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4-08-09 08:36:24 生物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在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同時,國家對其有明確要求,能夠以教學理念上的創新作為引導,將教學的優質資源及信息化的環境作為學習的基礎保障,然后將教育模式及學習方式創新作為發展核心。在該種大環境下,教育活動中逐漸興起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它大幅度的加快了我國現代教育擺脫傳統“教師———黑板———教科書———學生”的教學模式的步伐,通過信息技術我們的教育引入了多種教育技術手段,如幻燈、投影、視頻、音頻、微課等媒體技術,極大地豐富了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而學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成功與否,是我們教學效果好壞的評價標準之一。

    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1信息技術在生物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生物學科具有操作性、實用性和聯系性強的特點,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生活經驗、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要求極高,我國中學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學考、高考的壓力,分散到課外實踐的精力少之又少。同時,生物屬于小科目學時安排較少,內容較多,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很難將教材里的知識吃透弄懂。所以生物教學中一些深層次的矛盾逐漸顯現,而信息技術的注入可明顯的緩解此種矛盾。教師可以利用幻燈、投影、視頻、音頻、微課等計算機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將陌生的生物結構帶入課堂、將漫長的生物過程濃縮、將重難點知識制成微課反復學習等。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人通過各種感官獲得知識的比率為視覺83%,聽覺11%,其他6%,視聽結合可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多媒體教學利用圖、文、聲將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調動起來,變被動的聽、記為主動的看、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活潑的學習和開發自己,提高課堂效率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易忽視問題

      新穎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給中學生物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活躍了課堂。但考慮生物學科的特殊性設計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題要規范。生物學注重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做模型、探究性活動等學習內容不宜僅利用多媒體視頻、動畫代替。過多的視頻觀看會讓學生忘記學習的目的,變成學習的旁觀者,甚至影響課堂秩序。

      (2)設計要實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創意教學設計遠比制作技術重要。教師制作PPT時,圍繞核心知識點,時間分布合理,突出重難點。PPT背景與文本、圖片顏色合理,文字大小布局合理,不宜過于花哨。軟件中設計的一些小花絮,如鼓掌、喝彩、動畫鼓勵、切換聲音等軟件制作者基于想要吸引學生的目的,實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甚至引起學生反感。

      (3)引用要創新。教學軟件制作周期長,全部自己制作費時多,現網絡資源豐富,可以有償甚至無償下載使用,但在借鑒過程中應注意使用者和使用對象的差異,不可云云亦云,注意合理的創新并繼承。

      3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教學融合的實踐研究

      例如:在蘇教版初中生物《探索種子的結構》一節中,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教學進程控制等要能夠進行精巧的設計。教學設計思路:(1)圖片導入,提問引題:(圖片形象鮮明,從顏色、大小到形狀都有較大的區分度,容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2)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3)層層深入,構建新知:(對于兩種植物種子結構的探究主要采用視頻觀看結合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模式,學生在有清晰思路的基礎上再動手實驗,更容易讓學生獲得成功帶來的學習推動力。探究結果利用投影儀展示,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對于易錯點當場糾正。)知識點一:種子的結構活動一:探索大豆種子的結構方法:由表及里,先觀察外部形態,再觀察內部結構。步驟:

      (1)觀察種子的外形———種皮上的種臍。

      (2)解剖大豆種子,用鑷子剝去種皮,試探種皮的堅韌性,想一想種皮的作用。

      (3)從與種臍相對的一側輕輕分開兩個豆瓣。

      (4)觀察時首先區分胚芽和胚根,中間相連的部分是胚軸。

      (5)兩片豆瓣是兩片子葉,想一想它的作用。教師講解,觀察視頻之后,學生上臺并利用投影匯報:活動二:探索玉米種子的結構教師指導步驟:(1)觀察種子的外形。(2)從玉米的中央縱向解剖玉米種子。(3)在玉米種子的縱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觀察有什么現象?(4)用放大鏡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教師講解,觀察視頻之后,學生匯報:知識點二:玉米種子和大豆種子結構的異同PPT出示大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結構圖,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歸納總結完成表格。并通過8種不同種子,以種子找家的活動鞏固練習,加強學生對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區分。在《探索種子的結構》一節中,在視頻教學的基礎上有效優化教學過程,相比傳統“教師———黑板———教科書———學生”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洪秋凌 單位:常德市第三中學

      參考文獻:

      [1]張一春.Web2.0時代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路徑與發展理念[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01).

    【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詩詞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03

    化學生物絮凝工藝中化生物作用的抑制作用的論文06-01

    地圖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6-28

    鄉土歷史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9-21

    生物科學史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06-18

    遠程教育對生物教學的作用論文07-01

    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論文06-04

    音樂美學教育在高校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7-27

    舞蹈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6-30

    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作用論文10-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 在线视频第一亚洲 | 亚洲国产aⅴ综合网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