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中《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4-07-06 20:52:17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道德教育中《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論文

      摘 要:一、《論語》孝道思想 在 《論語》①中,共有 19 處直接論及 孝,另外還有 20 處左右固然沒有呈現 孝字,但是也對 孝的內容進行了闡發。 《論語》關于 孝并沒有系統的闡述,但是透過這些哲理性的結論,我們發現,《論語》中對孝的闡述已構成了一套相當完好的

    道德教育中《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論文

      關鍵詞:論語論文

      一、《論語》孝道思想

      在 《論語》①中,共有 19 處直接論及 “孝”,另外還有 20 處左右固然沒有呈現 “孝”字,但是也對 “孝”的內容進行了闡發。

      《論語》關于 “孝”并沒有系統的闡述,但是透過這些哲理性的結論,我們發現,《論語》中對孝的闡述已構成了一套相當完好的學說體系,即本文所提及的 “《論語》孝道思想”.《論語》孝道思想觸及 “無憂”、“能養”、“敬養”和 “將心”等四個層次。

      首先,使父母 “無憂”是孝道的最低層次。 “孟武伯問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憂。’”②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兒子,訊問孔子怎樣才算是孝,孔子通知孟武伯,不讓父母操心,使父母 “無憂”就是孝。這是 《論語》孝道的第一個層次,也是最低請求。

      其次,孔子肯定子女在物質生活上贍養父母只是孝道的內容,但只是孝道的第二層次。

      再次,“敬養”是孝道的第三層次,作為子女務必堅持父母肉體上的愉悅。子夏問孝,子曰: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在孔子看來,為父母服勞役,揀好的食物給父母吃,對父母有恭敬之心而外 “少溫潤之色”,不能承父母之歡,也不能算是完整盡 “孝”了。以色事親,是 “養”且“敬”的進一步引申和升華,它所要到達的目的是使父母肉體愉悅。

      最后,“將心”是孝道的最高層次。“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最擔憂的是子女生病,也就是說,父母愛子之心,無微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常為此擔憂。作為子女,應該了解父母的心境, “將心比心”,以父母愛子之心愛父母,這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二、《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

      《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主要有兩點:

      其一,在 《論語》中孔子將孝與悌分離起來,擴展了孝的社會作用。《論語》中多處 “孝 ( 弟) 悌”并稱,如: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二是把 “孝”與 “忠”分離起來,擴展了孝的政治作用。 《論語》中 18 處提到 “忠”,多是指忠實無欺的為人之道,只要兩處有“忠君”的含義。其中將 “孝”與 “忠”聯絡起來的一處,更具有不可無視的意義: “季康子問: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④從邏輯上推衍,則不難得出孝父即可忠君、忠孝一本的結論。孔子的這種思想影響深遠。漢代以后,以孝教化百姓就成為孝治天下的主要內容。

      三、《論語》孝道思想在道德教育中的自創意義

      發揚 《論語》孝道思想,引導人們積極踐行孝道文化,關于激起人們的愛國心,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是構建調和社會的重要平臺。

      其一,《論語》孝道思想能夠使人們明白知恩感恩、孝敬親人是每個人根本的道德標準,也是每個人最少的做人之道和立身之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感恩和孝敬的真義慢慢呈現了被歪曲、被含糊以至被淡忘和被丟棄的跡象。展開各種方式的孝道教育活動,有利于樹立 “以孝為美”理念,培育人們良好的公民道德涵養和道德情操,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義務認識,愈加懂得報答父母、報答別人、報答社會。

      其二,《論語》孝道思想具有維持家庭穩定的功用和作用。應當說,當今中國社會倫理道德、家庭倫理道德的主流是積極安康、蓬勃向上的,但也面臨著不少的道德窘境。一者,隨著變革開放的不時深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開展和完善,極端個人主義、吃苦主義、拜金主義盛行起來,市場經濟的利益準繩被一些人泛化為處置一切社會關系的普遍準繩。二者,目前我國正處在由主干家庭向中心家庭轉變的過程中,家庭重心由父子關系向夫妻關系偏移,由此而形成家庭縱向倫理關系的移位,其直接結果就是親子關系的疏遠和孝親觀念的淡化。

      其三,《論語》孝道思想對社會道德體系的建構具有重要意義。表現家庭私德的家風與表現社會公德的社會習尚是調和分歧的。人的道德情操的培育,有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若道德教育立足點太高,不從愛父母開端,則難免有籠統空乏之弊,不具有可施行性。“以孝為美”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點,是社會道德的生長點,是社會道德建立的起點。

      百善孝為先,家和國興盛。恪守孝道是家庭和睦、人際調和的重要條件,在任何時期,假如孝道不存、孝心喪失,勢必形成家庭不睦、人際失和、社會不寧的場面。當代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利益關系和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會倫理特別是家庭倫理失范現象已相當嚴重,在一些家庭,赤祼裸的金錢關系曾經取代了家庭人倫的溫情,愛而無報、老而無養、養而不敬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些現象的產生都與孝道教育的缺乏親密相關。所以,注重 《論語》孝道思想,增強道德教育,是完成家族和睦、人際調和的重要途徑,也是構建調和社會的重要措施。

    【道德教育中《論語》孝道思想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從《論語》看孔子的孝道思想06-20

    儒家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6-03

    論析佛教思想在現代社會道德教育的作用的論文10-26

    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09-13

    論語中蘊含的行政管理思想例析論文07-30

    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論文09-29

    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論文05-14

    《論語》與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論文08-27

    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論文09-27

    關于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論文07-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 日本亚洲一本线播放 | 一本到在线观看视频 | 野狼第一区精品aⅴ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