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有效途徑
【論文關鍵詞】大學 視聽說教學 英語口語 英文 途徑
【論文摘要】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問題被廣泛研究。在視聽說課堂教學中利用英文電影的欣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口語素材,使學生在觀賞中學習和掌握真實的使用情景。這對于促進大學生口語水平是一個極其有效地途徑。
引言
視聽說教學是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融視、聽、說為一體,將語言學習和運用語言的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的一種教學手段。視聽說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真實度較高的各類視聽的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視、聽、說、寫的結合,以直觀畫面和情節內容為基礎開展有針對性的口語表達訓練。聽說課堂中英文電影無論是從輸入材料的真實性、口語輸出活動的真實性和包含內容的廣泛性來講都是視聽說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素材。
一、英文電影在培養學生口語提高的可行性
語言形式本身蘊涵豐富的文化含義,語言使用離不開文化的事實決定語言教學必然涉及文化教學,因此,語言與文化的必須在教學中得到有機結合。而電影融語言與文化為一體,創造了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這個語言環境又包羅萬象——語音、文化、思維。學生在觀看英語電影的同時學習了真實的語言使用語境、異國文化等知識。我們無法提供給學生真實的英語語言生活環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電影這樣的“生活復制品”來再現英語國家的文化生活等,無論從真實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教學價值。
1、語言輸入的真實性
Rost (2005)曾經強調了聽力教學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即真實性原則:語言應該旨在真實,即使用母語的人自然使用該語言時涉及的特點:如語速、節奏、語調、停頓等。而電影是在母語環境中由母語者制作,從這點上看電影所提供的是真實的語言輸入,有很多真正口語中出現的語言特征如俚語和非正式表達,這些正是母語使用者所用語言的一部分,也是傳統的教材上沒有的。教師可以通過對電影中真實再現的這些語言現象有意識地介紹和,學生如何處理現實中語言使用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2、語言輸出活動的真實性
通過視聽說課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是該課程的最重要環節。英語電影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供了形象生動而又豐富的素材,精心挑選的電影加上精心設計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張口說英語的欲望。圍繞觀影所設計的活動就是學生和電影這種視頻材料之間的互動,具有真實性。如預測活動、模仿活動等,讓學生把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和對電影的理解應用到對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鍛煉了語言能力。
3、呈現文化的真實性、廣泛性
電影把語言放在生活的情景中展現出來。而這些情景中呈現的不僅僅是語言還有文化和各種非語言行為,學生可以看見電影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勢。也能觀察到某一情景中的肢體語言,說話人的距離等信息。非語言行為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受該文化世界觀、價值觀和習俗規范的影響。包括跨文化交際在內的任何交際都離不開非語言行為,而電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生動的展示平臺。此外,電影通過對不同故事的刻畫去折射文化,是一種包羅萬象的文化載體,從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文化,包括思維方式、生活習俗等,通過對電影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西方的習俗、交際方式、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內容。
二、視聽說課堂活動的組織
在視聽說教學中應該把握視聽前、視聽中和視聽后三個環節,科學合理地設計真實、有效的課堂活動,此外以學習為中心、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以任務為中心的現代教學觀念更加注重教學活動和練習的設計。
1、觀前活動:其作用是給學生提供背景和動機,以導入為主,減少文化背景知識所造成的認知障礙: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主題進行有準備的討論或報告來激活背景知識。在課前教師把將要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識教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有關資料,然后在正式放視頻資料前組織學生把他們搜集到的相關背景知識用多媒體形式呈現給同學。這樣在放映中避免了以往由于人名復雜、人物關系復雜、中間有一些隱含的小故事等原因學生不能充分理解的問題。同時讓學生把找到的資料做成幻燈片。圖文并貌地給大家講述出來,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2、觀中活動:這一環節就是要求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視聽。由于電影一般都比較長,可以在不影響故事觀賞性的前提下,把影片分成幾個片段來觀看。并在每個片段結束處停頓,同時根據交際法設計符合真實性原則的教學活動,也可以在有文化信息點的地方停頓,以引起學生注意并進行介紹。這樣能有效地加工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使用輸入內容。此外,為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還可以把整個電影的觀看留給學生課下完成,課上只觀看、講解重點片段。
3、觀后活動:由于能力培養是視聽說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所以讓學生親自參與的學習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Swain(1985)指出,如果學習者想使他們的第二既流利又準確的話,不僅需要可理解的輸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輸出。輸出在語言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提高第二語言的流利程度和準確性,還可以使學生有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電影教學中常用的觀后活動。
第一、對比練習:在文化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認知發展和行為調整的過程。在信息和知識獲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和實踐,使這些文化信息和知識轉化為能力。并對所學的知識和體驗進行反思。與本族文化對比。從而培養文化敏感性并增強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觀看后讓學生進行對比,可以是英漢文化差異的對比,并把總結成果口頭向全班展示。
第二、改編練習:教師可以根據情況讓學生給電影編一個短小的續集或者對電影的結局進行改編,并表演出來。同時要求學生盡量多地使用在電影中所學的俚語、習語以及地道的表達方式。這一練習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小結
英文電影內容豐富,文化特色突出,語料真實。電影引入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為語言學習提供了豐富多彩、真實鮮活的素材。在視聽說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教師只要充分利用電影特有的優勢,根據視聽說教學的基本原則把握好每個環節,科學地設計真實、有趣、又具挑戰性的課堂活動,電影必將在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水平,解決“啞巴”英語的病癥。
參考文獻: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Rost,Michae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淺談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有效途徑】相關文章: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口語訓練03-18
淺談培養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03-21
淺談英語聽說的技巧03-19
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03-04
淺談提高企業培訓效果的有效途徑03-07
淺談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03-18
克服學生聽說困難 提高英語交際能力03-16
論大學英語聽說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