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素質教育與高等學校德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

    時間:2024-07-07 00:48:5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論素質教育與高等學校德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 德育課程 關系

    論素質教育與高等學校德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

      論文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德育課程由于受傳統學科課程觀念的影響,形成了較為狹義的學科德育課程觀念,本文從素質教育與德育課程的特點出發,闡述兩者之間的聯系與必要性。 
      
      一、素質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方針所制訂的目標,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的提出,強化了德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素質教育回復教育本身的功能來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而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素質。在人的各種素質結構中,思想道德素質在整個素質結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從素質教育的功能來看,素質教育突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強德育是素質教育的必然和客觀的要求。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強德育,也就是說如何處理好德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系呢?在這個重要的問題上,我們在過去的德育建設中存在著兩種偏差:一是過分突出德育的偏向,使德育凌駕于高等教育之上,使高等教育成為政治的工具,過多地用政治的和行政的手段進行德育。二是淡化德育的偏向,即過多強調德育的保障功能、服務功能,忽視德育的育人功能,用管理和服務的手段進行德育。雖然這兩種偏向的表現形式不同,但直接結果都是使德育游離于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之外,使德育活動成為高等教育的一種“附加的”和“額外的”工作,從根本上阻礙了德育的發展。
      二、德育課程的特點
      1.德育課程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傳授某一方面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它的目標在于價值觀念的確立、態度的改變以及正確的價值信念和行為方式的形成。德育目的、目標的要求較高,情感、態度、信念等目標因素及其實現比較復雜。
      2.學校德育的價值和主觀色彩使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對教育過程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度。在一般的知識或技能的學習方面,一定的強制或壓力也許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德育課程的組織與實施方面,如果沒有對學習主體的了解與尊重,就不可能取得應有的效果。應該說,德育課程既要訴諸認知因素,更要追求情感行動的經驗去實現其教育目的這也是德育課程最根本的特色之一。
      3.學校雖然也可以有一套類似于其他學科的知識體系形成直接德育的教材,但是德育課程既要訴諸認知的因素,更要通過情感、行動的經驗去實現。所以,綜合課程、活動課程、隱性課程等在德育課程體系及其研究與實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必須認真考慮如何采取恰當的形式去實現德育課程的目標。
      三、素質教育與德育課程的關系
      1.素質教育對德育提供了新思路
      (1)素質教育的推進為德育創造了良好的前提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作為一種現代教育理念,它已開始逐漸滲透到教育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它作為一種新觀念為全面掃除制約德育工作的種種障礙,充分發揮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特別是提高人們對德育重要性的認識創造了良好的前提。
      (2)素質教育為學校德育到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我們黨的教育方針一直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和我們今天所談的素質教育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在應試教育下,德育只是軟指標,智育才是“硬指標”。只有真正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重智輕德”、“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傾向,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到位。
      (3)素質教育有利于從整體上增強德育的力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們對德育的認識也開始進一步深化。
      2.素質教育對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對推進素質教育的新情況、新闖題、新挑戰,我們應該自覺地把德育融入素質教育的全過程,用素質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推動新時期的德育。
      (1)德育應著眼于人們的個性
      傳統德育往往強調其政治性功能,過分強調個人要服從集體的需要,忽視個人的興趣、愛好與特長,甚至對有特殊才能的人進行限制,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
      (2)德育應著眼于創新
      創造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力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傳統教育模式只強調人的理性因素的作用,而置非智力因素于不顧,其結果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創新精神嚴重缺乏。這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教育最大的失誤。
      學校德育要發揮其功能,必須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教育來促進創造力的培養,重點培養良好的創新心理品質,即對創新對象的追求和創新動機的培養;對創新的自信心、恒心和頑強毅力的培養;對冒險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培養以及對終身學習觀念的培養等。
      參考文獻:
      [1]趙秀紅.以德育人以德興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8(2).
      [2]王舟,趙志業.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主體性問題的研究.科教導刊.2009
      (22).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素質教育與高等學校德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相關文章:

    素質教育與高等學校德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教育論文11-22

    論高職《演講與口才》課程的改革探索12-11

    論中醫高等教育的現狀與發展思路11-16

    探析統計課程改革與全民素質教育論文03-04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探究11-22

    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學生的發展03-05

    論高等學校水力學課程教學11-27

    試析高師美術教學論課程改革探究01-15

    論數字電子技術課程改革11-22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香蕉久久精品曰曰躁夜夜躁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在线观看A∨网站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