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驗室的構建研究

    時間:2024-06-08 11:02:18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國際貿易實驗室的構建研究

      論文關鍵詞:應用型;創新型;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 

    國際貿易實驗室的構建研究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我國應用型高等院校在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方面長期落后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即便是當今主流的仿真型、情景模擬型國際貿易實驗室,也存在著建設思路狹窄、實訓功能局限等問題。本文首次提出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人才培養層次與實驗室建設的關系,并結合社會對外貿人才素質與能力的最新需求,提出了實戰加模擬的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思路。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驗室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重要資源和保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實驗室建設應該與普通高校、高職高專等不同辦學層次有顯著的區別。然而長期以來,我國應用型高等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在實驗室建設上依舊是穿新鞋走老路,建設思路因循守舊,依然固化于學科性、學術型教育的寞臼,導致相關實驗室的建設缺乏特色,往往是重形式、走過場,多數實驗室形式單一、功能匾乏,不能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為此,筆者將自身多年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和外貿實戰經驗相結合,意圖通過對當前主流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模式的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提出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思路。

      一、當前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自1985年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體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歷程,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也有了不小的進步,但是總的來說從建設思路、軟硬件設備的創新發展上來看,依舊落后于國內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技能方面的需要。

        1.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幾種建設模式

        (1)手工操作型。利用紙質外貿單據的繕制為媒介,簡單模擬進出口業務流程的實驗室,屬于國內高校早期建立的國際貿易實驗室,其優點是投入較少,現場感強。缺點是設備較為簡陋,功能單一,以制單操作為主,實訓范圍狹窄,對指導教師的要求較高。

        (2)電腦制單型。是上述手工操作型實驗室的升級版,主要是將外貿常見單據制成電子表格,供學生在電腦上練習填制。其優點是,外貿單證虛擬化,操作方便。缺點是訓練依舊集中在外貿制單環節,不利于學生全面掌握和熟悉進出口業務的全部流程和相關技能。

      (3)電腦十單機外貿軟件型。即電腦加單機版的外貿軟件,優點是通過單機版外貿實訓軟件可以模擬進出口的大部分流程,其缺點是,學生只能單機操作,相互之間沒有互動和競爭,軟件僅僅停留在模擬演示外貿流程的層面上,數據庫內資源匾乏,缺少針對外貿函電磋商、進出口成本核算、外貿制單、國際結算操作、報關報檢、外匯核銷等各個環節的具體訓練模塊,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學校采用這種實驗室模式。

      (4)互聯網演練型。將上述實驗室放入局域網環境中,并且引進了網絡版外貿模擬實訓軟件,實驗室功能得以進一步擴展,實驗環境具備了一定的仿真性,主流軟件的數據庫資料較為豐富,可以進行進出口主要模塊的技能訓練。目前這一類型的國際貿易實驗室成為許多財力雄厚高校國際貿易實驗室的主流模式。

        2.現有建設模式的不足

        綜上所述,現有國際貿易實驗室主要為“電腦+單機外貿軟件型”和“互聯網演練型”,這兩種方式的不足之處如下:

        (1)建設思維僵化,實驗室模式單一。當前,可重復、低成本的“電腦加軟件”成為國際貿易實驗室的主流模式,但無論仿真程度有多高,依舊難以避免“照著葫蘆畫成瓢”的尷尬局面,直接為生產經營第一線進行代理服務的服務型、創業型、全真型實驗沒有被列入實驗室功能之內。

        (2)建設規格偏低,與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相脫節。例如目前的外貿模擬實訓軟件側重于對外貿制單、租船訂艙、報關報檢等環節相對機械化的模塊訓練,而對尋找客戶、開拓國際市場、外貿談判、成本核算等重要的綜合技能環節重視不夠,導致人才培養規格與高職高專層次重合。

        (3)軟件實訓功能局限性大,與現實業務操作仍有較大的差距。首先是軟件自身數據庫內資料缺乏真實性,另外,功能模塊不全,一些模塊的功能較弱,例如外貿單證制作和某些環節的操作順序隨機性較強,在現實的操作環境中可能幾種方式都是正確的,而軟件形式卻較為死板,非此即彼,無法逐一實現對學生實訓結果的兼容性判斷。
       (4)軟件自身的仿真模擬效果與實際操作存在較大距離,教師端控制和演示功能不強,學生得不到及時的操作指導,容易導致學生對現實的外貿操作環境認識出現偏差,難以實現“零距離就業”的目標。

      二、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原則

        1.按照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定位確立實驗室建設規格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其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單位應高于高職高專和中專層次,目前企業對這個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不僅要掌握國際貿易通常的程式化操作技能,更要求他們具有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商務談判能力和準確的成本核算等綜合業務能力,而這部分能力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2.遵循區域經濟對外貿人才的崗位技能要求設計實驗室功能

        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進行功能設計,只有合理確定應用型本科人才的業務能力標準,才能科學合理地設計相應的實驗室功能模塊。通過我們對用人單位的實踐調查,結合筆者多年的外貿實戰經驗,可以大致將外貿崗位做一個簡單的劃分歸類。

        (1)外銷員。是企業產品進出口的項目負責人,要求具備較為全面的外貿技能和綜合業務素質,應具備尋找客戶、開拓國際市場、外貿談判、成本核算、對外簽約等綜合業務能力。

        (2)單證員。負責從外貿談判簽約到報關、報檢、出運和結匯各環節的文件起草和繕制。須具備起碼的商務英語信函書寫能力和各類外貿文件、單據的審核和繕制能力。

        (3)報關員。負責辦理公司產品的進出口清關手續。應具備各類報關單據的填制能力、熟悉海關政策法規和報關流程,掌握報關軟件的使用。

        (4)報檢員、貨代員、跟單員、結算員等。根據公司規模不同,前述崗位可能單獨設立,也可能合而為一,應熟悉相關環節的法律法規和操作程序,掌握外貿制單技能。

        (5)其他相關崗位。外貿翻譯、銀行國際業務職員等,也應具備相關的進出口流程知識,懂得相關國際慣例和國際結算流程。

        從上可知,外銷員在外貿業務中是產品進出口的項目經理,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相對較高,應該是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而高職高專層次的相關人才培養定位應低于應用型本科層次,主要針對除外銷員之外其他的崗位進行培養。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實驗室的建設應充分考慮相關專業的培養層次設置實驗模塊。

        3.以多樣化實驗室模式滿足社會對國際貿易人才日新月異的技能和素質需求

        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實驗室應打破現有主流建設思維,實現產學結合、校內外結合、仿真與實戰相結合、模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立體化新模式。現有模式從本質上來說均為軟件虛擬操作,缺乏實物模擬,更缺少與社會對接的服務型、實戰型功能。對于國際貿易行業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實戰經驗,企業歡迎的是經過實際業務鍛煉的國貿人才,高校國貿實驗室的建設應考慮如何構建學生這一方面競爭力的問題。

        據我們調查,目前有90%以上的中小企業有產品外銷意圖,其中絕大部分缺乏具有真才實干的外貿專業人才,不知道如何拓展國際市場,他們不歡迎從未接觸過外貿實戰的大學畢業生,急需的是有真正國際市場拓展和外貿操作綜合技能的專業人才。因此,高校的專業實驗室建設者和經營實驗室設備的公司應能夠及時捕捉到市場需求的最新動向,適時調整國際貿易實驗室建設的整體方案,為企業服務的創業型、實戰型實訓內容應該在國際貿易實驗室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構建

        目前,面臨著高校擴招,國內經濟持續低迷,畢業生就業難的多重壓力,很多高校嘗試在實踐教學方面走出一條實用高效的新路子,例如建立自己的創業園和創業基地,鼓勵教師、學生校內創業等等。我們認為,結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校內實驗室創新,是當前應用型高等院校適應經濟發展需要,保障人才培養質量的一條可行之路。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既要考慮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層次與實驗室功能設計的關系,又要注意將模擬實訓與實戰演練相結合。筆者將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的功能界定為:軟件訓練與實物操作結合,仿真模擬與創業實戰相互補充的立體化模式(見表1)。除了校內實訓外,創新型國際貿易實驗室還應能滿足外貿企業在產品宣傳、國際市場拓展策劃、尋找客戶和初期談判方面的咨詢和代理操作功能。
       1.實驗室硬件及環境要求

        (1)空間布局

        按照創新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構建思路,兼顧各大院校的現實條件,筆者建議將實驗室分為兩大功能區,即微機模擬實訓區和實戰操作區。

        ①微機模擬區。主要通過計算機和主流的外貿軟件進行局域網、互聯網范圍內的模擬操作訓練,面積要求應視具體實訓人數而定。

        ②實戰操作區。全真的外貿公司辦公環境,設置辦公區、會議洽談區兩個小分區,一是承接企業委托,進行真實的單證繕制、海外客戶查詢及洽談等綜合社會服務,二是進行外貿主要環節的實物單據觀摩和模擬操作,面積要求應視具體實訓人數而定。至于船公司、海關、商檢局、外管局等輔助部門的分區,由于校內實驗室的局限性,勉強設置的實物空間既不具有真實感,也起不到應有效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建議此部分功能在微機模擬試驗區完成。

        (2)硬件要求

        ①微機模擬區:主流電腦,設置局域網,并接入互聯網,滿足學生局域網內模擬操作和在互聯網環境下拓展國際業務的需求。

        ②實戰操作區:配備公司運營必須的辦公家具、計算機、電話和傳真機等設備。

        2.軟環境要求

        實驗室是硬件、軟件和實驗內容的統一體,在具備了軟硬件條件之后,實驗項目的開發,外貿軟件的配備,實驗內容相關資料的準備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實驗室功能的充分發揮。

        (1)外貿實訓軟件平臺的搭建

        首先是外貿實訓軟件,必須具有模擬外貿談判、簽約、備貨發運、制單結匯、合同糾紛處理等外貿全流程的功能,必須具有豐富的產品數據庫,涵蓋主流的結算方式,同時具有較強的單據檢查功能,方便的教師端演示與控制功能等。其次,加強重點環節的實訓功能,如租船訂艙操作、報關報檢操作、銀行國際結算操作等環節的擴展功能。再次,為有效開展針對企業的實戰型實訓,外貿實訓軟件平臺還應考慮到開發有利于幫助企業推廣產品信息,擴大企業知名度的實用軟件工具,使得大學的實驗真正做到產學結合,讓學生獲得寶貴的真實業務操作經驗。

        (2)各類外貿實訓項目的研發

        為實現國貿實驗室的創新,實訓項目的研發是個重要環節,除了傳統的模擬實訓項目之外,實踐教學團隊應當有能力走出去,將企業所需的單據制作、產品推廣、尋找國外買家、初期的書面貿易磋商等工作承攬到創新型國際貿易實驗室中,按照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理念轉化為一系列實驗項目。那些為企業進行代理服務的真實項目,將為大學商科類實驗室注入新的活力,學生通過這些項目獲得的綜合能力才是今后進入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國際貿易實驗室的構建研究】相關文章:

    數字化語言實驗室教學環境構建及應用績效研究03-05

    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構建研究11-23

    簡論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構建研究11-27

    體育教學的原則體系構建研究論文02-18

    工程專業案例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03-29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體系構建研究12-05

    高校大學生審美教育的構建與研究02-24

    淺析企業國際貿易方式創新研究12-11

    對縣市級國際貿易發展問題研究03-27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v欧美v在线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永久免费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