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與防治

    時間:2024-05-15 01:17:19 工程力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與防治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是基礎結構的主要形式,在承德地區主要采用端承樁,樁基礎的施工大多在水下進行,作為一項重要的隱蔽工程,其成孔環節很多,若某一個施工工序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質量事故,影響工程進度及質量,本文就沖擊鉆機成孔施工中的各施工環節質量控制進行論述。

    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與防治

      關鍵詞:灌注樁施工;防治;問題分析

      常見問題的分析及防治

      1、鉆孔過程中塌孔

      塌孔的表征是孔內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細密的水泡。出渣量顯著增加而不見進尺,鉆機負荷顯著增加。

      1.1塌孔的原因

      (1)泥漿比重不夠或其他泥漿指標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堅實泥皮,護壁效果不好。

      (2)由于掏渣后未及時補充水或泥漿,或河水上漲,或孔內出現承壓水,或鉆孔通過砂礫等強透水層,孔內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內水頭高度不夠。

      (3)護筒埋置太淺,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收受水浸濕泡軟,或鉆機裝置在護筒上,由于振動使孔口坍塌,擴展成較大塌孔。

      (4)在松軟砂層鉆進,進尺太快。

      (5)清孔后泥漿比重、粘度等指標降低,清孔時間過久或清孔后停頓時間過久。

      1.2塌孔的預防和處理

      (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鉆進時,應選用較大比重、粘度、膠體率的泥漿,或投入粘土摻片石、卵石,低錘沖擊,使粘土膏、片、卵石擠入孔壁起護壁作用。

      (2)汛期水位變化過大時,應采取應采取升高護筒,增加水頭等措施保證水頭相對穩定。

      (3)如發生孔內坍塌時,判明塌孔位置,回填砂和粘土(或砂礫和黃土)混合物到塌孔處以上1―2米,如塌孔嚴重時應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積密實后再行鉆進。

      (4)嚴格控制沖程高度。

      (5)清孔時應及時補水,保證鉆孔內必要的水位高度,供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鉆孔中,應通過水槽或水池使水減速后流入鉆孔中,以免沖刷孔壁。

      2、鉆孔偏斜

      2.1 偏斜原因

      (1)鉆孔中遇有較大的孤石或探頭石。

      (2)在有傾斜度的軟硬地層交界處、巖面傾斜處鉆進,或者粒徑大小懸殊的砂卵石中鉆進,鉆頭受力不均。

      (3)擴孔較大處,鉆頭擺動偏向一方。

      (4)鉆機底座未安置水平或產生不均勻沉陷。

      2.2 預防與處理

      (1)安裝鉆機時要使底座水平,起重滑輪緣、鉆頭中心、護筒中心三者應在一條直線上,并經常檢查校正。

      (2)在偏斜處吊住鉆頭上下反復掃孔,使鉆孔正直。偏斜嚴重時應回填砂礫石和黃土至偏斜處,待沉積密實后再繼續鉆進。偏斜嚴重的也可在開始偏斜處設置少量炸藥(少于1公斤)爆破,然后用砂礫石回填至該位置以上1米左右,重新沖鉆。

      3、擴孔與縮孔

      擴孔是孔壁坍塌造成的結果,各種鉆孔方法均可能發生,若只孔內局部發生坍塌而擴孔,鉆孔仍能達到設計深度則不必處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擴孔后繼續坍塌影響鉆進,應按塌孔事故處理。

      縮孔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鉆頭補焊不及時,嚴重磨耗的鉆頭鉆出較設計樁徑較小的孔,另一種是由于地層中有軟縮土,遇水膨脹后使孔徑縮小。可采用上下反復掃孔的方法以擴大孔徑。

      4、縮徑

      4.1產生原因

      (1)清孔不徹底,泥漿中含泥塊較多,再加上終灌后拔管過快,引起樁頂周邊夾泥,導致保護層厚度不足。

      (2)孔中水頭下降,對孔壁的靜水壓力減小,導致局部孔壁土層失穩坍落,造成混凝土樁身夾泥或縮頸。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樁后形成瓶頸。

      4.2防治措施

      預防縮徑的關鍵是控制泥漿比重,確保泥漿能保持孔壁平衡。

      (1)使用直徑合適的鉆頭成孔,根據地層變化調整不同的泥漿比重。

      (2)成孔施工時應重視清孔,在清孔時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預防清孔在灌混凝土的過程中局部坍塌,導致縮徑的產生。

      5、斷樁

      5.1產生的原因

      (1)混凝土拌和物發生離析使樁身中斷。

      (2)灌注中,發生堵塞導管又未能處理好;或灌注中發生導管卡掛鋼筋籠,埋導管,嚴重坍孔,而處理不好時,都會造成樁身嚴重夾泥,至使混凝土樁身中斷的質量事故。

      (3)灌注時間過長,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后灌注的混凝土沖破頂層與泥漿相混;或導管水密性不好,未及時處理,均會在兩層混凝土中產生夾泥現象。

      5.2 防治措施

      (1)導管要有足夠的抗拉強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滿混凝土的重量;內徑應一致,且內壁須光滑無阻,組裝后應有足夠的垂直度;控制底管長度,一般不小于4m。

      (2)導管在澆灌前要進行試拼,并做好水密性試驗。

      (3)嚴格控制導管埋深與拔管速度,導管不宜埋入混凝土過深,也不可過淺。及時測量混凝土面高度,防止導管拔空。

      (4)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應良好,坍落度確保符合要求。

      6、“爛樁頭”

      6.1 產生的原因

      (1)清孔不徹底,樁頂浮漿過濃過厚,影響水下混凝土灌注時測量樁頂位置的精度。

      (2)導管起拔速度過快,尤其是樁頭直徑過大時,如未經插搗,直接起拔導管,樁頭很容易出現混凝土中間高、四周低的“爛樁頭”。

      (3)澆筑速度過快,導致孔壁局部坍塌,影響測量結果。

      6.2 防治措施

      (1)認真做好清孔工作,確保清孔完成后孔口沒有泥塊返出;當混凝土灌到設計樁頂與地面距離<4m時,通常可使用竹竿等物來試插混凝土面。

      (2)灌注中,當孔口有較濃的泥漿或塊流出時,可在孔內插一自來水管,用水稀釋泥漿或沖散泥塊,減小孔口壓力,使混凝土好上翻,同時也便于量測混凝土面,防止短澆樁頭。

      7、灌注混凝土時坍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過程中,發現護筒內泥漿水位忽然上升溢出護筒,隨即驟降并冒出氣泡,即為坍孔征兆。如用測錘探測混凝土面與原深度相差很多時,可確定為坍孔。

      7.1原因分析

      (1)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孔內外水頭未能保持一定高差。

      (2)護筒底周圍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機械振動,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時坍孔。

      (3)導管卡掛鋼筋籠及堵管時,均易發生坍孔。

      7.2 預防方法

      (1)灌注混凝土過程中,要采取措施來穩定孔內水位,還要防止護筒及孔壁漏水。

      (2)用吸泥機吸出坍入孔內的泥土,同時保持或加大水頭高度,如不再坍孔,可繼續灌注。

      (3)如用上法處治,坍孔不停時,或坍孔部位較深,宜將導管、鋼筋籠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鉆孔。

      8、結束語

      以上是在建筑工程樁基施工中結合理論知識總結得出的經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工藝、新技術將會不斷出現,施工技術水平也將不斷提高,在以后的施工工作中還會積累豐富的施工經驗應用于實際,保證工程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

      [2] 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鉆孔灌注樁施工常見問題分析與防治】相關文章:

    探析鉆孔灌注樁施工中質量缺陷及防治措施03-26

    鉆孔灌注樁樁身施工中產生的問題與防治03-07

    鉆孔灌注樁水利施工論文11-20

    淺談鉆孔灌注樁施工要點03-07

    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控制03-20

    鉆孔施工卡鉆的分析03-07

    建筑施工中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研究論文11-27

    談鉆孔混凝土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03-18

    鉆孔灌注樁基礎主要質量問題分析及處理辦法01-2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视频在线色久火热精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 日韩综合网在线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