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血壓病中醫證型分布及與瘦素的相關性研究
高血壓病醫學的定義為:在未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SBP)≥18.7(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12.0kPa(90mmHg),常伴有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古代中醫中無高血壓的病證名,現代中醫多將其歸屬于“眩暈”、“頭痛”的范疇,眩暈、頭痛為本病極為常見的癥狀,結合古代眩暈、頭痛的文獻及與水腫合并出現等的記載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高血壓病所引起的。本文以臨床研究方法為主,在全面系統搜集臨床高血壓病例資料的基礎上,對相關資料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希望通過本研究能為高血壓病的中醫辨證分型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指標和依據,為高血壓病的中醫與研究,提供有益的。
1一般資料
182例高血壓病患者按照中醫辨證分型分為四組:肝火亢盛證59例(占32%),陰虛陽亢證40例(占22%),痰濕壅盛證51例(占28%),陰陽兩虛證32例(占18%)(參照2002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中藥新藥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將高血壓病中醫各證型的患者按照1997年WHO公布的肥胖診斷標準,分為2組:肥胖組(64例),非肥胖組(118例)。
2臨床研究
表1各組年齡、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心率比較
3結論
通過以上研究可見:高血壓病中醫證型分布較平均,四個證型均為常見證型;各證型之間 TC、TG有明顯差異,其中,TC、TG 指標痰濕壅盛證顯著高于陰陽兩虛證;各證型瘦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值,各證型的肥胖組之間兩兩比較,痰濕壅盛證高于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陰陽兩虛證,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陰陽兩虛證之間兩兩比較無明顯差異。因此,瘦素水平可以作為伴有肥胖的高血壓病痰濕壅盛證的辯證客觀指標之一。
【高血壓病中醫證型分布及與瘦素的相關性研究】相關文章:
{作者李磊}高血壓病中醫研究進展05-15
關于中醫證型與高血壓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關系的臨床醫10-02
探析重型肝炎中醫證型辨證標準08-17
抗生素藥品晶型工藝的研究10-01
精神分裂癥與甲狀腺素的相關性研究10-03
精神分裂癥與甲狀腺素的相關性研究進展08-30
瘦素與臨床疾病的病理生理關系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