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班集體建設激勵評價機制改革初探論文

    時間:2023-06-20 12:02:57 生命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班集體建設激勵評價機制改革初探論文

      長期以來,一紙考試成績,一張報告單外加幾句班主任的評語構成了學生評價的全部內容。然而,這樣的評價有太多的局限,除了過分重視分數,很難講清學生的具體情況,給學生一個合理的評價外,還過于強調個體價值的評價,不利于和諧班集體的建設。一句話,它忽視了兒童的立場,很多時候有理想化和成人化的傾向,忽視了班集體與學生個性發展的關系。

    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班集體建設激勵評價機制改革初探論文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班主任意識到班集體應該成為師生生命成長的樂園,并積極將目光投向于通過班集體評價機制的改革,建設一個和諧的班級。筆者自2007年9月開始嘗試在學!懊赖裸y行”的學生評價基礎上,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集卡”形式,重新構建班級學生評價機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具體策略如下:

      【明確目標,制訂評價章程】

      班級的奮斗目標在班集體建設中具有導向功能,激勵功能和評價功能,因此,對于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來說,確立明確的集體奮斗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期初,我和學生一起圍繞“自我”與“集體”兩方面制定目標。我們的總目標是“最好的自己,創最優的班級”,也即通過對本目標的追索,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塑純善心靈,做一品平民;培養團隊意識——團結就是力量。為了達成這個終極目標,我們又將之細化為每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小目標。比如說,針對“做最好的自己”中“責任心”的養成,暫時細化為以下兩個方面的活動:1、準時參加值日,保質保量完成所承包的責任區內的工作;2、及時完成各項作業,要求做到高質高效;其中的內容會根據班級、學生等不同情況進行及時增減調整。

      確立了奮斗目標后,我結合學生課下十分喜歡玩的“集卡”游戲,和學生一起制定了“積善德幣,成一品人”的“集幣”評價機制。該項活動一經提出,就深受學生喜愛。其具體操作章程如下:

     。1)凡在日常行為習慣、家庭表現、社會實踐等方面表現優秀,均可獲得相應的“善德幣”積分。

      (2)原則上有一次好的表現獲一枚“善德幣”,特殊情況表現優異者可酌情加分。發生與善德不相稱的行為則加倍扣去相應的積分。

      (3)“善德幣”累計達到10枚可由粉色幣換一枚紫色幣。

     。4)每周評比“善德標兵”,每學期結束評比“善德小天使”并張榜公布,號召全班同學向他們學習。

      (5)開展換購活動。讓已經積累了一定善德幣的同學將積分轉化為書籍、學習用品等物件或觀摩一次活動。

     。6)與評選各種榮譽相掛鉤。如:1、參選班干部條件:必須有3枚或以上紫色“善德幣”。2、評選學期“星級學生”條件:必須有3枚或以上“善德幣”。

      3、評選“新三好學生”條件:必須有4個或以上“善德幣”。

      新的評價機制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評定品格行為的內在尺度,而且使每個學生時時都在一定的準則規范下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著符合班級群體利益,符合教育培養目標,符合兒童生命成長的方向發展。

      【精心設計,提供評價載體】

     。ㄒ唬 精心設計“善德幣”。

      教育處處皆資源。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好小小的“善德幣”做起大文章。我在班級里開展了“我的貨幣我設計”的“善德幣”設計競賽,最后和學生一起確定為用學校的色調——紫色作為我們“善德幣”的底色,正面寫著我們班的班名以及班級宣言,班主任寄語等,反面印上的是在學生中間征集的“善言善語”。這樣一張鐫刻著我們班級烙印的、既富有童趣又有文化內涵的“善德幣”不僅在學生中間傳遞著“善文化”,而且作為我們班級的名片,更是將“善理念”帶進了每一個家庭。

      “善德幣”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量化,孩子不管在哪方面做得好,只要有進步,只要為集體作出了貢獻,就可以得到積分。孩子們都很重視自己的積分,因為這是他們全面發展的證明。在最初的日子里,孩子們只是為了積分而學習、做好事、做好人等,后來因為常做這些事而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良好的品質,最終實現了學生生命的成長。

      (二)巧妙安排“善活動”。

      馬克思主義認為,活動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類的一種最基本需要。由此可以說,活動也是促進人生命發展的重要方式。在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起來,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得到內化與升華;在活動中,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良好習慣與性格得以形成和完善。

      為了使得“善德幣”評價方式取得實效,我們結合學校活動安排以及本班特點,制定了具有班級特色的活動計劃,形成了8大活動體系,18個突出善德培養的章目,引導學生在爭章的過程中追求善德,完善美德。使美德儲蓄活動進一步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和喜愛。

      1、每學年開展善德大討論和每天開展善德行為大搜索活動,讓孩子們討論身邊有哪些善德行為并尋找和發現身邊的美德,由生活委員及時記錄在“功德簿”上。感受到美德無處不在,美德就在身邊。只要我們細心的去觀察去尋找,我們就會發現,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等長輩身上,在同學身上,甚至在一些陌生人身上都有許多令我們感動的事,這些就是美德。在美德大搜索活動中,孩子們或用相機,或用紙筆記錄下了他們眼中的美德行為。

      2、結合各項評比,每周五評選出“善德標兵”、每學期結束開展評比“善德小天使”活動;將評比出來的 “美德小天使”的先進事跡制作成PPT,在班級宣講、展示。

      3、開展感恩系列行動:讓每個孩子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身邊的美德,是我們“善德幣”評價機制的主要內容。每年教師節、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春節以及感恩節來臨之際,我們就組織學生動手畫一張賀卡,為媽媽洗洗腳,為爸爸泡杯茶,給長輩捶捶背,敲敲腿,寄一張新年賀卡等等活動來回饋來自周圍的關愛,學會感恩。在感恩行動中,我們還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做家務、調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情況、體驗“當一天家”等活動感受做父母的不容易,更體會到原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那么普通而又是那么偉大;顒尤〉昧艘庀氩坏降某晒,同學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還發現了許多小竅門。

      3、家長講師團活動:李鎮西老師說:沒有合格的家長,就沒有完整的優質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家長是學校教育最珍貴的教學資源,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豐富的閱歷、廣泛的人脈都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思維。為了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我們每周安排一位同學的家長為同學上課,以此感受不同的文化沖擊,體驗不同思維方式的樂趣。

      4、開展義工活動。

      為了全面培養學生的品格。我們定期開展義工活動,使美德教育進一步向班級之外,甚至社會拓展。我班級學生堅持到一年級給小朋友講故事、到社區為老年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在這些德育活動中,孩子們受到了尊老愛幼、關愛弱勢的教育,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同情弱者,關愛他人的美德。

      5、設立環保基金,開展圖書和愛心物品交易會。

      為了培養學生關心周圍環境,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我們依托“善德幣”機制設立了環保基金。每位學生自覺收集、甚至主動撿拾起廢棄的草稿本、報紙、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集中存放班級中的“資源回收站”,每周定期由兩名同學送至廢品收購站,并將所得錢款存入班級“環;稹眱。環;鸪宋{這部分資金外,還將學生撿拾到的、沒有人認領的錢物存入。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我們開展“善德銀行存善德、環;皤I愛心活動”,如開展了為如皋市安定小學結對同學購書漂流、為四川災區獻愛心等活動,讓孩子們將平時節省下來的零用錢捐獻出來,送給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美德。我們還開展了圖書和愛心物品交易會,讓孩子們將將家里的舊圖書和玩具等帶到學校參加義賣,所得的收入自愿捐入班級環;,用于對貧困學生的愛心幫助。同時,每當善德幣積累到一定分值的時候,學生可換取購書卡直接到新華書店憑卡免費換取等值新書,或換取其他實用的學習用品等。

      把美德化為一種永恒的習慣,將生命的成長放在第一位,這是德育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很多時候,教師只是較多地關注了學生應該知道什么,而忽視了學生內心感受和動機,忽視了把道德要求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能采用一定的激勵機制,創設更多的活動機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感悟,促使學生把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需要,并形成習慣,那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就成功了。

      【全員參與,構建班級評價系統】

      班級評價權如果全部掌握在班主任一人手上的話,勢必造成評價的片面性。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我們采取了“班級聯席會議”“一種制度多種標準”,即由班主任牽頭,定期開展各任課教師會議、家長會議,了解學生在其他學科課堂上以及家庭之中的表現,并將“善德幣”發放給科任老師及家長,由其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以及上課方式或家庭教育情況自定發放細則,不僅形成一張緊密的評價網絡,而且還提高了科任老師的威信度。一位科任老師說:之前,使用了很多招數,但因為每周上課次數少,加之學科成績又不參加考試,學生上課根本就持無所謂的態度。現在好啦,我們手里捏著殺手锏,學生在課堂上自覺多了。

      “善德幣”的評價方式已經試行了將近三年,孩子們都有了深切的感受,大家這樣說:“開始的時候總想著要多掙點善德幣,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自己已經把愛護公物,為集體做事當作一種習慣了?吹街v臺上的餐巾紙用完了,很自然地會記在心里,周一從家里帶些來。”

      而家長們也是深有感觸:孩子比從前熱情多了,雖然每周只回家一次,但每次回來,都會搶著幫父母做事;似乎更能理解父母了;學習積極性也高漲了……

      “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边@是由盧梭提出,而杜威作為進一步闡發!吧频聨拧弊鳛槭且环N新的評價機制嘗試,若能使用過程中悉心引導、點點培養,不僅能夠使得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可以在“潤物細無聲”的狀態下自覺養成,而且能夠讓兒童的身心得以自在生長,生命得以自由滋長,讓班級更趨和諧。

    【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的班集體建設激勵評價機制改革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我國當代的教育評價機制改革的必要性論文12-09

    安全教育促進生命成長的方法與途徑論文11-20

    質量管理的激勵機制論文12-02

    中外酒店員工激勵機制對比研究初探03-07

    國有企業職工激勵機制改革研究03-21

    初中數學教學激勵機制的應用論文04-23

    護理士官學員游泳教學改革初探論文02-20

    淺析音樂促進藝術教育目標達成初探論文11-18

    通信工程課程體系實踐改革初探論文11-02

    有效激勵:員工激勵與企業激勵機制03-2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 | 亚洲囯产一区二区 | 三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