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從“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工作任務驅動”的視角來考慮課程的重組和教學內容的調整,按照職業成長的規律、工作能力逐漸加強培養過程,對課程重新進行排序;積極地推進與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改革,根據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與課堂教學的改革需要,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和師資隊伍等教學資源質量保障體系;成立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對教學改革全過程進行管理與監控。
關鍵詞:交通;專業;教學;改革
黑龍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把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放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上。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主要指:運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三階段、三步驟、三轉換”課程開發模式;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一條主線、兩個過程、四個層次”的課程體系;實施“行動導向”的課程教學改革;建立“內外兼顧”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保障體系;體現出“三知識、五能力、四適應”人才培養特色。
一、“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三階段、三步驟、三轉換”的課程開發模式
“三階段、三步驟、三轉換”課程開發模式是以市場需求為邏輯起點,以職業崗位群的職責——任務——工作流程的分析為依據,以校企專家合作開發為關鍵,通過工作過程系統化,實現課程開發教學設計的創新。
1.分三個階段進行:①市場調研階段:通過深入鐵路企業調查,并與鐵路企業專家共同研討、分析、決策,確定鐵路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情況;確定專業對應的各工作崗位、職業資格證書;以及現行的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最終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準確定位。②確定培養模式階段:利用長期為鐵路干部職工培訓的合作關系,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框架,簽訂協議,實施校企合作方案(明確合作方式、各自責任和操作形式)。③課程開發階段:落實就業導向的實質性改革階段。確定重組后的課程、課程排序、課程標準、教學方法等。
2.按三個步驟落實:第一步,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重組課程體系,調整教學內容;第二步,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第三步,對教師進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培訓,并開始實施教學方法的改革,系統構建質量保障體系三個步驟。
3.實現三個轉換:第一個轉換是從工作任務到行動領域的轉換;第二個轉換是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轉換;第三個轉換是從學習領域到學習情境的轉換。
二、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一條主線、兩個過程、四個層次”的課程體系
建立新的課程體系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打破原有的學科系統性、完整性的束縛,杜絕簡單地把課程疊加成模塊。基于鐵路貨物運輸生產過程和鐵路旅客運輸生產過程,由高端復雜的工作分解至低端簡單的工作,分析各崗位群工作能力所需的知識、技能與素質,按照職業成長的規律、工作能力逐漸加強的培養過程,由低端簡單工作開始向高端復雜工作逐漸邁進,對課程進行重組、選擇、排序,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職業課程體系。
三、建立“內外兼顧”的教學改革質量保障體系
教學改革質量保障體系由教學管理保障體系與教學資源保障體系兩部分組成。
1.教學管理保障:一方面是學院內部成立教學管理委員會;另一方面是成立企業專家為主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2.教學資源保障:實訓基地建設上,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應共同開發,保證實踐教學質量;師資建設上:一方面從學院外引入本專業的研究生和有多年現場工作經驗的“雙師型”素質教師;另一方面加強本專業教師培訓,轉變傳統教學方法與理念,深入生產車間掛職鍛煉,提高實作技能,滿足一體化教學的要求;教材建設上:根據改革后教學內容的要求,包括本專業教師主編或參編的高職教材和采用本專業教師自編的教材。
四、“三知識、五能力、四適應”人才培養特色
“三知識”是指學生必備的文化素質基本知識;職業通用理論知識;“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崗位知識。
“五能力”是指學生必備的客貨運輸生產能力;鐵路技術管理能力;鐵路非常情況應變處理能力;與人溝通協作能力;職業拓展能力。
“四適應”是指學生要適應鐵路運輸室外的艱苦工作環境;適應鐵路運輸晝夜倒班的工作節奏;適應鐵路半軍事化的管理制度;適應鐵路工作職位變遷。
通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使本專業人才培養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學生的實踐技能有了很大提高。
【淺談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教學改革的論文06-14
交通運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論文05-29
淺談“管理運營虛弱癥”10-21
(精選)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06-21
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06-20
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05-18
淺談項目管理的論文07-05
(必備)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論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