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

    時間:2024-07-13 05:38:26 會計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

    電算化的,改善了會計信息質量,降低了會計工作的勞動強度,進步了會計信息的實時性,但同時也賦予了會計信息以新的流通特點,在會計信息的傳遞和交流上帶來了新的。本文擬就電算化后的會計信息資源共享題目,提出一點個人的看法。

      一、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概念

      所謂會計信息資源共享,是指同一會計信息資源可以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而電算化后的會計信息資源共享,其主要的題目,是怎樣使同一信息資源的數據形式能夠被各需求方無障礙地解讀和利用。
      
      對于具體的會計主體,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兩層含義:分享他人的信息資源和我方的資源與他人分享。
      
      以具體的信息處理系統為參照,可將共享的信息資源分為三類:原始資料、中間結果和終極信息產品。
      
      從信息需求者所涉及的范圍看,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信息系統內各功能模塊間的原始資料共用和中間結果交換;會計主體內各職能部分間的信息交流與利用;主體與上下級間的財務數據上報與下發;范圍內的財務狀況表露與經濟情報搜集。

      二、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的現狀

      基于以上概念,反觀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十余年,在孤立系統的普及和上發展迅猛,已基本滿足了代替手工進行會計核算的需要;而在電算化會計信息共享方面的發展卻非常欠缺。會計信息在部分間、在上下級單位間、在社會各相關權益人間的交流,甚至比手工會計時期更艱難!必須在系統間對同一數字化信息再通過人工解讀、轉換、重新錄進的事例不勝枚舉。如工資核算系統無法直接利用人事勞資治理系統數據、上級部分的報表匯總系統與本單位的報表天生系統脫節等等,不一而足。
      
      對同一數據源的重復錄進,不僅僅是對人力和設備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是它增大了數據的差錯率,降低了會計信息利用的時效性,其要比表面上深遠得多。

      三、題目的和解決題目的途徑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機技術水平方面的原因:我國計算機均勻應用水平低,技術發展相對滯后,通訊基礎設施薄弱等。但除此之外,更有人的熟悉和行為模式上的原因,即與此相關的各階層,普遍缺乏會計信息社會化意識,對會計電算化進程中的信息共享題目熟悉不足,產生盲點,進而在本位工作中忽略了會計電算化信息共享的特殊要求。
      
      首先是制定會計制度和規范會計電算化行為的權力部分和權威機構,在注重制度的行業適用性和電算化會計系統的正當性、安全性的同時,相對忽略了電算化會計信息交流所要求的信息規范性和一致性。其次是各財務軟件開發商,較重視系統核算功能方面的完善,而較少顧及信息交流與通訊功能的開發及與其他系統兼容性的。再次是財會職員本身,只局限于本職核算工作的要求設計原始資料的錄進和加工結果的輸出,對怎樣利用他人的數據為自己服務和怎樣以自己的信息產品服務于他人都熟悉不足。
      
      應當指出,在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題目上,普遍存在著一種誤解,以為信息共享必須以計算機網絡為充分必要條件,有了這一基礎,信息共享會而然得以實現,沒有這一條件,就無信息共享可言。
      
      筆者以為,情況恰好與此相反,事實上,設施僅僅是為信息共享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人的因素,才是得以解決的關鍵。大量的、基礎的、關鍵性的工作是與網絡技術無關的,是只關乎人們的認知和行為的,是應當在技術實現之前就要作好的。這方面的工作做的好,即使在無網絡環境的情況下,也能較好地實現信息的便捷交流;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好,則無論網絡設施如何發達,前述電子會計信息交流上的尷尬都會依然存在。
      
      這些先行性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涉及到與電算化會計有關的至少三個層面:
      
      首先是制訂會計政策和規范的機構或社團,肩負著規范和引導會計職員和系統研制開發職員的責任,在會計職員對信息共享熟悉不足、開發商缺少必要的利益驅動的情況下,政府和權威機構為其創造條件,進行必要的引導與干預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首先在制度制訂伊始,就應當考慮電算化會計信息在社會范圍內交流的需要,力求制度中的名詞、代碼、元素、表式做到精確、規范、同一,以利于社會范圍內的信息交換。如各行業同一性質的科目名力求一致,同一科目名的科目代碼力求一致,同名報表格式力求一致,同一報表元素在表中、帳中和表間含義力求一致等等。另一方面,在對會計軟件提出安全、正當、可用性要求的同時,對其數據的輸進、輸出提出必要規范,如規定必須提供標準格式的、符合社會規范要求的、光磁介質的對外會計信息,主要會計報表必須能夠被幾種通用的辦公軟件正確識別,孤立系統必須留有用戶級的輸進輸出接口等。
      
      在軟件開發商方面應留意保持軟件產品的前瞻性,棄狹隘的市場觀和短視行為,公然部分文件結構與數據標準,積極將產品從自閉型軟件向兼容型、開放型軟件過渡,從核算型軟件向治理型軟件、決策支持型軟件過渡。首先是產品定位,應將會計信息系統作為經濟治理諸系統的核心與基礎,而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系統來開發。在產品定位的基礎上,充分考慮與其他系統的有機聯系,建立信息的放射與回回機制,盡量減少系統間用戶真個數據重錄與迂回。其次是在功能設計上,盡量考慮軟件的開放性、兼容性和可擴展性,設計中應包括必要的按用戶要求格式導進導出數據的功能、網絡共享和遠程通訊功能、二次開發和可與第三方產品作兼容性組合等功能,以利于數據收發和交流。其三,應積極開展行業內聯合與交流,形成一套系統間信息交換標準和內部數據格式約定,使系統間的數據共享更易于實現。所有這些,對于增強軟件可用性、降低業內本錢、促進行業、擴大用戶市場也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用戶方面,應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樹立會計為治理服務、為相關權益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的理念。究竟,會計的終極意義不在于產出會計信息,而在于會計信息的再利用,為社會各相關方面的經濟行為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作為會計職員,一方面不能只囿于本環節、本系統度量信息的出進量,必須站在全面經濟治理與服務的高度,設計系統的原始數據錄進需求和系統產出需求,避免相關系統必要信息在本環節的缺失。另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軟件的功能,積極進行二次開發,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勞動成果,減少數據資料在系統間無謂的重復錄進。與此同時,作為用戶方面的領導,則應給予機網絡建設以充分重視,大力普及與進步會計職員的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能,給電算化會計信息共享創造物質和技術上的條件。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和會計電算化的深進發展,電算化后的會計信息資源共享題目,會越來越顯得突出和急迫。這是個社會性的大課題,涉及到與此有關的很多方面,需要社會的共叫,需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的努力。

    【電算化會計信息資源共享】相關文章:

    對會計電算化信息資源共享的思考03-18

    試論會計電算化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03-23

    論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03-20

    淺議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03-19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應用實施簡介02-26

    淺析會計電算化和會計信息化02-27

    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論文12-08

    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比較分析11-27

    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區別探析03-2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久久久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日本强奷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