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時間:2024-08-01 08:02:38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摘要】強化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內部控制的概念進手,對內部控制作了多層面的分解,并結合實例指出我國電力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點,具體了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以期拋磚引玉。

    近年來,電力企業陸續表露出不少上違法違紀的題目,給企業的經濟和聲譽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固然這些違法犯罪活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的內控制度不完整,治理失控。為建立和完善企業制度,進步企業的效益和效率,建設一批具有一流經濟實力、一流治理水平和一流競爭能力的電力企業,國家電力公司自1999年以來,先后頒發了《一流電力公司考核標準(試行)》(國電發[1999]305號)、《創建國際一流電力公司考核標準(試行)》(國電發[2001]189號)、《關于新形勢下建設一流企業的原則意見》(國電發[2001]691號)、和《關于建設國際一流電力公司審計的指導意見》(國電審[2002]568號)等一系列文件。但筆者以為,單純依靠這些制度進行考核,往往是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要做到標本兼治,必須在防范上下功夫,尤其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進步企業競爭力。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

    (一)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一詞,最早出現在1936年美國師協會發布的《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文告中,定義為保護現金和其它資產,檢查簿記事務的正確性而在公司內部實施的手段和。內部控制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尚無同一的定義,比較典型的主要有:
    1.內部控制由組織體制的設計和企業治理職員制定的所有協調制度組成,就實在用方面而論,是為取得確定的治理目標,促進企業的業務有秩序和有效率地進行,保證資產的安全、會計記錄的可靠和及時地提供正確的財務資料。(1976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審計推薦草案》)
    2.內部控制作為完整的財務和其它控制體系,包括組織結構、方法程序和效果性,保證治理決策的貫徹,維護資產和資源的安全,保證會計記錄的正確和完整,并提供及時的、可靠的財務和治理信息。(1986年,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在第十二屆國際審計會議上發表的《總聲明》)
    3.企業內部控制結構包括為公道保證企業特定目標的實現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審計準則文告第55號》)
    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盡管各個國家和組織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均包括兩個基本方面:保證會計信息正確可靠、資產安全完整和促進企業經營治理。我國權威部分目前也沒有對內部控制的同一概念。一般以為,內部控制是在內部牽制的基礎上,由企業治理職員在經營治理實踐中創造,并由審計職員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監視和自行調整體系。

    (二)企業內部控制內涵的分析
    內部控制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有不同的內涵。以電力企業為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電力企業的控制模式為實現國家計劃服務。由于國家計劃規避了大部分市場風險,電力企業的控制方式具有濃厚的行政治理色彩。在新的形勢下,談到企業內部控制,有兩種傾向值得留意:一是一部分人習慣于甚至滿足于傳統的經營治理方式,以為只要能夠規范化操縱就行了,不必考慮是否先進。這就混淆了不同經濟性質的企業在服務對象和控制方式上的不同。二是固然大家意識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輕易片面夸大改革組織結構的重要性,忽視了控制方式的跟進和強化。這就使公司的改革同微觀治理機制相脫離。不論是維持傳統的經營治理方式,還是片面地以改革取代控制的觀念,都是不可取的。
    為了深進把握內控的實質內涵,加強內控工作,需要首先明確內控與治理的關系。筆者多年從事電力企業內審工作,在檢查監視的過程中,時常發現被查單位的治理層對內控熟悉比較膚淺,也不甚了解內控與治理是什么關系。有人以為治理就是內控,抓了治理,內控就到位了,因而也沒有必要特別夸大內控。因此,很有必要搞清內控與治理的關系。
    從廣義上講,治理是治理者確立目標和戰略,并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規章制度和操縱方法往實現目標的全過程。廣義上的治理涵蓋比內控更為廣泛的,并不是所有的治理活動都是內控活動,也并不是說非內控性的治理活動就都不重要了。比如,設定目標的決策就是一種很重要的治理責任,為內控提供了條件條件。然而,題目的關鍵在于,內控是治理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治理的學問就在于捉住治理活動中的那些對實現目標至關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上所說的抓主要矛盾。

    二、電力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點

    (一)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電力企業是國家的基礎產業,在國民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投資大、設施分散、資金密集的特點。國家每年投進大量資金進行電力設施建設,假如企業治理松弛,內部控制差,則不僅浪費資金,達不到投資效果,也極易滋生違法犯罪現象。因此,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經營和后勤等環節都急需加快內控制度的建設。以華能團體為例,該團體是國有企業100強之一,由其核心企業(中國華能團體公司)、9家成員公司、400家子公司構成,同時還直接控股30家海外分支機構和海外公司。如何對子公司實行有效控制,華能團體成立伊始就在不斷地進行探索。以前,華能團體對子公司只考核“兩張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和“一個人”(總經理),對子公司監管不嚴。這種模式無法控制子公司決策錯誤及其由此產生的巨大損失。,中國華能團體對其子公司既給予一定的靈活性,又實行必要的監控。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主要體現在人事控制,投資控制,財務業績控制三個領域。從結果看,所有的子公司都達到了他們的目標。由此,電力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國有資產治理的必然要求
    目前電力企業資產主要是國家投資形成的。作為股東,國家必然要求資產投運后能不斷保值和增值,并采取措施防范國有資產被腐蝕。因此,國家以電力企業安全文明達標、創一流企業及廠(局)長經營目標等都規定有資產考核的,而這一要求與企業是否建立有效的內控制度密切相關。
    2.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黨和國家對電力企業的要求,是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也是電力企業改革的方向。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是要求企業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體制,而企業內控制度則是企業自我約束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3.企業經營治理的迫切需要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在生產出市場需要新產品的同時,投進理應獲得必要的回報,為社會創造價值,也為企業積累資金。為此,企業在經營治理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避免浪費和損失,努力增收節支,降低單位產成品本錢,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達到經營治理的目的。
    4.防止經濟犯罪的有力措施
    大量事實說明,權利未受到制約,內控制度缺乏或形同虛設,財務治理混亂等是違法犯罪能夠得逞的根本原因,由此也說明了企業內控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
    1.職員素質控制
    人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因素,企業應依據各崗位性質和要求,選擇不同的人到適合的崗位工作。一些專業性強的崗位,還必須考慮經過專業培訓合格的職員。對領導崗位人選,則應全面審查,慎重考慮,避免因用人失誤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2.職責權限控制
    企業從領導到一般工作職員,從職能部分到車間、班組,都應當有自己的職責范圍,也享有相應的工作權限。這些職責、權限必須在制度上明確規定,使每個職工都熟悉和明確,對超越權限的經濟業務其他職員和部分有權拒盡辦理。

    【電力企業內部控制研究】相關文章:

    對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研究03-23

    對ERP與企業內部控制風險防范研究03-18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分析與研究03-28

    網絡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研究03-24

    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對策研究03-21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的層次劃分題目研究03-22

    內部審計在企業內部控制評價中的應用研究11-17

    內部審計部門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研究論文12-22

    論企業內部控制03-1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人妇视频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日韩R级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