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管理成本探討

    時間:2024-07-02 10:56:44 MBA論文 我要投稿

    物流企業管理成本探討

      物流企業為了解決管理中的問題,通常需將各地管理者集中到某地,現場開會解決,產生很大的會務費和出差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相關MBA論文范文,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www.oh100.com/bylw)。

      摘要:物流企業成本管理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而現代企業又是一個復雜的肌體,需要管理者深入企業內部各職能、各環節,分析產生無效管理成本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從而為企業創造價值。

      關鍵詞:物流企業;管理成本;降低成本

      如果說企業陷入困境需要管控成本,直接的方式是減人和縮編。前段時間某一鋼廠悲涼的“告員工書”,動情地陳述企業為什么要減人以渡過難關,望員工以離廠的方式與企業同舟共濟。企業界有句名言叫“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企業作為一個生命體為什么會死呢?除掉產品迭代等外部因素外,一個重要的內部因素是企業成本差異化不夠,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而企業成本有生產成本、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之區分,對一個大中型物流企業來講,管理成本的管控彈性較大,是決定一個企業產品成敗的關鍵。現代化企業是一個復雜的肌體,管理成本如細胞般滲透在肌體之中,一般管理者很難發現管理成本高在哪、低在哪,哪些管理成本是無效成本,哪些成本不但無效還有腐蝕作用且不停地侵蝕企業這個大肌體。小型物流企業(同城類)體量小,結構相對簡單,管理成本往往能一眼洞穿,但大中型物流企業,特別是組織架構復雜的集團公司,管理成本不但難以計算和分析,而且還難以辯認,讓管理者看不見摸不著。從成本差異競爭角度來看,管理成本管控對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一、物流企業特點

      物流企業一般都是跨地域經營,具有以下特性:經營網點多,員工多,內部流程多,公司IT系統多,組織架構復雜,勞動密集性和技術密集性兼容等。由于物流企業上述特點,導致企業管理成本巨大,對一個較完整規范的大中型物流企業來講,管理成本要占總收入的15%之多。從財務賬面上看,物流企業管理成本包括:人資成本、電話費、辦公場地費、行政辦公費、IT系統費、出差費、會務費、招待費、培訓費、員工招聘費、車輛費用、資產折舊、低值易耗品等等。從企業實際運營來看,以上財務記錄的管理成本都是由各項物流行為引發的,滲透到企業各個組織之中。所謂無效管理成本就是由多余(重復)物流行為產生的財務支出,它對企業總收入不產生正影響。

      二、物流企業無效管理成本的表現形式

      (一)授權不清、流程僵化成本

      無論是國營、股份制,還是私人物流企業,由于是跨地域、多渠道運作,即一件物流產品需要經層層流轉,才能完成“生產”,這樣在每個環節均有人、財、物的支出和消耗,如果授權不清,流程不暢,就會產生很大的管理成本。如某物流公司規定,運輸車加油需通過公司購買的中石化油卡方可報銷,有的當班司機忘記帶油卡,導致不能及時加油,最終該車裝載的貨物不能及時參加中轉而貽誤了送貨,導致客戶投訴要求賠償。這就是因授權管理不到位而引發的理賠成本。有位知名的企業家說過,公司流程要先僵化、再固化、后優化。流程在僵化階段公司是要負擔一定管理成本的,如某物流快遞公司財務部要求,所有公司采購均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實際中,該企業有一種特殊包裝材料,小規模納稅人報價只有一般納稅人報價的60%,但兩者產品質量完全一樣。這種財務規定,其實是加大公司整體成本的。

      (二)管理者不作為、亂作為成本

      物流企業由于網點較多,層級也多,每個網點、每個層級均有管理者。近幾年,物流業務發展很快,專業性越來越強,行業人才沉淀不夠,從現狀來看,我國大中專院校物流專業不是很強,培養的人才與企業實際也有一定的差距,物流企業管理層,特別是基層管理者既缺少專業知識,又缺少行業經驗,導致專業能力、經驗積累與物流企業發展不能匹配,管理者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較普遍,產生很大的無效成本。因為人才不專業或缺少實際工作經驗積累,必然會出現亂指揮或者對公司高層的指令理解不透出現偏差,都會產生管理成本。舉例,有知名的物流快遞企業,某位中層部門負責人不停地要下屬上報各類業務、財務數據,而上報業務、財務數據時,出現重復上報,上報無效,導致經辦員工經常性地加班,產生無謂的管理成本。

      (三)離職員工招聘、培訓成本

      物流企業勞動密集性強,基層員工占比在50%以上,由于勞動強度大、福利待遇不高,基層員工流失率較高,物流企業總體員工流失率超過20%,這樣產生大量的企業招聘成本和新員工培訓成本。有一知名的零擔物流公司,由于它的內部培訓機構在總部,每月需要將全國各地新員工招到上海集團總部進行面訓,該公司每月培訓費用增長超過業務收入增長。如果全國各地新員工就地內訓,又面臨培訓機構下沉的問題。該集團公司員工離職率在20%以上,每月產生無效管理培訓成本驚人。

      (四)溝通無效的會務成本

      物流企業為了解決管理中的問題,通常需將各地管理者集中到某地,現場開會解決,產生很大的會務費和出差費,據不完全統計,一個中型的跨地經營的物流企業,每年這部分成本要占總收入的0.2%,而會務成本帶來的效果很難評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物流企業各地網點(或代理機構)利益交錯糾纏,如果沒有很好的有效的考核分成制衡機制,各利益團體平時溝通不下來的問題,靠幾次面對面溝通是解決不了的,由此產生一定的無效會務成本。

      (五)無效的管理辦公成本

      從現代服務業角度看,物流企業屬于線下企業,它需要實體門面和營業網點,這樣各個網點的管理類房租、水電、物業和辦公費占比也較高,特別是在大中型城市,管理類辦公成本占比更大。物流企業網點設置與業務分布高度關聯,如果管理機構布置得當,科學合理,就能節約管理成本;如果管理機構設置不科學,就會產生無效的辦公成本。國有物流企業無效辦公成本較民營物流企業多,主要是國有物流企業網點布置不合理,這和國有物流企業可能考慮了社會效益有關。

      (六)跨地、跨部門溝通成本

      物流企業跨地域,多網點交差聯系、溝通,有時一個指令還需要層層下達,一件事項的處理需要多點橫向溝通,溝通而產生的電話費、人工費等占比居高不下,無效溝通成本也因此而生,影響企業整體毛利率。

      (七)員工加班成本

      物流企業不能實行朝9晚5的工作模式,有的事件處理(如運營車輛交通事故、客戶物品跟進等)需要員工加班管理,很多物流企業每年為此承擔較大的加班工資成本。從科學管理角度來看,有相當一部加班成本可以通過前端管理來消除,如財務部門數據上報加班,如果財務系統符合企業運營實際,并有一定的上報流程,可以降低財務人員加班成本。

      (八)IT系統運營成本

      物流企業客戶群體多,業務數據量大,管理者需要借助IT系統管理、跟進和分析數據,特別對代理點較多的物流企業,各模塊、各代理點數據沒有整合,形成孤島數據,數據整合成本很大。出現孤島數據的根本原因是企業各自為政,資源沒有共享所致。如某一物流倉儲企業,財務部門是SAP系統,資產部門是ORACLE系統,倉儲部門是自主開發的IT管理系統,銷售部門有自己的定價管理系統,這些數據沒有共享利用,產生大量的無效成本。

      三、如何降低物流企業無效管理成本

      (一)組織架構管理——扁平化管理

      物流企業跨地域經營,如果按傳統的管理方式,就會出現管理層次很多,管理成本就會很大。如某一國際性的物流企業,總部在深圳,它在中國分設了大區管理層(如華東大區),歸屬集團總部直接領導,大區下面又設省級管理層,如江蘇省管理層級,省級下面又設地級市管理,一直設到鄉鎮層級。總部一個指令要層層傳達、溝通,管理成本高得驚人。隨著科技發展和應用,使得物流企業扁平化管理成為可能,如物流企業總部通過信息化系統可以直接管理到地市層級,甚至鄉鎮層級,這樣不但提高了管理效率,還大大減少企業的管理成本和溝通成本。扁平化管理的定義是通過減少行政管理層次,裁減冗余人員,從而建立一種緊湊、干練的扁平化組織結構。但扁平化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高效完善的管理流程作保障。扁平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管理架構,特別對于大型物流企業,地域跨國、跨省經營,各地文化背景、人員素質和法律環境不一樣,如果實施不周全,或集團領導力不夠,會出現整個組織失控風險。扁平化管理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企業授權體系再造,就是物流企業可以將財務、客服管理、大宗物料采購、重點客戶維護等集中到集團總部,對于地方特色差異的事項,如基層員工招聘、小量辦公品采購可以就地管理,這種授權體系可以減少重復管理性勞動。

      (二)建立正確的企業文化觀

      企業文化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特別對物流企業這個勞動密集性行業,沒有正向的企業文化為導向,員工就會離心離德,沒有向心力和集體榮譽感,這樣員工工作效率就不高。綜觀我國物流企業,如德邦、順豐等物流行業標桿,企業文化都做得很好,員工都認可本企業文化,從而產生很大的動力。管理成本與企業工作效率是直接相關的,一個有正能量的企業,管理必然高效,管理成本就會降低。企業文化要與本企業實際發展階段相適應,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企業文化要能在本企業落地生根,并得到員工高度認可。

      (三)建立目標考核機制

      物流企業管理環節很多,崗位也很多,員工素質和職業素養良莠不齊,而且各崗位之間關聯度很高,如果某崗位工作不到位,在下一環節會產生極大的管理被動和高昂的修復成本。因此,現代物流企業需要對各管理崗位進行目標考核,以強化責任心和領導力。目前我國物流企業考核管理一般有全面預算管理、KPI目標管理以及平衡積分卡管理等模式。通過考核體系的建立,各層次管理者均有目標,能者上庸者下,形成競爭機制,企業管理效率會提高。考核指標的設置要能反映員工工作業績和創造的價值,不能流于形式,如某物流公司人力資源部,它把員工加班時間作為評估員工業績的一個量化指標,產生大量的無效管理成本。

      (四)引進、研發信息化管理體系

      物流企業特別是點到點服務的快遞企業,人工成本(管理者)占比較大,企業引進信息化管理體系會減少管理成本,如ERP系統引進。由于物流企業有自身的運作特點,從效率出發,物流企業可以量身定做自已的管理系統,這樣既方便管理者,又較大地提高企業管理效能。對集團性物流企業來講,無論部門、組織怎么開發系統,本著一個原則就是:數出一處、利出一孔,形成資源共享,避免數據孤島,這樣就大大減少無效管理成本。

      (五)用工模式創新

      正如上述分析的情況,物流企業用工規模較大,一個30億以上的規模性物流企業,一般用工都在1萬人以上,其中基層員工要占50%,而基層員工主要是司機、收送貨員、客服人員、裝卸工等。這些工種勞動強度大,重復作業性高,入職門檻低,企業可以通過勞務外包的形式管理。如企業可以與勞務外包公司洽談合作,將客戶處理業務(如客服人員)外包給專業的勞務公司,這樣可減少物流企業基層人事管理、招聘成本。自從物流業“營改增”以來,由于用工成本占比很大,有的企業“營改增”后增值稅稅負率較高,影響企業毛利率,而用工模式創新是物流企業解決此類問題的重要抓手。

      (六)干部用人、選拔機制創新,增加管理層專業度和經驗積累

      人才管理已是我國物流企業的瓶頸,從本行業外招聘管理人員又出現水土不服或對本行業不了解,使外聘的“和尚”不好念經。從內部培養管理人才,一種情況是內部人才培養節奏跟不上企業的需求,另一種情況是內部人才基礎、視野跟不上企業發展要求。在解決物流企業人才儲備上,某物流公司的辦法是從在校大學生中招聘優秀學生,到本企業最基層崗位做起,然后擇優選用,這種方法為本企業輸送了大批應急之管理人員。還有一知名快遞物流企業,它從本行業內招聘優秀人員,先放到本企業某崗位中去掛職鍛煉,條件具備時,適才而用。人力資源管理所產生的無效管理成本,是最難以識別和消減的,需要用人部門和招聘部門通力合作方可消除。

      (七)物流企業引用作業成本法管理

      作業成本管理是把企業成本分為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通過“成本對象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的分析,將企業各管理環節中的非增值成本予以辯認,為管理無效成本提供了“對象”。作業成本法是管理物流企業環節成本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我國物流企業還沒有成功引入“作業成本法”的案例。

    【物流企業管理成本探討】相關文章:

    煤炭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探討11-26

    淺談關于電力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探討11-15

    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的探討11-18

    企業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方法探討論文02-08

    市政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探討12-04

    施工企業責任成本管理探討11-26

    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03-16

    職校物流實訓室建設探討11-19

    成本控制若干問題的探討的論文02-27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中文字幕第62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第三页 | 亚洲少妇AⅤ在线电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