,又要收集與課題有間接關系的材料;既要收集專業(yè)材料,又要收集邊緣交叉材料;不僅要收集當前的材料,也要收集以往的材料。

      搜集材料要全面并非是貪多求全,而是要牢牢記住自己的目的和任務,抓住那些最有典型意義的、最主要的、最有用的材料。

      (2)搜集要及時。所謂及時,是指在教學實踐或研究過程中,要把突發(fā)信息、特別是在實驗研究中突然出現(xiàn)又瞬息即逝的那些信息及時地記載下來,予以保存。搜集組織材料時,最可貴的是搜集第一手材料。應該說,處于教學一線的小學教師,只要經(jīng)常及時總結教學中的成敗得失,把自己的心得經(jīng)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記錄下來,再借助報紙雜志上類似的文章,進行總結、分析、提高,就可得到許多珍貴的、有新意的材料。

      (3)搜集要系統(tǒng)。所謂系統(tǒng),是指要根據(jù)研究的需要,按照預先設計,分門別類加以收集,不要雜亂無章,繁亂無序。

      (4)搜集要講究方法。如從文獻上搜集時,應按文種,先中文后外文,先國內(nèi)后國外;先查找中文期刊,后利用外文刊物檢索相關的文獻。根據(jù)課題需要,確定所需資料搜集的時間和地域范圍。

      什么是課題資料?

      課題資料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全部資料,是科研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如實地記載了一個課題從策劃、立項、研究到最后結題的全過程。它不僅是課題成果的佐證材料,課題驗收的重要依據(jù),更是開展科研工作的保證。

      課題資料的種類

      從目前中小學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的基本情況看,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六方面資料:

      基礎性資料。基礎性資料是課題研究前期以及課題研究中所作的調(diào)查、測量、檢索、研討等等工作中所產(chǎn)生的各類資料。

      計劃性資料。計劃性資料是課題研究起始階段所形成的各類計劃方案、

      過程性資料。過程性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類資料。這些資料重在隨時隨地地搜集、積累與整理,特別要注意研究過程中的原始數(shù)據(jù)與資料。

      專題性資料。課題研究過程中,圍繞一些事關整個課題運作的專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所形成的資料是專題性資料。

      效果性資料。對實驗變量的控制、檢測,對課題實施的階段性、終結性評估等等,都會得到相應的資料,這是形成最終成果的主要資料。

      成果性資料。課題實施的各個階段與課題研究結束都育來自課題組與課題組成員個人的專題性或綜合性的總結,這些總結對課題終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義。

      其中,過程性資料是課題研究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各類資料,也是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關鍵性資料。對于小課題研究來說,過程性資料已經(jīng)是整個研究過程的全部資料了。這些資料比較繁雜,重在隨時隨地地搜集、積累與整理,特別要注意研究過程中的原始數(shù)據(jù)與資料。

    【課題論文材料的整理與分析】相關文章:

    課題設計綜合材料相關論文12-02

    摩擦材料研究論文的統(tǒng)計分析論文07-26

    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及問題分析論文11-11

    機械制造加工中材料選擇的分析的論文11-01

    基于材料結構概念的強度準則問題分析論文11-07

    水利工程材料現(xiàn)場監(jiān)控分析論文(精選11篇)07-26

    課題論文格式模板06-26

    課題研究論文致謝詞11-25

    論文開題報告課題論證10-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抖音 |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