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論文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提問 教學策略
論文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就是指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數學教學目標,根據其所設置的數學問題情境的特點,對整個數學課堂提問過程進行的系統決策活動。
數學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啟發學生思維,提示學生學習重點,給予教師反饋信息,培養學生參與能力,聯絡新舊教材等功能。當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問題的有效性差,問題的水平偏低,部分教師缺乏教學提問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特點
1.1整體性和綜合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都是構成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的要素,這些要素綜合地、密不可分地共同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因此,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的構建必須針對具體的教學需求和條件,對構成教學策略的幾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組成切合實際的最佳的實施教學的方案。
1.2層次性.每一個班級里的學生,在心理、思維、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是一致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層次性的。相應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也要體現出層次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層次的教學策略,才能達到教學策略應有的效果。
1.3針對性.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和任務的要求,并參照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最適宜的教學方法、媒體和教學組織形式組合起來,保證數學教學活動的進行,以便實現特定的目標,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當教學目標、內容和教學對象發生變化時,教學策略也要隨之而改變。
二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2.1根據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設計問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規定了每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教學重點。重點是每個學生都應當掌握的內容,因此要抓住重點內容、詞語設問,使學生明確重點、理解重點、掌握重點,從而保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并為學生進而解答一些相關問題奠定基礎。如可設計對比問題使學生在比較中分清是非,也可以設計歸謬性問題,讓學生不自覺地一步步陷入明顯的謬誤之后再幫助他們分析、指出失誤。如教學“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列表比較一下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通過模糊點進行設問,可以使學生增強分析辨別的能力,提高思維的嚴謹性和精確性。抓住“盲點”設計問題。盲點一般不被人注意,教師應設計恰當的問題,使學生自己發現盲點。如教學“質數、合數與分解質因數”時,當學生明白“質數、合數”的概念后,可以提問學生:“1”是什么數?部分學生很快回答“1”是質數。這時再問:“l”除了它本身有沒有別的約數?學生很快就判斷出“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就把學生容易忽視的盲點摳了出來,使學生拓展了思維的廣度。
2.2遵循小學生認知規律設計問題。第一,結合循序漸進的規律設計問題。教學是一種循序漸進地、有效地選取、組織、傳遞和運用知識信息,促進學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識的活動。從課堂教學整體上看,教師必須抓住教材、教學內容的整體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狀態,科學地設計一定梯度的問題。第二,結合因材施教的原則設計問題。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注意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高深或靈活的問題問優生,優生經過思考回答出來,有助于啟發全體學生思維:基礎題、綜合題的提問是為了鞏固教學效果,問題的設計要考慮成績中等的學生,這樣可以吸引大多數學生的注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對成績差的學生,要適當設計一些難度不大,經過認真復習和思考能夠回答出來的問題,可以幫助這些學生恢復自信,提高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圓周長公式》一課時,當學生理解了圓周長計算公式,可以讓中、下生說說如果已知圓的直徑,怎樣求它的周長?讓優生想想如果一個圓,只告訴我們半徑怎樣求這個圓的周長呢?第三,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設計問題。通過設問,幫助學生發揮良好的性格特征對學生的積極作用,減少、避免或克服學生的消極影響。例如,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可設計一些小問題提問,促進他們隨時集中注意力;對性格脆弱的學生,可設計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提問,使他們在挫折中逐漸鍛煉得堅強起來;對于心態浮躁的學生,可設計一些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使他們在回答的過程中養成耐心思考的習慣。
2.3展示結果和答案,保證提問的評價性.首先要明確學生回答的正確性。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是學生回答完畢問題以后在教師頭腦中必須要首先形成的。尤其是小學數學教師,更應該強化這種觀念,因為數學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其問題的答案有很大的確定性,學生的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一點教師是不容忽視的。一般情況下,教師的理答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診斷,二是鼓勵。教師只有先診斷學生的回答是否正確,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手段或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或者鼓勵。因此,這是教師首先要在心中明確的。其次,要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延時進行判斷性評價,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既能很好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不斷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最后,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才會在此環境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對于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結語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基于“課堂提問”在數學領域的重要性以及數學教學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本論文首先闡述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特點,進而提出幾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策略,逐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谷愛東.論數學教學中的課堂提問藝術[J]
[2]田民,田道均.教學中課堂提問技巧探析[J]
[3]蔣志榮.課堂提問的技巧與方法[J]
[4]劉玉蘭.課堂提問也要講究藝術[J]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淺析小學數學建模教學策略12-06
淺析新課程課堂優化教學策略12-08
淺析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效益的教學策略12-08
數學課堂上“有益”的提問方式11-17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在課堂上提問的有效策略12-02
初中數學課堂管理的意義淺析03-27
如何進行數學課堂的有效提問12-05
淺析基于情感培養的教學策略12-08
淺析《現代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策略03-23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式的經驗分析12-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