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論文

    時間:2024-06-29 15:55:06 藝術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論文

      一、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現狀

    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論文

      目前人才的適應能力已成為許多企業招聘的重要標準,具有良好適應能力的畢業生在就業中更有競爭優勢。近幾年來,國內各高校普遍實行擴招政策,藝術類擴招的速度更是逐年上漲,這使得藝術類招生門檻不斷降低,只要專業成績過線,即便是文化成績很低都能被錄取,促使成千上萬考生紛紛走上“藝考之路”。然而,藝術人才自身專業性較強,就業領域相對較窄,而高額的學藝成本讓多數藝術生不愿降低姿態,從基層做起,這與當前社會提倡的大學生要一專多能的要求相違背,因此缺乏人文素養的藝術生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

      二、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原因

      (一)學生對人文素養認知不清

      學生自身對人文素養概念的認知不清是素養缺失的首要原因。通過對某藝術高校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從人文素養的內涵角度來看,只有不到10%的學生表示自己對人文素養的內涵非常了解;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對人文素養的內涵僅僅聽說過或是一般了解;一小部分學生表示不清楚或從未聽說。從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角度來看,學生普遍認同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對如何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卻不太明了。大約50%的學生有想法但沒有行動,30%學生有想法并有行動,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表示既沒想法,也沒行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其素養高低直接反映了整個社會素養底蘊的深淺,因此學生對人文素養認知不清也反映了當前“經濟為先”的社會大環境對人文素養的忽視。

      (二)校園人文氛圍不濃厚

      校園氛圍與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密切相關,藝術類院校在校園中打造人文氣氛相對薄弱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學校對人文素養重要性的宣傳和引導不足,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被調動,營造校園人文氛圍的活動難以落實。二是,校園人文建設主要以定期開講座、授課培訓為主,內容單一、手段僵化,忽視了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和主體地位,這種多而不精的低效工作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三是,人文素養塑造的目的性不明確。學校建設人文校園時沒有突顯出人文素養蘊含的教育意義,忽視了解決學生學習被動、理想缺失、信仰迷茫等問題的實際需求,學生依舊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途徑和利用資源來提高自身素養。

      (三)人文課程設置不足

      目前,我國藝術院校中極少有開設人文類學科的課程,大學內部人文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分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藝術院校不同于綜合大學具有學科文化的優勢,院校人文氛圍較低,而藝術類院校對人文課程重視不足更是減少了學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途徑。藝術院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上重視實用性,偏重于職業教育。藝術類院校重視專業課程必然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人文教育對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是任何課程都替代不了的。人文教育的弱化進一步加劇了藝術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

      三、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策略

      (一)加強人文校園環境建設

      優化校園環境,提升文化內涵是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藝術類院校要加大校園文化硬件與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重點實施人文景觀建設,通過將文化元素融入景觀建設之中,在美化育人環境的同時增添校園的文化氣息。藝術類院校可在教學樓內張貼引導學生奮進的名人畫像,通過設置藝術名家風采畫廊和各種充滿人文氣息的文化展板,將人文教育滲透到學生日常學習活動中。宿舍樓的走廊和樓梯墻壁上張貼溫馨提示,通過文化設計彰顯人文關懷和營造溫馨氛圍。人文校園的打造在營造校園氛圍的同時,能潛移默化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藝術類院校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教師的文化素養決定了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一個人文素養高的教師必然在教學中處處體現出嚴謹治學的態度和人文精神,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揮課堂人文教育優勢,將素質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學生內心。隨著大學教學和課程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轉變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自身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策劃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處理和藝術發揮,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在本質上真正實現大學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落到實處。

      (三)增設人文課程

      院校要針對藝術生人文理論知識薄弱的現狀增設人文課程,課程內容包括文學、哲學、歷史、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科學史等,進而大力培養藝術專業學生的文化素養,積極引導大學生展開對“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等根本性命題的關注與思考。

      (四)開展人文教育活動

      人文教育活動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關鍵手段,院校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人文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汲取人文教育精華,提高自身文化品位。例如邀請杰出校友與師生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聘請國內知名的學者和專家到校講座,實現學生與專家的零距離交流。開展讀書活動是當下網絡文化、快餐閱讀盛行下提升學生文化涵養的有效方式。通過讀書活動能夠提升閱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且形成以讀促寫、以寫促學的良好學習氛圍,對促進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藝術類院校學生人文素養論文】相關文章:

    提升藝術院校學生文化素養研究的論文04-01

    高校物理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的論文11-16

    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促進論文12-03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分析論文11-29

    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論文(精選6篇)01-04

    高中美術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論文11-17

    淺析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03-15

    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現狀提升研究論文11-29

    把人文素養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論文12-02

    人文醫學論文02-2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乱码乱a∨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首页 | 日本乱码伦视频中文字 |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