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的誤譯看科技英語翻譯策略英語論文

    時間:2024-08-14 10:32:30 英語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學生的誤譯看科技英語翻譯策略英語論文

      摘要:科技英語翻譯不僅涉及到兩種語言的轉換,還要考慮專業知識,因而更容易出現誤譯。從聯立關系、上下文關系兩個方面分析了學生誤譯原因。對這些誤譯都作了詳盡分析,并在結論部分給出了具體的翻譯對策。

    從學生的誤譯看科技英語翻譯策略英語論文

      關鍵詞:科技英語;誤譯;聯立關系;上下文關系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05-0-02

      一、引言

      為了滿足學生需要,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能力,哈爾濱理工大學開設了任選課——科技英語翻譯及英語摘要寫作。在兩年多的授課過程中,任課教師收集 了大量的學生作業,深入研究了學生在翻譯過程中由于忽視聯立關系和上下文關系所犯的錯誤。文章采取英譯漢的形式, 由63名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以考試的形式,在規定的時間內翻譯一篇文章。

      二、 忽視聯立關系導致的誤譯

      英語的詞義對上下文的依賴比較大,獨立性比較小。一個詞的詞義往往取決于與它的搭配或組合,詞究竟是什么意思,僅就其本身而言,無法確定[1]。但一旦與相關的詞搭配,位于特定的聯立關系之中,就明確無誤了。現以原文中的專業術語為例說明聯立關系。

      (一)專業術語的誤譯

      原文是一篇天文學方面的文章,其中典型的專業詞匯是 “supernova”和“White Dwarf”。由于 “supernova” 有前綴super-,容易翻譯猜到詞義,所以本文只考察 “White Dwarf”的翻譯情況。學生總數63人,有36名同學將 “White Dwarf” 譯為“白矮星”。有些譯文,例如“白的矮星”、“白星”、“矮星”、“小白矮星”、“侏儒星”、“小星球”,雖然不貼切,卻也還像天文學術語。“質子”、 “白點”、“白光”只能算作普通科技術語。“白矮子”、“白色矮子”和“白色侏儒”采取了直譯的方法,絲毫沒有專業術語的味道。“白色矮小的植物”譯得很 令人費解,筆者試圖找到學生翻譯的證據。 “dwarf” 作為形容詞時有如下解釋:[only before noun] (of a plant or an animal 植物或動物) much smaller than the normal size 矮小的:dwarf conifers 矮小的針葉樹[2]。 這名同學可能是看到有“植物或動物”字樣出現,誤以為 “dwarf” 指的是植物或動物,見前面有 “white”,就干脆譯為了“白色矮小的植物”。如果說“白色矮小的植物”筆者勉強找到了錯誤原因的話,“白色垃圾”卻怎么也找不到證據了。有的同學還 選擇了討巧的方法,仿照有些人名的譯法,干脆將 “White Dwarf” 抄上,或是將其簡寫為 “WD”,有的則直接按讀音譯為“懷特迪瓦弗”。還有四名同學沒翻譯出來。

      (二)詞義判斷的錯誤

      在原文第二段中有這樣一句話:Imagine the earth reduced to the size of a marble, but still having the same mass and a stronger gravitational pull, and you have some idea of the force of a black hole. 其中的 “a marble” 很容易譯錯。在批閱學生試卷時,發現有45名同學將 “a marble” 譯為 “一塊大理石”,而另有十八名同學將 “a marble” 譯為“一個彈子”、“一個彈球”、“一個彈珠”、“一個玻璃球”等, 教材給出的參考譯文也是“一塊大理石”。“Marble” 既可作可數名詞,也可作不可數名詞。作為不可數名詞用時,譯為“大理石”, “a slab/block of marble” 要譯為“一塊大理石板”。當作為可數名詞用時,譯為“(玻璃)彈子”。 “Marble” 前的不定冠詞 “a” 證明了 “marble”是可數名詞,應該譯為“一個(玻璃)彈子”,而多數同學和教材都錯把 “marble” 當不可數名詞,譯為“一塊大理石”。那么這句話應改譯為: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縮到一個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質量不變,而引力增大,那么,你對黑洞的 吸力就會有所了解。最有趣的是一名同學開始時譯為“大理石”,然后改成“彈珠”,是唯一一個在試卷上能看到思索過程的同學。她的譯文很有意思,所犯的錯誤 具有代表性。她的譯文如下:試想地球減小到彈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同樣的大塊,和一種強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對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 這個譯文明顯有三處錯誤:(1)詞匯翻譯錯誤;(2)分句間連詞使用錯誤;(3)標點符號使用不當。這些錯誤和和下文中即將討論的上下文關系有關。

      三、忽視上下文關系導致的誤譯

      在很多情況下,一個詞的詞義很難僅僅依靠它的毗鄰聯立詞,就能判斷和確定下來。這時就必須觀上下文,瞻前顧后,通觀全句甚至全段,才能依情景析出詞義。我們先來討論如何根據上下文確定詞匯意義。

      (一)上下文中詞匯的翻譯

      有一名同學先把 “marble” 譯為了“大理石”,后又改譯為“彈珠”。“Mass” 前的定冠詞 “the” 既可修飾可數名詞,又可修飾不可數名詞,不具備提示作用;前面的形容詞 “same” 也只有修飾限定作用,在語法上也不具備提示作用。所以就將 “mass” 譯為了“大塊”,這說明翻譯時沒考慮上下文,也說明了科技英語翻譯的困難。就拿“mass”來說,作為不可數名詞時是“質量”,作為可數名詞時是“團、 塊、堆”。在普通文體中可能是“團、塊、堆”,但是一旦進入科技文體,就搖身一變成了“質量”。

      有些普通詞匯進入科技英語,在字典上都找不到,完全得依靠上下文去揣度詞義,以“thing”為例。八名同學將 “thing” 譯為“物體”,在這個上下文中,翻譯得比較貼切。一名同學將其譯為“單一個體”,兩名同學譯為“實物”,五名同學譯為“東西”,五名同學譯為“物質”,三 名同學譯為“事物”,多達三十九名同學沒翻譯此詞,說明學生不熟悉科技文體中普通詞匯的翻譯,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訓練,使學 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上下文中連詞的翻譯

      我們再來看看譯文:試想,地球減小到彈珠的尺寸大小,但仍然有同樣質量,和一種強大的重力吸引力,并且,你有了對黑洞吸力的一些想法。根據分 句間的關系,這里的“并且”用得不恰當。 “并且”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連接并列的動詞、形容詞、副詞、小句,多用于書面[3]。而在翻譯這個句子時,沒能真正理解 “and” 在上下文中的意思。“And” 除了連接兩個并列的分句外,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譯為“只要……就”。我們改譯后的譯文: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縮到一個玻璃球那么大,但其質量不 變,而引力增大,那么,你對黑洞的吸力就會有所了解。在譯文中,偏句是“如果你想象一下,要是地球收縮到一塊大理石那么大,但其質量不變,而引力增大”, 正句是“那么,你對黑洞的吸力就會有所了解”。偏句提出假設,正句表示假設實現后所產生的結果。偏句中用了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正句中有“那么” 與之呼應;偏句中還用了表示假設關系的連詞“要是”,正句中有“就”與之呼應。通過這兩套連詞的使用,不僅使句子間層次更加分明,語義關系更加清楚,而且 更符合漢語節奏,譯文更加自然流暢。

      四、結論

      通過分析學生的誤譯可知,翻譯不僅涉及到語法,還涉及到修辭,是一項復雜的轉換過程。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有些名詞既可以作可數名詞,又可作不可數名詞,而且兩者詞義不同。聯立關系則是判斷詞義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不定冠詞、名詞單復數等語法手段辨明詞義。

      (二)有些名詞在普通文體和在科技文體里詞義不同,翻譯時要結合上下文;還有一些普通名詞一旦進入科技英語就被賦予特定意義,翻譯時不僅要結合上下文,還要結合專業知識。

      參考文獻:

      [1]戴文進.科技英語翻譯理論與技巧[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2]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六版[M].牛津大學出版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從學生的誤譯看科技英語翻譯策略英語論文】相關文章:

    英語論文寫作與投稿策略11-24

    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的探討03-20

    淺談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的探討03-12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及其發展策略02-28

    論科技英語翻譯中的詞類轉換03-11

    關于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及其發展策略03-02

    探討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取向和歸化—異化策略03-18

    跨文化視角下旅游英語翻譯策略探析論文11-17

    從生態翻譯學的“多維整合”原則看公示語翻譯的誤譯現象03-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最新国产乱视频伦在线 | 日本精品高清一二区一本到 | 亚洲色喷福利在线观看 | 中文成人免费久久久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激情久久综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