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事訴訟契約的存在根據(jù)

    時間:2024-10-15 00:13:55 法律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民事訴訟契約的存在根據(jù)

    論民事訴訟契約的存在根據(jù)

    (一)處分原則的體現(xiàn)
    處分原則又稱處分權原則,是民事訴訟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它是指在民事訴訟中,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置其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當事人處分的權利對象包括兩大類[1]:民事實體權利與訴訟權利。對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主要體現(xiàn)為當事人確定、變更、放棄、承認訴訟請求,達成調解協(xié)議等。對訴訟權利的處分主要體現(xiàn)在是否行使起訴權、上訴權、反訴權、再審申請權、申請執(zhí)行權、撤回起訴權等。訴訟契約是當事人之間就訴訟事項達成的一致意思表示,最能體現(xiàn)當事人對權利的處分。通過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可以有效地解決許多訴訟問題,有利減少訴訟成本,使糾紛以及其他程序事項能夠更加靈活地得到解決。
    (二)實現(xiàn)訴訟目的的需要
    對民事訴訟目的論述最充分和影響最大的學說主要有以下四種:私法權利保護說、私法秩序維持說、糾紛解決說、程序保障說。[2]盡管目前對民事訴訟目的存在眾多學說和爭議,我國的民事審判方式實際可看作是“糾紛解決說”的,這體現(xiàn)在調解主導的民事審判權運作方式上。該說認為解決糾紛是民事訴訟的主要目的。而作為民事訴訟結果最終承受者的當事人,訴訟與其利益密切相關,他們都會致力于盡快地解決糾紛,并希望解決結果對自己是有利的,因此在訴訟中允許當事人協(xié)商達成某種合意,將會減少某些不必要的程序,提高訴訟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當事人之間的合意足以解決已經(jīng)形成的糾紛和沖突,實現(xiàn)了民事訴訟目的。
    (三)公法與私法的相互滲透
    訴訟契約在開始并不為學者普遍接受,最大的障礙是民事訴訟法的公法屬性。公私法劃分源于羅馬法,根據(jù)這種標準,民法是典型的私法,而民事訴訟法理所當然被劃入公法范疇。私法的性質決定其奉行意思自治原則,充分承認當事人的自主和處分;而公法的性質決定了其以強制性為原則,反對當事人的自由處分。契約是傳統(tǒng)的私法范疇,而作為公法的民事訴訟法自然被認為是與契約不相容的。但是近現(xiàn)代以來,公法與私法相互交融,在私法中引入某些公法條款,在公法領域也有私法的滲透和體現(xiàn),具有一定的私法因素,最典型的就是契約向公法滲透。因此我們不能把公私法劃分看作是一個絕對化的標準,民事訴訟契約實質上的存在反映了私法自治的特性和私法的精神,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在民事訴訟領域的體現(xiàn)。
     

    【論民事訴訟契約的存在根據(jù)】相關文章:

    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03-24

    論莫扎特-根據(jù)莫扎特的書信03-20

    論契約自由與格式條款03-18

    我國有關民事訴訟契約的規(guī)定及不足07-12

    論民事訴訟證據(jù)的采信03-23

    民事訴訟的思維方式-認識論抑或證明論03-19

    論信息存在的復雜性03-25

    論內部審計風險的存在及防范12-09

    論民事訴訟中的程序公正03-06

    論民事訴訟中的證據(jù)材料12-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 日本免费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亚洲区精品中文字幕 | 在线的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