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

    時間:2024-05-11 20:55:34 英語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論“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

    摘要: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還把其中一些匯編成書籍,供從事教育教學者借用。筆者也拜讀不少,借用不少,收獲多多。可我還沒有見到“吹牛”式的字樣,大概是因為“吹牛”是重慶語言吧?!站在三尺講臺上,我就免不了“吹牛”。備課時,我就想力爭“吹”好每一個“牛”。因為我認為:吹牛是一門學問,吹牛也更是一種課堂教學的藝術。只要我們用好了這門藝術,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會收到特別的效果。當然,最關鍵的就是:如何掌握“吹牛”的“度”?


    關鍵詞:英語;藝術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呈現非明確狀態,因而其學習興趣就顯示出波動性。這需要教育者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使其學習動機趨于明確和穩定。愛因斯坦曾經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實用課堂教學藝術》也明確指出:生命化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它所追求的是心靈的完整、個性的發展和情感與興趣的滿足。而現在的中學生受到社會上很多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的影響,特別是影視、網絡和游戲的影響,厭學情緒逐日高漲,更是加大了我們課堂教育的難度。那我們怎樣才能到達這一境界呢?那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教學是英語學習的主陣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與興趣的滿足就尤顯重要。為此,我把活躍課堂氣氛作為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突破口,通過“吹牛”讓學生喜歡上英語課,愛學樂學。通過認真的探究、實踐、總結,再探究、再實踐、再總結,我得出了“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這一結論。
    我在此提到的“吹”字,不是人們想到的“華而不實”、“胡編爛造”、、、、、、而是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插入一些與教學有聯系的課外材料或者話題,用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早在300多年以前,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的開篇就說到:“教學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全部人類的全部藝術”。關于教學藝術,有“審美說”、“表演說”、“創造說”、“規律說”、“激勵說”、“樂學說”等學說。談到教學藝術,有的老師就害怕了:有的老師說教學藝術是高深的理論問題,有的老師說教學藝術是教學方法的完美化,還有的老師說教學藝術具有較強的表演性和較高的創造性……認為自己沒有高深的理論,不可能有什么藝術可言。可我總是感覺到,只要我們肯下功夫探索,英語教學藝術是不難掌握的。我在教學中認識到:“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教學藝術就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之中。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大中國里,英語的學校教育大多是在一個“龐大”的教學班里進行,英語老師要想把學生帶出教室一般是不被允許的,即使偶爾帶出教室,也是很困難的。學生們長期坐在教室里,對課堂教學十分厭倦。尤其是英語教學,學生沒有語言基礎,也沒有語言環境,再加上我們的學生都是來自農村,家中沒有可以幫忙的家長,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學就顯得
    特別困難。學生對英語容易產生厭惡情緒。一旦厭惡了,連英語課都不愿上,何來提高成績?為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經常琢磨教學方法,適時給他們吹吹牛,聯系實際偶爾侃上兩句……不料,效果真神奇:學生的倦意不翼而飛了,學習情緒一下高漲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良好的班風形成了,英語課有興趣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大提高了,班里沒了逃學的現象,課堂上沒了瞌睡的學生,教學效果非常好。09級的一位同學在今年暑假來看我時還念念不忘:“現在我們的語文老師就跟你一樣,上課時經常“吹吹牛”,我們班的語文成績比其他班的都好”。
    當然,課堂上的“吹牛”絕不是亂“吹”,也不能特“吹”。在課堂上,老師必須要掌握好“吹牛”的“度”。關于這一“度”的問題,我經過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總結出了如下五個原則:
    第一:健康性原則
    我們面對的是青少年學生,我們對他們的教育必須是健康有益的。如果老師所選的材料上有不健康的內容,那肯定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所有,健康性原則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原則。
    第二:與教材的匹配性原則
    要想活躍課堂氣氛,老師就必須考慮在教學過程中有機地插入其他的與教學相匹配的話題。比如:在教八年級教材第 單元時,教學內容涉及到著名歌唱家騰格爾時,一講到著名的famous singer 騰格爾,學生都知道他的歌《天堂》,馬上就讓學生唱兩句,這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就上來了,進入課文學習就十分容易了。當然,得適可而止,不可喧賓奪主。如果不考慮所插內容與所教內容的匹配性,就一定會顯得不倫不類,前后不能很好地銜接,那樣就不能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不能加深教學印象,最終達不到教學的目的。
    第三:教育性原則
    既然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是想通過我們的教育讓孩子得到健康的發展,那么我們所選的材料就必須具有教育性,例如:在教earthquake這個單詞的時候,我就馬上展放汶川地震的圖片,跟同學們一起講講防震知識和“大愛無疆”的美德,學生學起來十分認真,很容易就掌握了。
    第四:趣味性原則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好奇,對有趣味性的話題才想聽、愛聽,才會去思考,所以在備課的時候,必須考慮所選材料的趣味性。比如:在教bank一詞時,我就展示個劫匪進入銀行搶劫的片段,然后跟學生對話:
    T:Where are the three men?
    Ss:They’re in the bank(在銀行里).
    T:What do they want to do in the bank?
    Ss:T

    淺論“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

    【淺論“吹牛”也是英語教學藝術】相關文章:

    淺論聲樂藝術的靈魂-情感03-18

    淺論歌唱藝術的審美特征03-20

    淺論現代繪畫藝術對服裝的影響03-01

    淺論苗族服飾圖案紋樣藝術03-19

    淺論浪漫型藝術的現代轉型03-19

    淺論鋼琴藝術的情感體驗03-18

    淺論中國哲學與生命藝術觀02-27

    淺論母語積淀對英語教學的影響03-18

    淺論禮貌原則對英語教學的啟示03-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亚洲最大国产综合91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日本一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