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形成機理研究

    時間:2024-09-10 18:02:05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現代物流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形成機理研究

    摘要:現代物流業集群發展需要動力支持,文章對物流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進行分析,并研究物流集群發展的形成機理,對我國物流業集群的發展提供對策分析。  關鍵詞:物流業集群;動力機制;形成機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特定區域的產業集群以其獨特的競爭上風引起了學者的關注。所謂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區域中,大量產業通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核心,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按照一定的經濟聯系在空間上的集聚。目前對于產業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對于服務業集群特別是現代物流業集群的研究較少。
      
      一、形成產業集群的因素
      
      從現代物流業集群的發展動力機制分析,進物流產業集群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從經濟性角度論述。
      
      (一)經濟全球化對現代物流業的競爭促進機制
      20世紀中葉以來,經濟的全球化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為生產和貿易服務的物流業也得到迅猛的發展,現代物流水平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從橫向看,經濟越發達,物流發展水平越高,物流總用度占GDP的比重就越低;從縱向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采用社會化物流的比重在不斷增大。因此,經濟全球化為現代物流集群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這種外部環境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物流業發展的機遇,這主要表現在企業對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認同和對物流外包的認可;其次是企業在逐步采取社會物流運營時,會逐步加強對物流質量、及時性和本錢的控制,這反過來會促進物流企業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并加強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因此,由于分工的細化和對供給鏈治理日益重視,物流企業需要在某一特定集群區域的集聚,形成物流業集群化發展的產業鏈。
      
      (二)現代物流業與制造業、高科技產業之間的互補性機制
      現代物流業集群擴展了制造業的產業鏈并直接作用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目前,很多制造業大部分時間處在采購、儲存、包裝、售后服務等階段,而這些完全可以由的現代物流高質量的完成。現代物流業的效率對現代制造業整個鏈條的效率影響很大,并且由于現代物流的參與,制造業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傳統制造業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制造業。反過來,大型制造業將物流服務功能的分拆或者外包,也會吸引和衍生出眾多的專業化現代物流企業的集聚,形成現代物流的產業集群。
      現代制造業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但是由于每個制造企業品種的單一,往往本錢較大。如我國家電業的四川長虹,青島海爾,廣州科龍等家電生產企業一般在省會城市設立銷售公司,在地級市設立辦事處和維修部,建立物流網絡。考察海爾團體自營流通部發現,該團體建立自我完善的物流體系后,商品均勻物流時間由8天減少到2天,但是從2004年全年物流效益看,虧損達1.18億元。其原因是物流品種單調,造成本錢偏高。將自營物流分包或與專業物流公司合營,將有利于現代制造業效益的進步和核心競爭力的培養。但是這需要加強物流業集群經營,能夠較好的滿足制造業的需求,產生相應的組合效益。
      假如說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需要剝離物流,高科技產業則從一開始就需要現代物流業的支持。早在1986年,IBM公司與天美百達團體簽訂一項為期五年的協議,由天美百達團體為IBM公司提供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的物流供給及配送服務。他們的合作進步IBM的核心競爭力和物流服務水平、降低IBM的企業經營本錢、增強IBM市場應變能力、加速IBM的產品和服務投放市場的進程,產生了巨大效益。
      在現代物流與制造業、高新技術業合作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單一物流供給商提供服務所帶來的風險,制造企業和高科技企業需要有選擇物流供給商的空間,這在客觀上促進了物流業集群發展;為了更好的滿足制造業和高科技企業個性化的物流需求,具有各種核心競爭力的物流企業需要密切合作,提供一體化、一站式物流服務,這從主觀上促進了現代物流業集群。
      
      (三)區域性資源的集中所產生的知識外溢機制
      現代物流業是在產業化比較發達的階段產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化治理理念發展起來的,是信息和知識技術含量相對密集的服務業。現代物流依托區域性中心城市、產業集聚區、貨物集散地和交通關鍵,并且與政府積極扶持建設的重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物流企業團體相互依托,形成現代物流業在空間的集聚。物流企業彼此接近,會受到競爭的隱形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治理創新。另外,由于空間接近,一家企業的知識創新,特別是對于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知識,很輕易外溢到區內的其他企業。同時,物流市場規模的壯大,服務功能的完善,集散能力的增強,輻射范圍的拓展,集群所構筑起社會化、專業化、信息化、規模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更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加強現代物流業產業集聚的良性發展。
      
      (四)各級政府對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機制
      現代物流是一項規模投進大,回報慢,本身效益低但綜合效益高的產業。因此,世界各國發展物流業的時候,政府均處于一種至關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初期階段,政府在信貸、地價、稅收及海關等方面采用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從宏觀政策上不斷給予支持,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和集聚。
      假如物流單獨發展不成體系或物流組織布局分散、規模小,要想全面發展物流業和進步其作業效率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在制定物流發展戰略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建立物流集群和網絡的題目。具體而言就是政府要調動物流業的各種積極因素,促進企業間的橫向聯合,使物流形成體系。目前,我國政府對物流的整體規劃已經基本成型。除全國性整體規劃之外,很多地方政府結合地區的產業特點和經濟發展規劃,制定本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的規劃,政府為物流業的集群發展提供了資金、區位和政策的支持。
      
      二、現代物流業集群的形成機理分析
      
      現代物流的功能包括信息交易、治理服務、運輸、倉儲、配送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務功能。現代物流不是這些功能的簡單相加,而是這些功能的集聚和整合。現代物流業的集聚包括:一是物流供給企業即第三方物流企業資源的集聚;二是物流的工具和設施資源的集聚;三是貨物資源的集聚;四是治理服務資源的積聚。而這些集聚的形成大致經歷了態勢:內生型集群和外生型集群。
      
      (一)內生型物流集群模式
      內生型產業集群一般都是自發形成的,要經歷誕生、雛形、成長、成熟、衰退、消亡六個階段。 當某地因某種原因出現了一個關鍵性企業,該企業因某種原因而衍生出生產相同或相關產品的企業,或因被模仿而引發新創企業的產生,或因產業聯系而吸引了供給商向該地集聚,一旦同類或類似或相關的幾家企業達到了最初的關鍵多數時,意味著形成了某產業集群的雛形。產業集群的雛形一經形成,產業集群的效應開始產生并不斷擴大,產業集群進進了內部自強化的良性循環過程,即產業集群效應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與單位向該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業與單位又增大了集群效應。
      內生型物流業集群,如交通關鍵、港口的物流產業集群,一般由一個或幾個大型物流企業主導,并通過該主導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和被模仿,以及配套企業的發展逐步形成的。對于內生型的物流產業集群,其發展的關鍵是進步主導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并通過網絡關系帶動配套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促進物流業集群的升級。政府要充分保護符合市場化發展趨勢的內生性現代物流業集群,并結合區位上風,發揮政府的規劃與引導作用,并加大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完善集群內部的競合機制,特別要加強產學研同盟,促進集群內技術創新的區域品牌上風的形成。
        (二)外生型物流集群模式
      外生性物流業集群,主要是指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它們是在政府主導下由特定環境再造和制度安排形成的,它具有出發點高、成長性快、規模上風明顯等特點,但這種產業集群的配套條件要求高、對外部經濟的依靠性強,特別是由于帶有外來資本移植特點。外生型物流集群模式是在政府和國外跨國企業的作用下,促進本地的物流產業集群發展。
      通過特定的環境再造和制度安排可以構建起有形的空間載體,從外部吸引移植進大量的從事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并逐漸建立起持續吸引相關企業集聚發展的機制,這就是外生型物流業集群形成的機理,它是一種借助外力的集群。因此,外生型物流業集群要發展壯大,一方面必須做到在制度、機制、人才上與國際接軌,以便于進一步吸引國際跨國物流企業等關鍵企業進駐;另一方面,則要加快形成地方性的社會網絡結構,積極培育本土化的服務企業或者說使跨國物流企業本土化發展、企業服務對象本土化等等。同時,也應加強城市政府、企業、中介組織的協作,積極推動集群內部資源共享和合作機制的形成。
      因此在采用外生型物流發展模式時,一是應該留意,在引進外資上要讓所引進的外資能夠彌補本地產業集群在核心技術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能夠提升國際競爭力;二是考慮讓引進的外資能夠有效推動本地產業的成長壯大,同時提升其競爭力;三是要留意外資企業與本地企業之間的融合。要改變單純依靠土地經營和提供優惠政策的方式,把留意力更多的放在營造整體環境上,包括取消各種不公道收費、簡化手改革治理制度、提供優良的公共服務等方面。
      
      三、我國物流業集群發展的對策分析
      
      從現代物流業集群的動力機制已經形成,因此,要針對不同的集群形態,采取不同的對策措施。一方面要捉住現代跨國物流企業國際轉移的有利機遇,著力從環境營造、要素培育、制度創新等方面為外生性現代物流業集群成長創造有利的支撐條件;另一方面,要通過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積極培育內生型物流集群的創新升級。具體來說,應當注重:
      
      (一)注重集群的整體治理
      在集群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協會等公共組織機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發揮物流行業協會的協調、組織、服務、監視等方面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倡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規范企業競爭行為,維護行業內正常的競爭秩序,保護企業的正當權益,引導企業老實取信和健康發展。通過組織行業性經營活動進步集群整體治理水平和產業競爭能力。
      
      (二)注重規模聚集
      積極開發引導小型、分散的物流行業聚集,從而發揮聚集上風、競爭上風和經濟規模上風,全面提升物流服務水平,通過企業的改造和聯合重組,培植行業龍頭,加快發展,營造企業規模上風。
      
      (三)注重內部集群與外部拓展的網絡聯系
      加大物流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快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培育和引進高素質人才,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上風,全面進步物流行業的技術水平。物流集群的網絡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其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聯系對其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注重協調發展,強化集群內網絡關系,完善現代物流的社會化網絡關系。
      
      (四)強化產業集群中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物流產業的集群中作用極大,物流發展的整體規劃,物流標準體系的制定,物流法規的制定完善、物流人才技術的培訓交流及整體環境的改善等都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在物流集群中的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其措施和方法保證物流產業的集群得到不斷強化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楊亞琴.上海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途徑與機理.上海經濟研究[J].2005(12).
      2、張樹林.現代服務業集聚效應分析[J].北方經貿,2006(6).
      3、趙曉文.論流通產業聚集經濟[J].商場現代化,2006(3).

    【現代物流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機制和形成機理研究】相關文章:

    生態利益的形成機理及其功能的研究03-24

    產業集群與專業市場的互動機制研究.03-24

    功能性服務集群促進制造業集群升級的機理研究03-14

    網絡營銷中的顧客忠誠形成機理研究03-22

    鐵路車務段物流業發展策略研究12-07

    基于信息不對稱的羊群行為形成機理研究03-23

    戰略同盟的形成機理及其穩定性研究03-22

    形成證券投資風險的市場內在機制的研究03-21

    行星平面形成機理的探討03-0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无吗有吗伊人亚洲精品 |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