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劑療效下降原因探討

    時間:2024-10-04 22:01:50 碩士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藥煎劑療效下降原因探討

      摘 要:中藥煎劑,因證施治,用藥靈活、方便、準確,歷經千年而不衰。但由自然條件、人為因素的影響,近年來中藥煎劑的療效下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藥材質量、煎煮質量、服藥因素等是療效下降的原因,臨床要選用道地藥材,制定統一的炮制標準,按正確方法煎煮和服藥,消除不利的人為因素,以確保中藥煎劑療效。
      
      關鍵詞:炮制;中藥學;中藥藥材
      
      中藥煎劑即湯液劑,有方藥組成及其用法用量因人而異,隨癥加減的特點,為中醫最常用的劑型。但隨著醫學、藥學的不斷發展,醫生對中藥煎劑的療效漸失掌控。中藥煎劑療效的下降是當前中醫中藥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就此問題作如下探討。
      
      1 藥材質量因素
      
      1.1 產地因素中藥材取之自然,因地域、氣候條件不同,藥材的質量也不盡相同,因此中醫講究選用道地藥材,是因為道地藥材的質量好,療效佳。但現在藥房大部分未嚴格按此執行,而是有什么就用什么,這樣產地與質量的失控,影響醫生對藥性、藥量的控制,直接影響煎劑的療效。
      
      1.2 炮制加工 中藥的炮制大多靠師傅傳授和經驗的積累,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例如藥物的粉碎,浸潤程度,炒、煨、燙、煅等的火候控制,不同人操作方法不同,標準也不一,因此不同批次,不同藥房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醫生很難把握,致使療效不一。
      
      1.3 計量因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今醫藥分家,行業差距越來越大,加上處方的流動性大,改變了以往醫生診病后由自家藥房調劑藥物的做法,使醫生很難估計處方量與實際量的差異。另外,還有的調劑者未認真衡量,這些因素都制約了醫生施藥量的準確性。
      
      2 煎煮因素
      
      2.1 器皿因素 煎煮時應使用有蓋的陶瓷砂鍋,這樣藥物受熱均勻,不與器皿發生化學反應。其代替品可用玻璃、不銹鋼和搪瓷制品。禁止使用鐵、錫、鋁制品。因為鐵器與含鞣質的中藥發生沉淀反應,會降低藥物溶解度,還易與某些藥物發生化學反應,不僅降低療效,還可以產生副作用。鋁制品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多,但中藥的有機酸在煎煮時會破壞其表面的氧化膜,使鋁分解到藥物中而被人體吸收,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因此中藥房應配有藥鍋出售,或為患者代煎,以保證療效。
      
      2.2 浸泡因素正確的方法是先用純冷水快速淘去雜質,然后加水浸過藥物表面1寸左右,如果藥物中有吸水性較強的藥材,如茯苓等,在浸泡后再加水至這一高度。浸泡時間是藥物種類而定,一般浸泡30min到2h,天冷可延長,天熱可縮短。有的人急于求成,往往未經過充分浸泡就直接煎煮,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浸出而影響療效。
      
      2.3 時間與火候藥物的煎煮時間也要視藥物的種類而定,質地堅實的難溶性藥物需要煎煮30~40min左右,質地疏松的易揮發的藥物煎煮10min左右。另外,按藥物的特性,藥物還分為先煎和后下。先煎是指先煎藥物在其煎沸10~20min后再下其他藥物同煎;后下是指在其他藥物即將煎好時下,同煎4~5min即可。煎煮的火候為先“武”后“文”,即急火煎沸后改為慢火煎煮至規定時間。有人認為芳香易揮發類藥宜武火急煎,其實武火揮發更多,只需加蓋不久煎就可防止揮發。另外,許多人對中藥加水后以蒸代煮的作法是不可取的,煎煮過程中的藥力、藥效變化是難以替代的。
      
      2.4 煎煮藥量煎完后立即倒出藥液,不能久置,避免藥渣吸收部分藥液,然后再加入水(略少于第1遍),進行第2遍煎煮,后下的藥物應在第2遍煎煮時最后投入。2次煎煮的藥液混合后,分2~3次服用。如果病人無法服用大量藥液,可在藥液去渣后將藥液濃縮服用。
      
      3 服藥因素
      
      3.1 服藥時間一般藥物宜在飯間服用,對飲食影響較小。滋補藥、驅蟲藥和瀉下藥宜空腹服用。健胃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宜飯后服。滋陰養血藥宜人夜服用,安神藥宜睡前服用,個別方劑按特殊服法服用。
      
      3.2 服藥方法一般為1日1劑,分2—3次服,如果病情危重可1日數劑,次數不限或頻頻服用,以增進藥效。一般湯劑多溫服,發汗解表藥除溫服外,藥后還需避風蓋被。依據反佐法,熱癥用涼藥宜熱服,寒癥用熱藥宜冷服,以防格拒。為了緩和中藥口感,也可以避免溫服,喜熱者趁熱服,耐冷著就涼服,或在不影響藥效的前提下加糖以矯其味。
      
      4 與其它療法相配合
      
      當前患者均為多方求醫,往往多種療法同時進行,這就存在著協同與拮抗因素,如患者未說明所有治療內容,則會導致醫者對治療失控。如便秘者,中西藥加灌腸,藥效疊加而瀉下之力失控。湯液療法也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綜合運用各種療法,依其特點分工配合,才可使失誤減少,療效增加。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中藥湯劑的療效,我們應加強各方面的管理,醫生和藥劑師要互相配合,互通有無;還應該在中藥的包裝上印有煎服說明,注意事項,調劑人員在發藥時對患者做詳細的交待,指導其用藥,以減少失誤與失控,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

    中國碩士論文網提供大量免費碩士畢業論文,如有業務需求請咨詢網站客服人員!

    【中藥煎劑療效下降原因探討】相關文章:

    中藥免煎顆粒與傳統水煎劑銀翹散臨床療效分析12-24

    過敏煎加減聯合潔爾陰洗液濕敷治療急性濕疹療效探討03-10

    探討除草劑藥害發生原因及防止措施03-21

    探討中藥復感康顆粒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療效03-21

    中藥注射劑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分析及防治03-06

    探析中藥注射劑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對策03-19

    中藥調配中影響臨床療效的因素分析03-01

    試論中藥凝膠劑研究近況02-28

    探討肝素治療紫癜性腎炎的臨床療效03-1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欲臀 |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ⅴ片 | 亚洲午夜国产AV中文乱码字幕 | 欧美成年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