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發展及其研究

    時間:2025-02-25 10:21:23 現當代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俄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發展及其研究

      翻譯理論,即在翻譯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其中有的理論是可以直接描述并且可以通過訓練習得,而有的理論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著名的翻譯理論有:嚴復的“信達雅”、克里斯蒂娜·諾德的“功能翻譯理論(functionalism)”、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著名的翻譯理論。

    蘇、俄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發展及其研究

      一、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原因

      蘇、俄的翻譯理論在世界的翻譯理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1918年高爾基在列寧的支持下創辦了世界文學出版社(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Всемир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任務是介紹世界名著,提高翻譯藝術的水平,培養年輕的翻譯工作者。高爾基把這一重任交給了楚科夫斯基(Чуковский К..И.)。1936年楚科夫斯基有發表了專著《翻譯的藝術》(Искусство перевода),《文藝翻譯的原則》也被收錄于此,這本專著提出了翻譯工作者必須了解社會環境。還探討了原文結構特點和修辭特點的傳達問題,以及翻譯表達的原則等等。

      語言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費奧羅夫,其著作《翻譯理論概論》(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標志著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誕生,使費奧羅夫成了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奠基人。

      二、翻譯理論的語言學派的基本觀點

      翻譯語言學的首創者是列茨克爾(Рецкер)在他的專著《談外譯俄中的規律性對應物》(О закономерных соответствиях при переводе на родной язык)中,他認為,離開語言基礎,翻譯就無法進行。指的是原文與譯文的對比研究和兩種語言間一定的對應物的確立。這些在詞匯、成語、結構和風格上的對應物應構成翻譯理論的語言基礎。

      費奧羅夫發表的《翻譯理論概論》(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是第一部翻譯理論的語言學綱要。作者第一次把翻譯理論作為語言學的一個獨立門類提出來,并闡釋了翻譯理論的研究對象、在語言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內部結構。他把翻譯區分為文字、報刊和科技等不同種類,并從語言學角度加以研究。他標志著蘇俄翻譯理論有了質的突變。

      三、與文藝學派的爭論

      (1)關于翻譯理論的性質

      語言學派認為,翻譯理論是研究兩種語言的對比規律,其中包括修辭手段的對比規律。即使是文學翻譯,也必須研究語言現象,分析作者使用的語言手段。因為原作的內容并非孤立存在,內容與形式、與體現內容的手段構成一個統一體,內容的傳達只能借助于語言手段,文學翻譯理論同樣屬于語言學領域。

      文藝學派認為,文學翻譯是文學創作的形式之一,是一門藝術。雖然文學作品是語言的產物,但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對創作來說,技術只起從屬作用,是手段,不是目的。翻譯的實質是在譯文中再現原作內容與形式統一體中所反映出的藝術真實,它屬于美學范疇。所以,不應把文學翻譯視為一種語言現象納入語言學范疇。

      (2)關于翻譯的原則

      語言學派認為在翻譯過程中應該在語言上對應,應該使相應的語言單位達到高度的統一。而文藝學派認為,應該從整個形象體系出發,翻譯必須是藝術上的對應。

      (3)翻譯單位或翻譯的首要因素

      兩派都承認譯者的勞動成果應該是一個和諧的藝術整體;翻譯的目的決不是再現原文的各個結構要素;局部要素應服從整體。

      兩派的分歧在于:語言學派認為,翻譯單位是句子、是段落、是連貫性話語;文藝學派認為,翻譯的首要因素是感受、是感情、是形象。

      兩派在爭論過程中都從對方的論點中汲取了自己認為合理的部分,從而豐富了自己的觀點。雖然有人提出,應把兩派理論結合起來,納入一門新的學科,但是和者寥寥。

      (4)研究者學術背景不同

      文藝學派大多為作家和藝術家,而屬于語言學派的多為語言學家和高校教師。這說明,一方面由于語言學的發展,研究翻譯理論的視野拓展了,相關學科的成果被引進了翻譯理論的研究領域;另一方面,隨著翻譯教學的需要,以及研究翻譯問題理論工作者的成分發生了變化,對翻譯理論的探討不再局限于單一方面,研究的方法與角度趨于多樣化。

      (5)翻譯方法不同

      文學學派的翻譯方法可以借用索博列夫在195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的題目來說明―“用形象譯形象”,即使用不同的語言手段來塑造同一個形象。翻譯改變的僅僅是語言,而不是藝術形式;語言學派認為,必須要再現原文的語言特點,或創造與之相一致的語言載體,來傳達原文的內容。

      文藝學派和語言學派翻譯的理論觀點,在研究者學術背景、文學翻譯本質、標準、方法、和單位或首要因素等問題上各不相同。語言學派立足于語言學,主要研究不同語言的對比規律,按照語言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論歸納出文學翻譯的規律;而文藝學派則立足于文藝學,參照文學理論,著重探討原作與譯作的美學對應,嘗試從藝術創作角度概括文學翻譯的特點。

      事實上,文學翻譯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翻譯,它既涉及語言學的各種理論,同時又離不開文藝學的相關知識,偏廢任何一方,單靠某一學科是行不通的,也無法全面涵蓋文學翻譯的本質特征。故而必須對文學翻譯的兩大流派進行綜合研究,才能真正認清文學翻譯的本質,從而科學地總結出文學翻譯的客觀規律,有效地指導文學翻譯實踐。

      參考文獻:

      [1]謝云才.俄羅斯翻譯理論的語言學派與文藝學派[J].外語學刊,2002(1).

      [2]蔡毅,段京華.蘇聯翻譯理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7-9.

      [3]楊仕章.蘇、俄翻譯理論中等值思想的演變[J].中國俄語教學,2001(1).

      [4]付嬌.俄羅斯文學翻譯理論中文藝學派與語言學派對比分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2(04).

      [5]毛志文.蘇、俄翻譯理論文藝學派的思想演變及其研究[J].2013-02-10.

      [6]吳克禮.俄蘇翻譯理論流派述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蘇、俄翻譯理論語言學派的發展及其研究】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及其借鑒意義06-06

    經濟增長理論與模型的發展研究06-28

    商業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研究08-15

    論理論的科學性及其發展邏輯05-07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及其評價06-10

    兒童文學翻譯及翻譯理論的若干研究論文08-22

    世界語言測試理論的發展09-03

    淺談翻譯研究的傳統思路及其思考10-25

    英漢愛情諺語的隱喻研究及其翻譯08-0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91 | 日韩AVAV天堂AV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日本乱码伦视频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