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人文閱讀教育研究論文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從相關調查研究結果得知,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缺少人文性教育。因此本文從借助文章背景、課外教學等多種途徑分析基于人文教育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望給予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人文教育
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最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語文,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借助人文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道德觀有的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借助文章背景感悟人性光輝
小學語文閱讀課文教材涉及人文、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內容,可以說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且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詳細介紹閱讀材料文化背景,讓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時的具體生活情境和文化背景,進而讓學生深層次體會與感悟閱讀內容。可以說學生科普作者人生經歷或寫作具體背景,使學生能走進作者的寫作世界進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文化之美。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文章時,就先給學生介紹抗戰(zhàn)爆發(fā)原因,抗戰(zhàn)過程及結果,讓學生掌握文章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且神情緬懷為國家而犧牲的抗戰(zhàn)烈士,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愛國思想共鳴,提高人文意識。再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司馬光》一課時,就在引入文章之前詳細介紹歷史著名史學家司馬光,通過了解司馬光的從政經歷及對文學史做出的貢獻后懷著一顆敬意的心閱讀課文,深度感受司馬光的高尚品質。在分析文章字詞運用及表達技巧時,吸納文章向讀者傳遞的人文情懷,從而促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不僅符合新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也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二、借助閱讀教學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選取的閱讀教材都是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名篇,但內容有限,如果教師想借此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效果不高。所以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擴充閱讀范圍,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淺到深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此外教師還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來進一步深化其人文素養(yǎng)。語文閱讀教學中受課堂教學時間限制和繁重教學任務影響,有必要指導學生預習讓其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桃花心木》一課時,某小學語文教師就提出,同學們,我們在上節(jié)課已經學習閱讀基本要點,現(xiàn)在有哪個同學可以給老師說一說在進行閱讀時應注意哪些要點。學生回答:“閱讀中要注重閱讀內容的分層學習,閱讀材料一時找到其中存在的規(guī)律,閱讀材料二是應用其規(guī)律,材料三則是歸納和總結閱讀規(guī)律。”之后教師又提出:“這位同學總結的很好,只有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今天我們所學習的《桃花心木》中就應用橫向閱讀理念,大家在閱讀這篇文章時需要從三個階段進行橫向閱讀:第一階段:同學們先自己閱讀后分析這篇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子。第二階段:分析文章主旨,種桃花樹的人身上蘊藏怎樣的品質以及自己從中學到怎樣的品質。第三階段:自己寫有關桃花木的讀后感。通過完整的閱讀教學體系使學生深度理解課文傳遞的人文素養(yǎng)知識,提升自身內涵。
三、借助課外閱讀拓展人文視野
小學語文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課文閱讀,從而更好地拓展人文視野。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是告知學生閱讀范圍,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保證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進行有效閱讀。通常和課內有關的閱讀材料都是語言優(yōu)美和主題深刻、內容詳細和主題深刻,這種閱讀材料要有精度,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問題理解能力,學生也會在閱讀中產生新思維且通過課外閱讀拓展逐漸擴充學生綜合知識。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草船借箭》一課時,就先在課堂上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聽過三國演義嗎,知道它是四大名著之一嗎?”。學生立即回答:“聽說過,這是魏蜀吳三個國家之間的故事。”教師又提問:“那同學們指導誰《三國演義》中最聰明的嗎?”學生回答:“諸葛亮”!教師:“是的,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諸葛亮高深的智慧謀略以及從容不迫的品質。為了加深同學們對諸葛亮的了解,需要在課后閱讀《舌戰(zhàn)群儒》、《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空城計》等故事,大家要仔細閱讀,之后在反復品讀《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更多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同時分析這些故事中諸葛亮如何通過自己的才智獲得勝利,思考如果自己處于諸葛亮的位置該如何表現(xiàn),看自己是否能從中學到什么知識。通過課外閱讀擴展學生知識面,從不同教材中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之,基于人文教育視野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強調的教學觀念,也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求。尤其小學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階段,因此語文教師應借助人文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薇.人文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3).
[2]談蓉.人文教育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情感讀本,2015(23):85-85.
[3]張殿志.人文教育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z2).
【小學語文人文閱讀教育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人文教育研究論文12-09
小學語文人文教育論文范文12-08
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現(xiàn)狀提升研究論文11-29
小學語文課堂中感恩教育研究論文12-09
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的論文12-04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分析論文12-01
數(shù)學教育研究論文范本11-28
小學語文教學教育論文05-16
人文醫(yī)學論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