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道路預制方磚人行道的施工
摘要:簡述了道路預制方磚人行道及廣場質量標準,分析道路人行道、廣場質量通病及防治方法。關鍵詞:道路;預制方磚人行道;通病;防治
1 道路預制方磚人行道及廣場質量標準
1.1外觀質量標準
1.1.1鋪砌必須平整、穩定,灌縫應飽滿,不得有翹動現象。
1.1.2人行道面層與其他構筑物應接順,不得有積水現象。
1.2實測實量質量標準
建設部標準(CJJ1一90)《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和《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2 道路人行道、廣場質量通病及防治
人行道廣場鋪裝主要有兩種,水泥混凝土方磚鋪裝(方磚多為25cm×25cm×5cm)和瀝青石屑面層鋪裝,瀝青類人行道是厚2.5~3.0cm瀝青石屑鋪筑在15cra厚石灰土或其他基層材料上的。近年來步道、廣場的施工質量出現了下降趨勢。竣工后,經不住使用的考驗,暴露出諸多通病。
2.1步道不做路床工序
2.1.1現象:(1)以石灰土為例,在整平的人行道土層上,胡亂撒一層石灰,人工用鐵鍬掘下半鍬深(約10cm左右),稍加翻動一下,土、灰根本未摻拌均勻,在許多情況下變成了“夾餡”餅,灰、土層次分明。(2)有用機械豁松攪拌,大部分可較均勻,但局部不均勻,厚度薄厚不一致。
2.1.2原因分析:(1)近年來,在重點工程上工期越來越短,施工者留給人行道的施工時間很短促,可以借口工期緊,粗制濫造。這就形成了一種慣例,一種惡習。(2)管理者認識不足,習以為常。
2.1.3危害:(1)不做路床,其基層結構的厚度不足,灰土摻拌不均,密實度也很難達標。(2)這就使大量的人行道設施過早下沉變形,帶來使用功能和設施養護上的無窮后患。降低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給施工者養成了惡習,降低了施工者的素質。
2.1.4預防措施:(1)這項通病是近年來在北京地區形成了一種頑癥。應該采取制裁措施,諸如按監督法規罰款,或規定竣工驗收時進行刨查,根據石灰土質量不足程度給予管理單位加倍的養護經費補償。(2)促使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必須按照標準要求,控制土路床和步道基層的平整度、寬度、高程、密實度,基層厚度的質量指標。(3)逐步解決石灰土廠拌措施。
2.2鋪砌磚與道牙頂面銜接不平順
2.2.1現象:鋪砌磚與立牙頂面出現相對高差,有的局部高于牙頂,有的局部低于牙頂,一般在0.5~1.0cm之間。
2.2.2原因分析:(1)多數是由于牙頂高程和平順度沒控制好,鋪砌方磚時,為了小方磚的平整度,不能追隨牙頂高。(2)有的先鋪砌方磚,其高程和橫坡控制不準,安栽道牙時,牙頂高程無法追隨方磚高程,而形成相對高差。
2.2.3危害:(1)影響人行道的外觀質量。(2)如果方磚較道牙頂低下過多,將會造成人行道積水。2.2.4預防措施:(1)如果先安栽道牙,要嚴格控制牙頂面高程和平順度,當砌方磚步道時,步道低點高程即以牙頂高為準向上推坡。(2)如果先鋪砌方磚步道,也應先將道牙軸線位置和高程控制準確,步道低點仍以這個位置的牙頂高程為準,在安栽道牙時,牙頂高程即與已鋪砌步道接順。
2.3鋪砌方磚塌邊
2.3.1現象:靠近牙背處的方磚下沉,特別是步道端頭,在路口八字道牙背后下沉現象較多,砂漿補抹部分下沉,碎裂,出坑。
2.3.2原因分析:牙背后步道下沉,多數是先碾壓步道的土路床、基層,后栽牙,牙背未進行夯實,特別是步道端頭,為了方便碾壓,大都是碾壓完后栽牙,牙背不進行夯實,便砌方磚。
2.3.3危害:步道塌邊,方磚和補抹砂漿下沉碎裂出坑,影響步道的使用功能和外觀質量。也影響道牙的穩定性。
2.3.4預防措施:凡后安栽道牙部分,牙前牙背均應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進行分層夯實。
2.4砌磚砂漿過干、攪拌不勻
2.4.1現象,(1)砂漿含水量小,似干砂漿,方磚夯打后,砂漿中仍有空隙。(2)砂、灰分離,未攪拌均勻。
2.4.2原因分析:(1)本來砂漿拌合時,加水量不足或砂漿拌合后,因水分蒸發,又怕運水麻煩,便用于砂漿砌筑。(2)沒有按操作規程所要求的程序攪拌砂漿。
2.4.3危害:(1)砂漿過干,便不能夯打密實,砂漿也起不到粘結基層和磚的作用,易造成更多的活動磚。鋪砌后遇雨還會產生不均勻沉降,破壞平整度,增加相鄰板高差。(2)
【談道路預制方磚人行道的施工】相關文章:
海綿城市市政道路人行道施工技術分析的論文11-13
談土石壩的施工03-19
談橋梁施工的組織與設計03-19
談企業施工計劃管理03-18
磚混結構現澆樓板施工縫的設置與處理03-26
談建筑施工中樁基的應用03-18
談高層建筑的施工要點03-18
談路橋施工企業生存狀況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