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革新及感想

    時間:2024-09-25 00:48:48 護理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革新及感想

      急性心肌梗死(AMT)為內科常見急癥,是心臟猝死的主要原因。降低AMI的病死率關鍵在于對患者的嚴密監護和及時有效地防治各種并發癥,護理是否得當十分重要,現將其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革新及感想

      最早癥狀:AMI患者多數是突然發生,疼痛部位性質及放射區域與心絞痛相似,多無明顯誘因,常發生于靜息時。疼痛劇烈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和含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常煩躁不安,出冷汗,恐懼或有瀕死感。部分典型者可無放射痛,少數可出現無痛性AMI,開始就呈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應加強夜間巡視,警惕并發癥早期出現。

      如患者表情淡漠或疼痛加重應及時報告醫生,做心電圖了解有無急性缺血,梗死范圍是否擴大等情況。嚴格臥床休息,協助各種生活需要,按醫囑協助患者床上活動或被動活動。保持環境安靜減少探視,防止不良刺激,緩解焦慮,絕對臥床休息1周~2周。

      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壓下降常見,但不一定是休克,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低于80mmHg時,又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20mL/h),意識遲鈍,甚至昏厥者,則為休克表現。出現以上休克癥狀時,護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搶救措施:給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填寫特殊處置記錄單、準備好除顫器、抽好藥物備用,建立有效心搏,記錄尿量和注意補液速度。

      胃腸道護理:過度勞累、精神刺激、情緒激動,飲食不當及用力排便等都是AMI的誘發因素。因此要對陪護家屬進行衛生知識宣教,宜少量多餐易消化、低鈉、低脂肪而少產氣的飲食,可用番瀉葉、蜂蜜沖水飲,保持大便通暢,便秘可用石蠟油、緩瀉藥或低壓灌腸,腹脹可肛管排氣,針灸或服消脹片,大承氣湯對心肌梗死后腹脹效果好。指導患者在床上使用便器和協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合理休息護理:絕對臥床時可做臥位肢體主動被動活動。

      待病情穩定后,心電圖ST段恢復到等電位或T波倒置由深變淺后,讓患者半臥床3~4次/d,每次30min,也可坐在床上吃飯、飲水、服藥。如病情無其他不良變化,可坐在床旁或椅子,3次/d,每次30min~60min,逐漸離床、室內近距離走動,或走得稍遠些,直至散步。只有休息好,才能恢復快、預后好。

      并發癥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應嚴密觀察病情,注意心音、心率、節律、血壓和胸痛等變化,及早發現早期診斷處理,積極預防并發癥。心律失常是AMI的常見并發癥,常常發生于24h之內,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CCU護士必須熟悉患者心電圖變化及正確識別各種心律失常圖形。

      心理護理:大部分AMI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應提供安靜、安全、清潔、舒適的治療護理環境,以減少環境對患者的刺激。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發生,病情嚴重,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可致患者死亡[1]。因此,加強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對防止其發生、發展,減輕患者痛苦、挽救生命、提高搶救成功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個體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合理安排飲食,保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適量止痛鎮靜藥物,幫助患者正確認識本病,做好康復指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從而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革新及感想】相關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體會03-16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體會03-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醫護理干預措施06-05

    淺析院前急救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影響12-08

    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來源03-18

    心電圖對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診斷價值12-01

    心臟標志物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上的應用12-0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標志物在AMI早期診斷中的應用03-18

    研究太子參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構的作用03-20

    心肌損傷生化標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研究進展03-1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