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半p師素質”師資隊伍體系的構建
[論文摘要]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實現高等培養目標的關鍵。文章探析了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及素質特征,提出了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雙師素質”師資隊伍體系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雙師素質” 師資隊伍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院校因其強化職業素質的突出特色,對教師“雙師素質”的特殊要求成為與普通高校明顯的區別之一。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實現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關鍵。
一、高職“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及素質特征
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是以自身素質和行業素質為基本內涵,融教師素質與行業素質為一體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教師。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職業性、技能性和實踐性決定了高職院校的教師應以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為主體。
1.“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陡叩嚷殬I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獨立評估的一級指標,并對“雙師素質”教師的概念給予了明確界定:“雙師素質”教師是指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內兼課人員:一是具有本專業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及職業資格(含持有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具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二是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三是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四是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
2.“雙師素質”教師的素質特征。由于培養目標定位的不同,高等職業教育“雙師素質”教師在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協調能力和情感駕馭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與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師有一定區別,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扎實的專業知識。普通高等教育專業教學主要以縱向為主的框架式課程體系,而高職教育的專業教學主要以橫向為主的模塊式課程體系,它強調的是職業性、技術性、操作性和應用性。因此,作為高職院校教師主體的“雙師素質”教師既能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又能從事行業職業實踐活動,并將行業職業知識、履行生產崗位職責的實踐能力和工作態度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因此,“雙師素質”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把行業、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傳授于學生,根據、行業分析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改進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重點對學生進行專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及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二是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雙師素質”教師除具備一般高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履行生產崗位職責的實踐能力,即任職頂崗所必需的職業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具體包括職業崗位群所要求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術操作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維修設備的能力等;“雙師素質”教師的科研能力偏重于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的開發與推廣,要求“雙師素質”教師充分發揮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的優勢,重點解決生產實際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將理論研究的成果盡快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另外,“雙師素質”教師必須敏感地把握職業崗位(群)的需求變化和技術內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及時確立與職業需求相對接的辦學方向,及時調整和改進人才培養規格、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和考試方法等,以體現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定向性的特點。
三是較強的創新能力。當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這就要求“雙師素質”教師要善于接受職業崗位群變化所帶來的新觀念、新技術,分析由此產生的新情況和解決新問題,做到及時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體系和職業能力結構,以適應所任教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的發展變化和教育教學的需求;應具備良好的創新潛能,善于掌握創新理論和創新方法,具備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專業學習和職業活動能力。
四是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高等職業教育的“雙師素質”教師接觸面廣,活動范圍大,不僅要在校園內與同事相處、與學生交往、與各教學部門協調合作,還要與企業、行業人員交流溝通和配合;不僅要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這就要求“雙師素質”教師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協調能力,才能保證各項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五是較強的情感駕馭能力。情感駕馭能力指的是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馭,以及對人生的樂觀程度和面臨挫折的承受能力。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必然會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挫折和失敗的打擊,所以“雙師素質”教師更要具備情感駕馭能力,以自身的情感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提高學生的情感素質,增強學生應對就業市場挑戰的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構建高職特色的“雙師素質”師資隊伍體系的對策
對于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職院校來說,“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已成為提升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首要任務。為此,高職院校對“雙師素質”教師應根據其自身的素質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構建一支結構合理、具有高職特色的師資隊伍。
1.轉變辦學理念,提高改革的準確性。在高等競爭日益激烈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盡快轉變辦學理念,辦出高職特色!蛾P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職業教育屬于職業教育的一部分,“職業性”是其培養目標定位的重要內涵。高職院校要把握高職教育與普通的區別,把培養目標真正定位在“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上,找準自身定位,凸顯高職教育的明顯特色。高職院校要用職業教育的理念,更新全體教師的高職教育觀。要求教師做到既要有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職業崗位實踐能力,才能勝任高職院校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具體包括: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專業群,在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過程中,力求使學生在掌握必需專業知識的同時,又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素質能力,努力構建一個“基礎寬、技能精、針對性強、適應面廣”的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從而保證畢業生在一定的專業領域內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2.實行科學管理,制定相關機制。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的來源渠道廣、專業要求復雜,管理難度明顯大于其他教師。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對“雙師素質”教師的管理欠缺科學合理,尤其是專業培訓和職業發展方向不明,不能準確衡量其對教學、實踐和科研成果應用的貢獻,還未制定針對性和實效性強的激勵政策。高職院校要通過建章立制,充分激發教師參與“雙師素質”建設的積極性。一是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通過自學的形式獲得專業資格證書;為教師參加專業提供幫助,創造條件,比如組織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或參與學校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在職稱評定、學科帶頭人選拔、業務進修、學術交流、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考慮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二是要建立約束機制。激勵與約束并存并重,使教師既有壓力,又有動力,形成“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良性互動。三是要完善考核機制。充分利用“雙師素質”教師考核制度的導向作用,使教師及時追蹤專業發展最新動態,把握行業發展最新信息,自覺進行專業理論和行業技能更新,成為真正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行業技能的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
3.拓寬引進渠道,突出“雙師素質”特色。因高職“雙師素質”教師職業性、應用性特征,各高職院校應突破一般高校教師來源于應屆畢業生的人才引進渠道,更應注重從各企事業單位、培訓機構等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較強應用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到校任教,充實“雙師素質”師資隊伍。要注重從企業、產業部門引進一些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經過教師資格培訓,取得任教資格,使這些教師既適于做專業實踐課的教師,也可以任專業理論課的教師,并成為“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構建起高職院校師資引進的獨特機制。
4.加大培養力度,形成合理梯隊。不同渠道引進的教師,其能力與素質結構具有不同的特點:從各高校引進的理論知識水平較高的教師,其實際工作經驗較為欠缺;而從企事業單位等引進的實踐能力較強的技術專家,其實際工作經驗較為豐富,但水平較為欠缺。為使從不同渠道引進的教師順利成長為高職教育所需的“雙師素質”教師,各高職院校需要采取形式多樣的培養手段,讓他們參加各種理論提升和技能培訓。比如,將從企事業單位引進的教師派往各高等院校進修;將從高等院校引進的教師派往企業掛職鍛煉,或定期到相關企業、學習、實習、追蹤新技術發展變化情況等。鼓勵教師在企業獲得行業資格證書,以全面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在教師中選拔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并形成梯隊,促進專業的發展;組織經驗豐富的“雙師素質”教師傳授教學經驗,做好傳、幫、帶工作,幫助年輕教師盡早進入“雙師素質”教師角色。
5.加強兩種“結合”,促進“雙師素質”提高。 一是加強產學研結合。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是高職院校師資培養的突出特色,是落實“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高職院校的科研應側重應用技術的研發、服務、咨詢、推廣應用,應積極鼓勵專業教師走出學校,面向企業,面向生產一線,到企業去當顧問,承擔企業的創新課題,參與企業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主動開展科技服務。通過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使研發的產品轉化為企業生產力,既鍛煉了“雙師素質”教師的職業應用能力,又拓展鞏固了院校與的橫向聯系,同時,這種形式也是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的最好課堂。二是加強校企結合。以專業委員會為核心,以行業協會為中介,積極廣泛地開展校企合作;建設運行良好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學生的崗位訓練、技能培養、就業提供較好的平臺;聘請經驗豐富的技師和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參與學校的實踐教學、指導實訓基地的建設,參加教材的編寫和教學大綱的制定,使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成為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急需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教師隊伍“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而強化 “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質量建設,已成為提升高職院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務。只有有效地建立一套與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相匹配的高職師資培訓機制,才能開墾出適應“雙師素質”教師茁壯成長的土壤,從而構建起具有高職特色的“雙師素質”師資隊伍體系,使高職院校這塊培養建設人才的園地繁花似錦,永遠充滿旺盛的生命力。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高職院!半p師素質”師資隊伍體系的構建】相關文章:
簡論高職院校法律教學體系的構建11-20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12-05
關于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策略11-20
個案的高職院校ESP師資隊伍建設芻議12-03
論述高職院校如何培養高職生的技能素質12-07
構建企業需求的高職英語職業能力培養體系11-26
高職院!按髮W語文”學生學習評價體系11-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