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技術模型探析

    時間:2024-10-10 13:37:48 法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技術模型探析

    [摘 要] 裝備制造業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題目的研究是其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本文通過對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技術特征的分析,指出裝備制造業各行業之間較差的創新集成性與其行業技術特征的高度連續性以及復雜性相沖突,闡述建立裝備制造業各行業之間的技術消化吸收網絡組織模式是解決上述沖突的關鍵,而構建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模型是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的基礎。最后,根據技術消化吸收的結構以及“引進——消化——吸收”階段特征,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自主創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模型
      
      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可以分為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消化吸收再創新三種形式和途徑。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往往孕育著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和奔騰, 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和科技競爭力的源泉。同時, 我們還必須把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與再創新緊密結合起來。目前,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基本態勢可以回結為四類:一是能夠進行部分原始創新的航天技術、軌道交通等行業。二是能夠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進行創新的通訊設備、發電設備、軍用飛機、載重汽車等行業。三是處于引進——消化——吸收過程而沒有系統把握核心技術的轎車、大型乙成套設備等行業。四是依靠于國外產品,國內基本沒有開發的行業,如大型飛機、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備、光纖制造設備、大型科學儀器以及大型醫療設備等(區賢明,2006)。從整體上來說,裝備制造業的技術創新主要處于技術引進的階段,不但大量自主創新的階段還沒有到來,而且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重復引進現象屢見不鮮。另外,在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態勢中,集成創新也是裝備制造業所欠缺的。路甬祥在2006年舉行的“紀念沈鴻百年誕辰暨2006年機械制造業發展論壇”上也表示:裝備制造業要解決系統設計、系統集成技術能力薄弱的題目。我們以為,解決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不強的關鍵在于根據其產業特征(產權、技術等)和外部環境(政策),給出切實可行的技術引進吸收的產業組織模式和產業組織政策,構建“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平臺,然后向“自主創新”進行漸進的轉變,終極達到獨立創新的階段。
      
      一、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現狀與產業技術特征
      
      1.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現狀。2005年,大中型產業企業中進行自主創新的企業總數為6476個,其中裝備制造業為3318個,占制造業總數的51.24%。此外,在裝備制造業以外的行業中,紡織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以及醫藥制造業自主創新的企業個數也比較多,占總數的21.5%。其中,在裝備制造業內部,進行自主創新的企業均勻占企業總數的34.98%,大于整個制造業的均勻比例23.93%。這說明裝備制造業均勻自主創新能力要強于其他行業,其自主創新在整個制造業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從2004年裝備制造業行業內部結構來看,可以從創新投進和創新產出兩個方面分析:(1)創新投進。裝備制造業中R

    【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技術模型探析】相關文章:

    我國制造業人力資本的技術結構與技術創新03-22

    國際技術擴散、自主創新與我國工業技術進步論文11-17

    探析我國企業治理創新的有效方法03-29

    探析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有效方法03-28

    我國企業自主創新人才評價研究01-18

    探析當前我國數字電視廣播的發射技術03-18

    淺探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文途徑12-05

    探析我國的質量管理03-22

    我國稅制改革探析03-20

    發展中國裝備制造業策略研究03-2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不卡v免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综合影院首页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