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會計基礎教學的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高速發展,從而推進了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人工智能逐步替代傳統的財務核算。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是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理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本文主要講述互聯網+教育的作用;傳統會計基礎教學課程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在互聯網+下,如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先進性、科學性的新型教學模式培養出復合型會計人才。
關鍵詞:會計基礎;課程教學;互聯網+;復合型
現階段,互聯網深受廣大用戶喜愛,互聯網科技知識不斷地進行普及,使用戶了解互聯網并且實際操作,進而擴大了互聯網的使用領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教育發展,為了打破這一局限性,尋找出一種合適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是根本目的。通過在互聯網+下,來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會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隨著科技不斷改革與發展,傳統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僅能夠滿足接受教育者對于知識的需求,還能提升職業教育對自身的要求。
一、互聯網+教育的作用
現如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不斷進行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即互聯網科技和教育行業互相結合所形成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1];ヂ摼W具有時效快、傳播方便的優點,在教育行業中,對受教育者的學習與生活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打破了受教育者對于書本知識的局限性,開闊視野;還能激發受教育者對知識渴望程度,滿足對知識的個性化需求。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互聯網+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出學生在實際操作問題時的實踐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相對吃力、困難,容易導致學生對于學習會計基礎課程產生一種厭學的不良情緒,這些情況都是會計基礎課程本身的靈活性、技術性、實踐性所導致的。
二、傳統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基本現狀
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是一門需要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的學科。而傳統的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化,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忽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于數學理論知識概念的講述,教學形式呆板,所反映出來的效果就是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缺乏積極性,教師也很難展開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活動。
三、傳統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會計基礎課程教學結構的單一化
會計基礎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無論是通過教師傳授理論知識還是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難以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教師在準備教學課程方案中,多采用闡述會計基本理論,口述企業案例。由此看出,會計基礎課程教學結構單一。這種方式方法已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弊端,從而開始影響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道路的發展。比如,處理賬務程序的思維是非常靈活的,而只依靠死記硬背的方法無法應對相對較為復雜的程序。教師注重讓學生套用教材上的定義與技巧,遇到多變的企業案例,學生的思維會受到局限,無法開動腦力和展開想象力,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實踐能力。
2、傳統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思維的差異性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進而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所掌握的會計基礎知識就會有所不同,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思維的差異性。因為每個學生思維特點不同,所以在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就會產生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對于一些比較隱藏的知識點也很難以挖掘出來,不利于掌握會計基礎知識。
四、傳統會計基礎教學課程改進措施
1、教學結構多元化
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內容相對復雜,只憑借教師的口述、肢體語言以及學生自身的想象力是很難讓學生完全的理解與掌握理論知識的。而現如今,互聯網科技發達,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技術,將死板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靈活的展現出來[2]。
2、注重會計基礎實踐
整合書本知識,妥當安排基礎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課程比例,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添設實踐訓練環節,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管理能力;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加強校內與校外的雙重訓練,將會計基礎知識運用在實際操作中去,也能夠讓學生提高對會計學基礎的認識;校內注重建設實踐基地,添加實踐所必備的設施,保障設備功能齊全[3];邀請會計領域的專業學者向學生傳授知識或是指導教師的教學方法,重點抓穩會計基礎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的目標;選取章節的教學內容進行技能訓練,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標準,不斷鞏固、夯實學生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4]。
3、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更新
國家將會計資格證取消,表明會計人才應該注重技術與管理上的培養。學校可根據在互聯網+下,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更新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更新授課方式;根據社會實際需求,修改原有不具有邏輯性的內容,使學生巧妙地掌握最基本的借貸記賬法。
4、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身的意識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習慣。不管是在上課的過程中,還是在業余時間里,都應該鼓勵與提倡學生提出問題。只有存在問題、提出問題,才能尋找方法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打造一種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主動積極的帶動學生去探尋問題的所在,并且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少走彎路。
五、結語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教育發展,通過互聯網+來打破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讓會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在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互聯網+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出學生在實際操作問題時的實踐能力。本文從傳統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所存在的結構單一化,影響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道路的發展、思維差異性,不利于掌握會計學知識的問題中,探討出了會計基礎教學課程中教學結構多元化、注重會計基礎實踐、會計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授課方式的更新、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的改進措施。在互聯網時代,努力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賴金明.淺議“互聯網+”對會計基礎理論的影響及分析[J].財會學習,2017(8):119-119.
[2].汪潔.淺析提高中職《會計基礎》教學效果的途徑[J].科技資訊,2017,15(10):182-182.
[3].李歡,季麗娟,郭靜娟.淺談移動互聯網下基礎會計課程的移動學習[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8):262-263.
[4].胡莉娜,田園.“互聯網+教育”時代財會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研究[J].當代會計,2017(4):60-61.
【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會計基礎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互聯網時代企業營銷論文02-21
互聯網+時代的會計人才勝任能力與培養論文03-23
以創新轉型應對互聯網的金融時代論文02-28
如何做好小學階段英語入門的教學論文11-25
基礎會計教學法應用論文03-12
教學改革基礎會計論文03-11
互聯網時代小學教育問題研究論文03-04
探究式實踐教學基礎會計論文03-13
如何做好畢業論文答辯?03-25
如何做好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工作論文11-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