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券商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不僅在經濟總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取得了重要成績,金融市場也進入了一個戰略性的發展時期。我國的券商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并在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牛市的獲得了其發展的黃金年代。券商在整個證券市場中起著重要作,它既是市場中重要的中介機構,還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券商承擔著證券發行,代理買賣,自營業務和提高咨詢服務的只能。并且,券商還是中國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資本市場發展、優化資源配置以及經濟改革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鑒于此,我們必須對其發展進行深入的研究,弄清其運營機制和成長規律,為其進一步的發展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證券公司;前景;規模
一、券商業的發展現狀
經過了起步發展、重組、整合之后,如今的券商業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一系列的監管措施和方案也已經出臺并付諸實際,雖然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違法行為,但是總體上各大證券公司都在穩定地發展當中。
1、資本規模
2012年,證券公司總資產達到了1.72萬億元。截至2013年底,115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2.08萬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120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4.09萬億元,凈資產為9205.19億元,凈資本為6791.60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2萬億元,托管證券市值24、86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7.97萬億元。
從資本總額來看,2014年的總資產比2002年增長了6.7倍,凈資產增長7.5倍,可見證券公司總的資金規模增長顯著。并且,2009年之后到2012年,由于監管體系采取了較為嚴格的風險控制指標, 限制了券商資本金的使用效率,證券公司杠桿倍數出現了明顯下降,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就相應增強。但是,2012到之后,杠桿倍數又出現了顯著的增加,表現證券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走出了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發展環境更為寬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證券公司的盈利和收益能力。
2、機構數量
2013年末,我國證券公司一共有115家,其中有19家證券公司在滬深交易所上市,3家(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其中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在兩地上市)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末,證券公司達到了120家
從2003年到2007年,經過三年的整頓改革,證券公司的數量從122家降到了106家。之后,隨著證券公司全資資產管理及承銷保薦公司的設立,證券公司數量有所增長。直至2014年末,證券公司的數量又增長到了原來的水平。但是,相比較之前的盲目瘋長,現在的證券公司的成立機制已經更加完善,并且增長的速度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可以說是穩步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證券市場的繁榮,也增加行業內的競爭性。
3、業務分布
2014年,120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02.84億元,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49.48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710.28億元、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446.24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240.19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124.35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69.19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22.31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965.54億元,119家公司實現盈利,占證券公司總數的99.17%,同比上升了9.7%。
雖然營業收入在不斷地變化,但是盈利的證券公司的占比在近幾年逐漸增加,去年更是只有一家公司未能實現盈利,券商業的整體發展態勢是很好的。另外,各項業務的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斷的變化。雖然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依舊占據了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整體是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表明我國券商正在逐漸擺脫代理客戶買賣證券的中介地位,在證券市場上更具主動性。
融資融券的利息收入波動上升,作為券商新興業務中被眾多人看好的業務,雖然 其尚且處于發展的初步階段,但是由于利用證券公司的自有證券和自有資金,有效的使融資融券業務的交易量有所上升,進而獲取低風險的穩定利息收益。此外,券商可在證券金融公司成立后,利用接到的標的證券能規避自有證券的下跌風險。這樣一個類固定收益的業務對證券公司來說是極具發展潛力的。
二、存在的問題
1、缺乏核心競爭力
經過二十多年證券市場的發展,我國券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公司規模、業務集中度正向著大型證券公司邁進,發展前景良好。但是券商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業務同質化、業務品種單一、結構雷同、無特色、無序競爭激烈等。這些問題導致我國券商缺乏核心競爭力,嚴重影響了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因此提高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已成為證券公司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
并且與外國大型券商資產規模相比,我國券商業整體規模較小,不具備國際競爭力。
2、實力兩極分化
受兩極分化的影響,我國證券業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格局。當前,根據證券公司的發展狀況,可以把證券公司分為四個層次:一是管理水平較高、運營狀況良好、運作規范的大型綜合性證券公司,如中信、國泰君安、海通等。這些證券公司的業務拓展到各個領域,在資產管理業務、金融創新、投資銀行業務等方面為客戶提供全方面的服務;二是具有外資的券商,他們憑借自己的優勢,與綜合性券商相競爭,在國際化競爭中占取有利地位;三是一些中等券商如華泰證券、西南證券等,它們在一些細分市場占有競爭優勢;四是小券商,它們的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很容易成為其他券商并購的對象。
3、風險管理力度不夠
我國券商業在發展過程中主要集中于業務的發展,對于風險管理方面比較薄弱,力度不夠。主要依靠外部的行政管理,但是目前我國券商業監管的法律法規該不完善,在積極推薦法律制度建設的同時,應當要加強證券公司內部的風險管理。
(1)股權集中
美國的投資銀行股權結構非常分散,大股東所占比例不過百分之幾,而東亞和歐洲證券公司的股權結構則相對集中。與其他地區情況有所不同,我國證券公司的特殊情況在于股權結構的集中同股東的國有性質聯系起來,國有成分控制權在證券公司中具有壟斷性。這樣就會導致公司的決策很難全面考慮到各方利益和風險,會產生一定的獨斷性,自然不利于風險的管理。
(3)風險部門的設置
首先,風險部門的獨立性不夠。我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合規稽核部門機構設立在管理部門之下,而不是董事會,這就造成我國的風險管理部門相當于一個業務部門在運行,很難去全面統籌各個部門。其次,缺乏專業團隊的指導。由于證券公司遇到的風險種類繁多,設計會計、法律等各個方面,所以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進行指導。而我國的證券公司通常缺少具備不同領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正是由于風險監管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才會出現像去年光大烏龍指那樣的事件,這也給我國券商業敲響了警鐘,在券商規模逐漸擴大、經營種類日益繁多的今年,更要加快風險管理的建設,做到居安思危。
4、專業人才缺乏
在一般的情況下,大型綜合券商由于具備品牌、地域、資金、政策等方面的優勢,較為容易吸引優秀人才,因此會形成少數的頂尖人才集中在一些大型的證券公司,而中小型的券商在人才競爭中處于優勢,人才匱乏。并且,由于我國證券行業發展時間不長,雖然從業人員大多學歷較高,但是缺乏實踐經驗,與外國大型投行的員工相比,目光要短淺很多。
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券商為了生存和發展,爭奪人才的競爭愈演愈烈。從社會行業人才的平均流動頻率來看,券商間的人才流動比率較高。如何穩定業務骨干人才隊伍,是當前券商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一些人才在短期效應的誘惑下,形成局部個體利益優化,但卻要付出整體利益下降甚至惡化的成本和代價,從而導致社會效益下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問題。還有的大型券商突然失去整個業務部門,這不利于券商業務發展的連續性。
此外,我國券商普遍存在聲譽不高的問題,特別是在國際上聲譽較差,這種情況下,券商很難承擔起振興民族經濟的大業。
三、結論和建議
1、擴大資本規模,提高競爭實力
對于一個企業,資金規模和盈利能力永遠是最為核心的,目前我國券商普遍資金規模較小,較多的資金集中在較少的幾個證券公司。這很難使得我國券商業得到普遍的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難以提高。為了提高競爭力,一些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證券機構,會通過兼并一些實力相對薄弱的機構,迅速增加自身實力。
在證券機構合作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提供積極的服務,為券商之間的合并出力,使之形成更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證券公司。
2、形成行業結構的階梯化
現代投行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分為綜合服務和專項服務。即使對那些為數不多的綜合性投資銀行來說,一方面不斷拓展業務,形成多樣化的業務范圍,另一方面有結合自身實際,推動業務向著專業化方向發展。以美國證券業為例,如美林、高盛、所羅門兄弟公司等,它們在業務上各有側重,美林公司善于組織項目融資、產權交易、樂于充當敵意收購方的財務顧問,所羅門兄弟公司擅長商業票據發行和政府債券交易,其經紀業務以投資機構為主。
通過行業內部的兼并重組與優勝劣汰,我國券商業必然會形成更為合理的分工格局,建立起以大型券商為主、地區券商為依托、各類專業化公司為主導的行業結構。
3、推進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
之前的分析中已經看出,今年來我國融資融券規模顯著擴大,所取得的收入也日益提高,這表明了我國券商有志于推動融資融券進一步發展的愿望。再者,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有利于證券公司改變其傳統的經紀業務模式,進而產生雙向的盈利,對于我國大多數的證券公司而言,盡快實行融資融券業務是其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對融資融券當前所存在的問題應盡快采取措施來應對。較易實行的方法是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的范圍,根據當前市場情況和各公司現狀開放更多符合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規定的標的證券,從而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進而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所增加得中小企業標的股票也有利于形成多層次的融資融券市場構架。
參考文獻:
[1]中國在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2013年度證券公司會員經營業績排名情況.
[2]中國在證券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2012年度證券公司會員經營業績排名情況.
[3]鄭振龍等.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簡史.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4]張根.試論我國證券公司的發展及其前景[M].金融經濟出版社,2013.
【中國券商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農村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的對策03-12
我國企業知識管理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02-27
中國發展會展經濟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1
探析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03-18
談運輸行業發展中存在的稅收問題及對策03-02
談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03-18
淺談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03-17
探討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03-18
淺議農機工程發展中存在問題與對策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