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時間:2024-10-17 07:36:35 藥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篇1

      【摘要】

      【目的】

      從植株外觀性狀、顯微結構特征方面鑒別比較百合科植物吉祥草和沿階草,為2種植物的生藥學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方法】

      采用植物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的方法。

      【結果】

      吉祥草未見形成肉質小塊根,葉表皮細胞長方形,葉脈面積小,頂面觀未見表皮附屬物;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層以內未見機械組織;根莖橫切面髓部不明顯;根橫切面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粉末中偶見方晶。沿階草須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形成肉質小塊根,葉表皮細胞類圓形,排列疏松,葉脈面積大,葉頂面觀可見鋸形表皮附屬物;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層以內可見1~3列切向延長的機械組織;根莖橫切面髓部明顯;粉末中未見方晶。

      【結論】

      吉祥草與沿階草在外觀性狀、顯微結構特征方面的區別特征可作為2種植物的生藥學鑒別依據。

      【關鍵詞】

      吉祥草/解剖學和組織學;沿階草/解剖學和組織學;性狀特征

      吉祥草為百合科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Andr.) Kunth,又名洋吉祥草、解暈草、廣東萬年青、松壽蘭、結實蘭、竹葉草、佛頂珠、竹葉青、玉帶草、九節蓮、小清膽、小九龍盤、軟筋藤、竹節傷、竹根七、觀音草、地蜈蚣[1],是我國西南苗族地區常用的傳統草藥之一,味甘,性涼,具有清肺止咳、涼血止血、解毒利咽等功效。苗族民間用于治療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病癥 [2] 。

      沿階草為百合科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又名洋韭、馬韭、羊薺、愛韭、禹韭、忍陵、仆壘、隨脂、羊蓍、禹葭、階前草、書帶草、秀墩草。中藥中常用的麥冬,即是沿階草的塊根。其主要功效是滋陰潤燥、清心除煩,主治肺燥干咳,肺癰,陰虛勞嗽,津傷口渴,消渴,心煩失眠,咽喉疼痛,腸燥便秘,血熱吐衄。目前尚未見關于吉祥草和沿階草在生藥學方面的對比研究,本研究從外觀性狀、顯微結構特征方面鑒別比較2種百合科植物的異同,為2種藥材的生藥學鑒別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及處理實驗材料均采自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一號山體,經第一作者鑒定分別為百合科植物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Andr.) Kunth和百合科植物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

      1.2主要儀器及試劑BX51型顯微攝像系統(日本Olympus公司),YS100型顯微鏡(日本Nikon公司)SM 21000型體視鏡(日本Nikon公司);酒精燈、載玻片、蓋玻片、刀片、鑷子、解剖針、水合氯醛、甘油、蒸餾水等。

      1.3方法[3]分別制作吉祥草和沿階草2種材料的臘葉標本,葉表皮撕離標本,莖、根的橫切面標本及粉末標本。

      1.3.1葉表皮撕離標本的制作取已用蒸餾水軟化的葉片,用鑷子將其表皮撕下,蒸餾水裝片,鏡檢,在顯微鏡下觀察表皮組織特征。

      1.3.2莖葉切面標本的制作取新鮮的樣品(莖、葉)徒手切成橫切片,蒸餾水裝片,鏡檢,觀察橫切面的組織特征。

      1.3.3粉末裝片的.制作分別取新鮮樣品置于40℃烘箱中,烘干后置于銅盅中,研碎后過60目篩,收集粉末,做成水合氯醛透化裝片,鏡檢,觀察粉末組織細胞形態特征。觀察上述各標本特征并拍照。

      2.結果

      2.12種植物外觀性狀特征比較吉祥草與沿階草植物外觀形狀特征區別見表1、圖1(見彩圖頁第667頁)。表1吉祥草與沿階草植物外觀性狀比較(略)

      2.22種植物植物顯微特征比較

      2.2.1吉祥草與沿階草葉表皮特征比較見表2、圖2~圖3(見彩圖頁第668頁)。表2吉祥草與沿階草葉表皮特征比較(略)

      2.2.2吉祥草與沿階草葉、根莖、須根等橫切面特征比較見表3~表5、圖4~圖5(見彩圖頁第668頁)。表3吉祥草與沿階草植物葉橫切面特征比較(略)表4吉祥草與沿階草根莖橫切面特征比較(略)表5吉祥草與沿階草須根橫切面特征比較(略)

      吉祥草沿階草葉線形、線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光滑無毛,全緣,無柄,長10~40cm,寬0.5~2.5cm;中脈顯著,側脈與中脈平行。葉片窄長線性,基部有多數纖維狀的老葉殘基,葉長15~40cm,寬1.5~4cm,葉柄鞘狀,邊緣有薄膜,基部綠白色并稍擴大,平行脈。根莖匍匐生長,長7~45cm,直徑0.3~1.2cm,節上有膜質鱗葉。匍匐生長,長3.2~4.0cm,直徑0.12~0.2cm。根須根直徑0.14~0.2cm,質脆,易折,須根未見膨大形成肉質小塊根。須根直徑0.1~0.2cm,不易折,須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形成肉質小塊根,塊根直徑0.5~1.3cm,長0.3~0.5cm。花花芳香,粉紅色,花被片合生成管狀,花藥近矩圓形,背部著生,子房瓶狀。花小,淡紫色,略下垂,花被片在花盛開時多展開,花藥三角狀披針形,子房半下位。

      吉祥草葉頂面觀沿階草葉頂面觀表皮細胞表皮細胞長方形,長42.5~135.0μm,寬8.8~12.8μm,排列緊密,長軸與葉長軸平行。表皮細胞類圓形,排列疏松,直徑1.5~15.3μm。葉脈葉脈面積小,葉脈細胞長方形,長徑52.3~75.2μm,短徑10.2~12.2μm。葉脈面積大,葉脈細胞長方形,細胞壁連珠狀增厚,長徑76.7~194.1μm,短徑14.4~20.2μm。表皮附屬物表皮細胞未見表皮附屬物。表皮細胞具鋸形表皮附屬物。

      吉祥草葉橫切面沿階草葉橫切面機械組織上下表皮層以內未見機械組織。上下表皮層以內可見1~3列切向延長的機械組織,排列較緊密,長徑5.5~9.7μm,短徑3.5~8.3μm。葉肉細胞近葉下表皮處未見橫向延長的葉肉細胞。近葉下表皮處具有一列橫向延長的葉肉細胞,長徑36.4~40.2μm,短徑15.7~23.2μm。

      吉祥草根莖橫切面沿階草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表皮細胞類方形,外壁增厚,長徑24.8~29.1μm,短徑18.4~20.5μm,皮層寬廣。表皮為一列薄壁細胞,類六邊形,外壁增厚,長徑25.0~34.0μm,短徑11.6~30.4μm。髓部不明顯。髓大,約占根莖橫切面1/2,細胞類圓形,長徑11.5~42.4μm,短徑9.7~41.5μm。

      吉祥草須根橫切面沿階草須根橫切面皮層皮層寬廣,約占根橫切面的3/4。皮層約占根橫切面的1/2。(續表)吉祥草根橫切面沿階草須根橫切面內皮層內皮層明顯,細胞類長方形,細胞壁三面增厚,可見明顯凱氏帶,長徑21.8~26.7μm,短徑11.8~20.9μm,具通道細胞。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內皮層細胞長徑15.5~21.8μm,短徑14.9~18.0μm,具通道細胞。

      2.2.3吉祥草與沿階草葉、根莖、須根等粉末特征比較見表6~表8、圖6~圖8(見彩圖頁第668頁)。表6吉祥草與沿階草葉粉末特征比較(略)表7吉祥草與沿階草根莖粉末特征比較(略)表8吉祥草與沿階草須根粉末特征比較(略)

      吉祥草葉粉末沿階草葉粉末導管可見網紋、螺紋導管,網紋導管直徑9.4~20.6μm,螺紋導管直徑8.8~14.7μm,環紋導管少見。可見網紋、螺紋導管,網紋導管直徑17.9~21.1μm,螺紋導管直徑9.7~12.2μm。非腺毛呈線狀。未見。表皮附屬物未見。具鋸形表皮附屬物。

      吉祥草根莖粉末沿階草根莖粉末導管可見孔紋、螺紋導管,孔紋導管直徑9.4~20.6μm,螺紋導管直徑8.8~14.7μm。可見孔紋、螺紋導管,孔紋導管直徑17.9~21.1μm,螺紋導管直徑9.7~12.2μm。鱗葉細胞鱗葉細胞長方形。未見。

      吉祥草須根粉末沿階草須根粉末方晶偶見。未見。石細胞未見。石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

      3.討論

      本研究通過對2種百合科植物吉祥草與沿階草外觀性狀和顯微特征方面的鑒別比較,顯示出2種植物生藥學鑒別的區別特征。

      3.1兩種植物在外觀性狀方面的區別吉祥草葉無柄,須根纖長,未見形成肉質小塊根,須根著生在根莖膨大的節上。沿階草葉柄鞘狀,須根中部或先端常膨大形成肉質小塊根。

      3.2兩種植物在顯微結構特征方面的區別吉祥草葉表皮細胞長方形,葉脈面積小,未見表皮附屬物;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層以內未見機械組織;根莖橫切面髓部不明顯;須根橫切面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粉末中偶見方晶。沿階草葉表皮細胞類圓形,排列疏松,葉脈面積大,具有鋸形表皮附屬物;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層以內可見1~3列切向延長的機械組織;根莖橫切面髓部明顯;粉末中未見方晶。

      綜上所述,吉祥草和沿階草的植株外觀性狀、顯微結構特征的異同點可作為2種植物鑒別研究的參照指標,并可為2種植物的生藥學鑒別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上冊)[M].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05,1428.

      [2]張元,杜江,邱德文.苗藥吉祥草的研究概況[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2(2):74.

      [3]楊春澍.藥用植物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36.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篇2

      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又稱小葉萬年青、玉帶草、松壽蘭、觀音草、瑞草等,為百合科吉祥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清代《花鏡》中對其形態、習性、栽培及欣賞都有較扼要記述:“吉祥草,叢生畏日,葉似蘭而柔短,四時青綠不凋,夏開小花,內白外紫成穗,結小紅子,但花不易發,開則主喜,凡候雨過分根種活,不拘水土中或石上俱可栽,性最喜溫,得水即生,取伴孤石靈芝,清供第一。”吉祥草株型飄逸瀟灑,寓意鴻運祥瑞,所以在眾多花草之中尤為醒目,自古以來就很受人們歡迎。

      1.生境分布

      吉祥草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及西南地區,日本也有分布。現分布在海拔100~3200m的西南、華南、華中(江蘇、浙江、安徽、江西、陜西)等地。今世界各地廣為栽培。吉祥草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肥沃壤土為宜。畏烈日,故夏日宜置于涼棚下。較耐寒, 長江流域尚可露地越冬, 但下雪要防止被雪掩埋。

      2.形態特征

      吉祥草是百合科吉祥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有匍匐莖。葉簇生于莖頂或莖節,每簇3~8枚;葉片條形至披針形,長10~38cm,寬0.5~3.5cm,先端漸尖,向下漸狹成柄。花葶長5~15cm;穗狀花序長2~6.5cm,上部花有時僅具雄蕊;苞片卵狀三角形,膜質,淡褐色或帶紫色;花被片合生成短管狀,上部6裂,裂片長圓形,長5~7mm,稍肉質,開花時反卷,粉紅色,花芳香;雄蕊6枚,短于花柱,花絲絲狀,花藥近長圓形,兩端微凹,子房瓶狀,3室。花期9~10月,漿果球形,直徑6~10mm,熟時鮮紅色。

      3.吉祥草的園林應用

      3.1應用范圍

      3.1.1吉祥草長勢強健,以半陰濕潤處為佳。在長江以南地區為林下、林緣優良的蔭地地被植物,成片栽植,視覺沖擊力強,豐富了園林地被植物景觀種類。

      3.1.2吉祥草根系發達,生長郁閉快,有較好的'保水固土性能,故它也適用于朝北的坡地綠化。

      3.1.3吉祥草特別適合于自由式設計的園林綠地中使用,還可用于巖石園做點綴。

      3.1.4吉祥草可以作為園林鋪地植物。

      3.1.5吉祥草還可作為庭園樹木下、邊角地、假山邊的栽培植物。其葉纖疏如蘭, 經冬不枯,特別是開花結果時綠葉紅果相映, 非常好看。如再與萬年青相配植, 格外動人。

      3.1.6花壇上色塊布置。

      3.1.7吉祥草與其它植物一起混栽在街頭栽培箱里面。

      3.1.8吉祥草可用于花束花籃作配葉,葉冬夏常青, 生趣盎然。

      3.1.9盆栽或水培懸吊觀賞, 取其吉祥之意,放置于廳堂、書齋、辦公室窗臺、商場幾架等,供室內欣賞很適宜。

      3.2應用效果

      吉祥草為中國長期栽植的花卉,主要用于觀葉。在半陰處不太郁閉的樹叢下生長,形成綠蔭一片,葉叢稠密淺綠,色澤優美光澤好,葉形似蘭而柔短,四時青綠而不凋,讓人賞心悅目,是園林植被中不可多得的淺色系列,且其顏色持久性很強,生機盎然,秋末冬初紫紅色花、清香宜人,火紅漿果,萬綠叢中一點紅,四季觀賞性景觀優良,綠化效果極好。吉祥草還是很好的地被植物, 杭州“三潭印月”風景區,林下成片叢植此草,葉叢濃綠, 花紫紅色、具芳香, 漿果火紅, 觀賞效果甚佳。

      3.3應用優點

      3.3.1吉祥草是多年生四季常綠的宿根草本花卉,株型典雅,葉片濃綠,觀賞價值和美學價值高。

      3.3.2吉祥草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抗逆性,耐蔭、耐濕、耐粗放管理。

      3.3.3吉祥草覆蓋力和繁殖力強,生長迅速,從而具有更強的自然更新能力,節約綠化成本。

      3.3.4吉祥草具有匍匐性以及良好的可塑性,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的環境造型。

      3.3.5吉祥草很少有病蟲害,開花整齊,管護中可以不用施肥、修剪,管護成本低。

      3.3.6吉祥草無論栽植還是管護用水量都很小,節約水資源。

      3.3.7吉祥草具有調節氣候,降低噪音,保持水土,凈化空氣功能和藥用價值,具有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重功效。

      3.4 吉祥草的園林應用缺點

      3.4.1吉祥草不耐霜凍,經霜凍后葉尖多枯黃而影響冬季景觀效果。

      3.4.2吉祥草一般不易開花和座果。

      3.4.3吉祥草不耐烈日直曬,經烈日曝曬會有枯萎現象。

      3.4.4吉祥草在礫質壤土、沙質壤土或較薄土壤之地,需不間斷的水分補給,故它不適宜種植在一些不耐水濕的針葉林下(如馬尾松林、黑松林等)。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 篇3

      摘要:

      以矮生沿階草幼嫩莖尖為外植體,進行愈傷組織、叢生芽誘導以及壯苗、生根培養基篩選對比研究,建立矮生沿階草組培快繁體系。結果表明,采用MS+0.1 mg/L BA+0.1 mg/L KT+1.0 mg/L NAA或MS+0.2 mg/L BA+0.05 mg/L KT+1.0 mg/L NAA,愈傷組織誘導率96%以上,愈傷組織致密、淡黃色;將誘導的愈傷組織接種于MS+25 mg/L BA+0.5 mg/L KT+0.2 mg/L NAA或MS+3.0 mg/L BA+0.05 mg/L KT+0.1 mg/L NAA或MS+2.0 mg/L BA+0.1 mg/L KT+0.1 mg/L NAA培養基中,可分化出較多的叢生芽;叢生芽接種于MS+2.5 mg/L BA+0.1~0.2 mg/L NAA培養基中進行壯苗培養,幼苗生長健壯、色澤良好;適宜矮生沿階草組培苗生根的培養基為 1/4 MS+0. 2 mg/L NAA,外觀表現良好。

      關鍵詞:

      矮生沿階草;莖尖;離體培養;植株再生

      矮生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 f. nanus)是近年來從日本引進的草坪草新品種,為百合科(Liliaceae)沿階草屬(Ophiopogon)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具耐陰、耐熱、耐寒、常綠等特點,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可作為四季常綠的草坪地被植物進行開發利用。隨著對矮生沿階草坪用性狀研究的不斷深入[1],其作為耐陰植物栽植于風景林下、建筑物遮陽處或復層綠化帶下層越來越受到重視[2],在國內外綠化產業中的需求日益旺盛,其種苗工廠化繁殖亦受到重視。矮生沿階草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分株繁殖、組織培養等,種子繁殖速度較慢,分株繁殖易造成繁殖的種苗質量不高,組織培養可以加快其繁殖速度,種苗質量較高。我國對矮生沿階草的組培快繁研究較少,僅有史清云等、李晶等對其快繁技術進行了研究,且二者均是以葉片作為外植體[3-4]。筆者對矮生沿階草進行了多年研究,發表相關論文數篇[5-7]。本研究以矮生沿階草幼嫩莖尖為外植體,從愈傷組織的誘導、愈傷組織的分化培養、壯苗培養及生根培養等幾方面進行較為系統的研究,建立矮生沿階草組培快繁體系,為快速繁殖優良的矮生沿階草種苗提供技術支持。

      1.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的矮生沿階草材料由江蘇綠苑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苗木基地提供,選取1年生的健壯植株,從其基部將萌發高度約4 cm的幼芽剝離,將全部葉片和根部剪掉,只留約2 mm莖尖作為外植體。

      1.2 方法

      1.2.1 消毒處理 將外植體置于流水下反復沖洗0.5 h,加入適量的洗滌劑浸泡0.5 h,邊浸泡邊振蕩,沖洗干凈后移至超凈工作臺進行下一步的消毒處理。先用75%乙醇浸泡 15 s,之后用0.1% HgCl2消毒5 min,無菌水沖洗外植體5次。用滅菌紙將完全消毒好的外植體表面的水分吸干,待用。

      1.2.2 愈傷組織的誘導 將消毒好的矮生沿階草幼嫩莖尖接入誘導培養基上誘導愈傷組織(表1)。每種配方接種18瓶,每瓶接種4個外植體。在無菌室條件下,溫度為(25±2) ℃,黑暗培養,2個月后觀察愈傷組織誘導情況,記錄愈傷誘導率,誘導率=(誘導出愈傷組織的外植體數/接種的外植體數)×100%。

      1.2.3 愈傷組織的分化培養 用優選的培養基進行愈傷組織的誘導后,把愈傷組織切成2 mm的小塊,接入分化培養基中進行分化培養(表2),培養條件為溫度(25±2) ℃、光照度1 500~2 000 lx、光照時間10~12 h/d。每種分化培養基配方接種18瓶,每瓶接種5個愈傷組織小塊。經過分化培養后在愈傷組織上萌發出一定數量的不定芽,2個月后對分化的不定芽進行觀察和統計,計算分化率,分化率=(分化出芽的材料數/接種的材料數)×100%。

      1.2.4 壯苗培養 由于分化培養出的不定芽幼嫩,有必要進行壯苗培養。將優選的分化培養基上分化的不定芽切下接種于壯苗培養基上進行壯苗培養(表3)。每種壯苗培養基配方接種15瓶,每瓶接種4個不定芽(生長一致,高度為5~6 mm)。培養條件:溫度和光照度同愈傷組織的分化培養,光照時間12~15 h/d。1個月后觀察幼苗生長情況。

      1.2.5 生根培養 選擇優選的壯苗培養基對矮生沿階草的幼苗進行壯苗培養后,把健壯的矮生沿階草無根幼苗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表4)。每種生根培養基配方接種12瓶,每瓶接種5株生長一致的幼苗,培養條件同上。3周后觀察幼苗根系生長情況。

      2.結果與分析

      2.1 愈傷組織的誘導

      不同的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上的產生的愈傷組織有所不同(表1)。幾種培養基中,配方5和配方2的愈傷組織誘導率較高,分別為99%和96%,愈傷組織均表現為致密、淡黃色。其余配方的愈傷組織誘導率較低,為52%~74%,且誘導出的愈傷組織外觀表現不良,黃色或褐色,嚴重影響不定芽的'分化。綜上所述,通過適宜的培養基配方可以使矮生沿階草幼嫩莖尖誘導出大量的愈傷組織,且愈傷組織外觀表現良好,誘導矮生沿階草愈傷組織適宜的培養基配方為MS+0.1 mg/L BA+0.1 mg/L KT+1.0 mg/L NAA或MS+0.2 mg/L BA+0.05 mg/L KT+1.0 mg/L NAA,愈傷組織誘導率96%以上,且外觀表現良好。

      2.2 分化培養

      不同的培養基對愈傷組織進行培養,分化出的不定芽有所不同(表2)。幾種培養基中,配方3的分化率最高,達到92%;其次是配方6和配方5,分化率分別為88%和86%;且3種培養基分化出的不定芽高度和長勢無明顯差異,高度為0.5~0.6 cm,生長健壯。其余配方的分化率較低,生長一般。因此,適宜的培養基可以使愈傷組織分化出較多的不定芽,通過本研究可判定,矮生沿階草愈傷組織分化出較多不定芽的培養基為MS+2.5 mg/L BA+0.5 mg/L KT+0.2 mg/L NAA或MS+3.0 mg/L BA+0.05 mg/L KT+0.1 mg/L NAA或 MS+2.0 mg/L BA+0.1 mg/L KT+0.1 mg/L NAA。在優選的分化培養基上培養60 d,將高0.5 cm以上的不定芽從基部剪下,接種至相同的培養基上進行不定芽分化繼代培養。每50 d繼代1次,繼代培養4代后不定芽達到6~7倍,進行壯苗培養。觀察發現,繼代培養分化的不定芽長勢與愈傷組織分化的不定芽基本一致。endprint

      2.3 壯苗培養

      不定芽接種于不同的壯苗培養基上表現有所不同(表3)。配方3和配方4幼苗生長最好,高度分別達2.8、2.6 cm,且健壯、色澤深綠色;其次是配方7和配方8,幼苗高度分別為2.0、1.9 cm,但幼苗表現為淡綠色,生長一般;配方5和配方6的幼苗生長最差,高度分別為1.6、1.4 cm,外觀表現為細弱、幼嫩,色澤黃綠色或淡綠色。綜上所述,適宜的壯苗培養基可以使矮生沿階草的不定芽變成健壯、且色澤好的幼苗,由本研究可知,矮生沿階草適宜的壯苗培養基為MS+2.5 mg/L BA+0.1~0.2 mg/L NAA。

      2.4 生根培養

      把健壯的矮生沿階草無根幼苗轉移至生根培養基上進行培養(表4)。運用配方5對幼苗進行生根培養時,根系生長最好,長度達1.8 cm,外觀表現為健壯、白色,且平均根數達到5.7條/株;其次是配方4,根系長度為1.5 cm,外觀表現為較健壯、淡黃色,平均根數為2.8根/株;其他配方的培養出的組培苗根系長度較短,生長一般、色澤淡黃色或黃褐色。矮生沿階草根系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高低,應選擇健壯、長度長、具有白色根系的組培苗進行栽培。綜上所述,適宜的生根培養基利于矮生沿階草的幼苗根系的萌發和生長,由本研究可知,矮生沿階草適宜的生根培養基為1/4MS+0.2 mg/L NAA。

      3.討論與結論

      關于沿階草屬組培方面的研究較多,其中以葉片為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者居多,以莖尖為外植體誘導愈傷者的較少。目前,僅有別運清等[8]、鄭志仁等[9]分別以湖北麥冬的莖尖和黑麥冬帶莖尖的幼嫩莖段為外植體的報道。本研究以矮生沿階草的幼嫩莖尖為外植體,為沿階草屬植物的莖尖離體培養提供一定的依據。

      不同的植物器官誘導愈傷組織,其培養基有所不同。以葉片為外植體篩選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的研究中,日本矮生沿階草的培養基是MS+1.0 mg/L 2,4-D+0.25 mg/L KT+0.1 mg/L NAA[3],山麥冬理想的培養基是MS+1.5 mg/L 2,4-D+0.4 mg/L BA+1.0 mg/L NAA[10]。以莖尖為外植體篩選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的研究中,湖北麥冬在MS+2.0 mg/L BA+0.2~0.5 mg/L NAA的培養基中能完成愈傷組織的誘導[8],黑麥冬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9]與湖北麥冬的相似。這些研究表明植物器官誘導愈傷組織需要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共同作用,且二者比例應適當,本研究得出了與此一致的結論,發現矮生沿階草莖尖愈傷組織的誘導需要細胞分裂素(BA和KT)和生長素(NAA)的共同作用,二者的比例為0.2~0.25 ∶ 1.0,即需要較低含量的細胞分裂素和較高含量的生長素。本研究以莖尖為外植體誘導愈傷組織,適宜的培養基為MS+0.1 mg/L BA+0.1 mg/L KT+1.0 mg/L NAA或MS+0.2 mg/L BA+0.05 mg/L KT+1.0 mg/L NAA,與別運清等的研究結果[8-9]有一定的差異,這可能是植物材料本身造成的,本研究采用的是矮生沿階草,而后者采用的是湖北麥冬和黑麥冬。

      前人研究表明,色澤淡黃或淡綠色、質地緊密的愈傷組織易分化誘導出不定芽,而色澤發黃或褐色、質地疏松的愈傷組織嚴重影響不定芽的分化[11-12]。本研究利用誘導率較高的培養基培養出的愈傷組織色澤淡黃、結構致密,適宜誘導分化出大量的不定芽。

      對于愈傷組織的分化培養,亦需要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共同作用,與愈傷組織誘導相反,愈傷組織分化需要較高含量的細胞分裂素和較低含量的生長素。通過本研究可知,使矮生沿階草愈傷組織分化出較多不定芽的培養基為MS+2.5 mg/L BA+0.5 mg/L KT+0.2 mg/L NAA或MS+3.0 mg/L BA+0.05 mg/L KT+0.1 mg/L NAA或MS+2.0 mg/L BA+0.1 mg/L KT+0.1 mg/L NAA。這與別運清等的研究結果[8-9]一致。從篩選出的分化培養基中分析,細胞分裂素的類型亦影響不定芽的分化,高含量的BA和低含量的KT利于分化出不定芽,而BA含量較低和KT含量較高時則不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經過壯苗培養的幼苗用生根培養基培養1個月后可進行煉苗移栽,經統計發現經1/4 MS+0.2 mg/L NAA生根培養基培養的組培苗其成活率高,達95%,而其他生根培養基培養出的組培苗其成活率低,約為36%~65%,這與組培苗根系的數量、色澤、和長度等有一定的關系。根系健壯、色澤嫩白、數量多的幼苗移栽成活率高。

      參考文獻:

      [1]何任紅,馬愛軍,巫建新,等. 日本矮生沿階草在長江下游地區的引種適應性試驗[J]. 草業科學,2006,23(7):96-98.

      [2]丁久玲,俞祿生,沈益新,等. 沿階草的綠化應用及研究進展[J]. 草原與草坪,2006(2):15-18.

      [3]史清云,史云光. 日本矮生沿階草的快繁技術[J]. 江蘇農業科學,2007(3):132-133.

      [4]李 晶,孫吉雄,梁慧敏. 日本矮生沿階草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其分化[J]. 草業科學,2009,26(4):150-153.

      [5]丁久玲,俞祿生,蔡慶生,等. 日本矮生沿階草適宜光照條件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學報,2006(9):1827-1831.

      [6]丁久玲,俞祿生,沈益新,等. 矮生沿階草適宜液肥配方的初步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1(6):112-116.

      [7]丁久玲,鄭 凱,沈益新,等. 矮生沿階草快繁適宜溫度條件的研究[J]. 草原與草坪,2007(4):58-60.

      [8]別運清,丁 芹. 湖北麥冬莖尖離體培養與植株再生研究[J]. 河南農業科學,2004(9):53-55.

      [9]鄭志仁,婁玉霞,錢 宇,等. 黑麥冬的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學通訊,2008,44(1):119-120.

      [10]鄭媛媛,慈 穎,曲楊樂,等. 山麥冬組織培養及無性系建立的研究[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09(5):14-16.

      [11]梁云濤,潘英華,余建平,等. 高稈野生稻愈傷組織誘導分化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2014(3):905-909.

      [12]劉劍鋒,閻秀峰,李 霞,等. 高山紅景天葉片愈傷組織誘導與植株再生[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7(2):33-34.

    【吉祥草與沿階草的比較鑒別論文】相關文章:

    比較文學的小論文05-25

    比較文學的相關論文12-06

    比較文學論文范文12-05

    中美小學教育比較分析論文06-09

    中外文學比較的論文12-04

    比較文學論文4000字05-23

    比較文學定義研究論文11-11

    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文12-04

    中外學前教育比較論文12-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 这里只有精品99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高清视频在线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