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會計人員應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挑戰

    時間:2024-07-29 14:19:14 會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會計人員應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挑戰

    摘 要:具體闡述會計人員如何應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挑戰,以期會計人員能夠與時俱進,在新的會計環境中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企業會計準則;挑戰;變革;會計職業素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多元經濟的陸續出現和國際資本的不斷融合, 2006年2月發布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這在更深層次上完善會計準則、規范會計秩序、實現國際趨同,在中國會計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于會計工作者而言,毋庸質疑,此次改革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
      
      1 新企業會計準則的特征
      
      1.1 科學性
      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會計準則體例、準則規定、準則分類和編號等諸多方面都做到了科學規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會計理念的科學性。現代企業制度下,要求企業管理者關注企業未來的發展,更加關注企業所面臨的機會和風險、關注企業資產的質量和營運效率。這些理念在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②體系結構和表述的科學性。新會計準則體系由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在這個有機整體中,既有一般的原則指導,又有實務性的操作指南,在符合中國國情的前提下充分體現了國際協調與趨同。③會計政策和方法的科學性。比如在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資產減值的計提、與國際會計準則相區別的企業合并處理等。
      1.2 全面性
      新會計準則體系包括1項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2個應用指南,各具體準則基本上涵蓋了各類企業的所有主要經濟業務。這些業務不僅包含了一些常規業務,而且包括了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而出現的新業務,比如,在新準則中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氣開采、原保險合同、再保險合同等特殊業務都是以前準則中所沒有涉及到的。
      1.3 國際趨同性
      新準則雖然在有些方面保持了中國特色,但幾乎在所有重大方面都體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按照國際通用規則,新準則嚴格界定了會計要素的定義,明確規定了有關會計要素的確認條件,突出強調了資產、負債項目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既堅持了歷史成本,又引入了公允價值, 在關鍵環節和重大方面都實現了與國際規則趨同。
      
      2 給會計人員帶來的變革
      
      2.1 知識結構的變革
      從知識結構來看,我國會計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知識老化、滯后,理論同實踐脫節現象嚴重。知識結構單一主要表現在會計人員在會計以外的知識如法律、經濟、產業組織與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知識不足,從而制約了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的發揮。知識老化是由于我國處于轉軌時期,會計制度、準則變化太快,如1992年分行業會計制度的頒布,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財會制度的出臺,1997~2001年頒布的16項具體會計準則,尤其是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推出,使得會計人員所學的會計知識遠遠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面對內容如此廣泛、全面、科學的新會計準則,廣大會計人員不得不面臨著知識結構的大換血。
      2.2 角色定位的變革
      我國會計人員的普遍認識是只要按照會計法規、準則、制度、管理者的要求把企業的一套賬、一套報表做出來就大功告成了,至于對生產成本的控制、經營預算的編制、投資決策的分析、理財等都與會計人員無關,就更不用說去創造新的有利于生產經營管理的會計方法和技術了。可以肯定地說,我國傳統的會計人員在企業當中所充當的角色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簡單地進行經濟業務活動的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執行者,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是極其被動的。可喜的是,新會計準則中的會計已經超過了傳統會計核算的范疇,將會計的職能擴展到會計的預期、分析、決策、會計的管理與控制上。由此可見,會計職能的進一步深化迫使會計人員不得不將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2.3 會計理念的變革
      從新會計準則體系中可以看出,新準則比以往更加關注企業資產的質量,更加強調對企業資產負債表日的財務狀況進行真實公允反映,更加強調企業的盈利模式和資產的營運效率。比如在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減值計提等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這些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而更加真實、合理、公允地反映企業的會計信息。因此,新準則的實施也就意味著會計人員要在會計理念上進行大變革。
      
      3 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質,保障新準則的順利實施
      
      3.1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建設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造就作風過硬、恪盡職守、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愛崗敬業的會計人員隊伍,以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準則處理會計事項,不做假賬、不畏權勢,只有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職業修養,才能保障新會計準則的指導思想、理念得以貫徹、執行,會計目標得以實現。會計處理過程中對于各項資產的減值損失、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選擇、公允價值的運用計量、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等,這些既屬于職業判斷能力,也是一個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水準的體現。
      3.2 提高會計專業技術水平
      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主要包括具有較高的服務意識、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3方面內容。會計人員應該明確自己的職業特性,樹立為企業出謀劃策、為信息使用者擔負責任的服務意識,對于國內、外相關本行業的經濟法律法規了解、熟悉,真正體現會計工作的規范性,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有用性,起到會計工作應有的作用;同時應不斷鉆研業務,加強對新會計準則的學習、理解,融會貫通,增強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3.3 強化會計職業責任意識
      保守秘密、開拓創新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競爭日益激3烈的背景下,會計人員所應具有的最基本和必要的職業素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市場化和國際化,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隨著企業進出口貿易的擴大以及相應增加的傾銷反傾銷等外貿爭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海外上市與并購,民營經濟的加速發展和轉型,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金融全球化,融資證券化和金融創新等等,這一切都會使更多的經濟領域和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滿足其進行經濟決策的需要。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發展決定了作為會計人員不僅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水平,而且還必須具有責任意識,保守企業商業秘密;同時這種責任意識還體現在對待新業務、新理論、新方法等方面,能夠積極進取,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勇于創新、敢于實踐,適應企業發展和市場經濟建設對會計工作的需要,真正從過去的傳統會計行為規范轉變為服務于市場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高度上,發揮會計工作在市場經濟中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泉軍,張政偉.新會計準則引發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6,(3):7-10.
      [2]?樊行健.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J].會計研究,2005,(2):70-72.
      [3]?黃桂杰.公允價值的困境解析及其對策[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4,(3):77-80.
      [4]?王中基.對新會計準則施行的應對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上半月),2006(8):181.

    【淺析會計人員應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挑戰】相關文章:

    金融危機下會計人員應對新企業會計準則的挑戰03-05

    淺析電子商務發展對人力資源的新挑戰12-09

    淺析歐盟銀行監管機構應對會計準則變化的做法12-08

    淺析企業新的管理方式-知識管理02-27

    淺析新會計準則實施對企業利潤的影響03-19

    淺析新會計準則體系及其對企業的影響03-01

    新企業會計準則變化綜述03-24

    淺析《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及相關題目02-27

    淺析企業會計準則的四大理念03-20

    淺析《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及相關問題12-0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香蕉久久精品 |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在线香蕉y亚洲视频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小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