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我國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期待

    時間:2024-10-04 02:53:4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簡析我國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期待

      論文摘要:社會期待大學校長能成為教育家,即大學校長應有教育家角色。這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大學校長擁有教育家角色將有利于大學發展,而成就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也有其優勢和不利因素。只有取長補短,發揮優勢條件,克服不利因素,大學校長才能成就其教育家角色。

    簡析我國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期待

      論文關鍵詞:大學校長;教育家;角色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該校的校長。”中國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說。對于一所大學來說,校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用之大,也就意味著承擔之多。如此說來,大學校長便要在社會系統中扮演不同角色。前加利福尼亞大學校長克拉克·克爾認為大學校長扮演四種類型的角色:首先,校長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所扮演的朋友、伙伴、同事、父親、丈夫這一類角色;其次,他們還扮演官員、外交家、演說家、管理人、調解者的角色;再次,校長還是博學者、學術帶頭人、教學者、信息靈通人士;最后,他們應該是領導者、教育家、創新者、引路人。然而在現今中國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對大學校長的最佳角色期待是什么?毫無疑問,教育家角色是社會對于中國大學校長的最迫切要求。

      一、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定位

      近些年,溫總理總理在各種場合提及教育問題時,多次提出了“由教育家辦學”的觀點。何為“教育家”?英國學者德里克·朗特里對教育家的注解是:“指教育領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論家,和具有比教師威信更高的人(他們可能不再當教師,或甚至從未當過教師)。”在國內學術界尚未有系統完整的闡述,只是大多認同如下觀點:“教育家是懂得并能夠按照教育規律辦教育的人”。筆者認為,教育家應該是長期致力于教育事業發展,能夠遵循恰當的教育規律和合理的教育理念去服務于教育,能夠為教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教育工作者。

      在大學中,校長是靈魂性、旗幟性的人物,是一所大學成功與否的關鍵。社會期待大學校長能夠遵循教育規律,特別是高等教育規律,創新教育理念,發展教育實踐,致力于高等教育事業的進步,為我國的高等教育作出重要貢獻。因此,大學校長便自然而然要被賦予“教育家”這一重要角色。由此看來,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即要求大學校長成為教育家,以教育家所應具有的能力去服務大學,發展大學,為大學的進步努力奮斗。

      二、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的原因分析

      社會期待大學校長成為教育家,這是由多方面因素所決定的。大學校長要承擔教育家的角色是綜合各方面狀況所形成的。

      第一,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提出了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激烈,國家和社會對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更是根據“錢學森之問”凝結成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珠峰計劃”。對人才的高要求使得大學的壓力不斷增加。作為一家之主的校長更是重擔在身。大學校長如何做才能引導大學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無疑,只有切實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去辦學,實事求是地發展,踏踏實實地培養,才能出人才,出尖子。這便要求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的角色。只有教育家型校長才能做到按教育規律辦學,創新教育理念,發展教育實踐,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第二,國內高等教育的現狀要求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的角色。目前,我國是高等教育大國,高等教育整體處于大眾化階段,受教育人口不斷增加。自1998年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問題與不足依然存在,如教育質量水平較低、學術腐朽層出不窮、教學科研經費不足等等。這些問題與不足在考驗著我國的大學校長,對大學校長治校提出了更高要求。改變高等教育的問題與不足的一個重要支撐力便是大學校長。大學校長只有以教育家的魄力去管理大學,才能真正遵循教育規律辦事,提高大學的各方面素養,摒棄不良風氣,使大學在良性軌道前行,不斷改變高等教育問題與不足。

      第三,創新型大學建設本身需要大學校長擔負教育家角色。進入21世紀,我國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構想。為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教育界倡導建設創新型大學。創新型大學的建設需要大學校長做到遵循教育規律,創新發展,擺脫傳統的束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要做到這些,大學校長必須擔負教育家的角色。因為只有教育家型大學校長才能破除陳規,大膽創新,不斷尋求大學發展的新路徑,真正領導大學走上創新之路,把我國大學建設成創新型大學。

      第四,大學校長單一模式的不足也在催促大學校長擁有教育家角色。自建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界一直維持專家學者治校或行政領導擔綱的局面。此類大學校長領導模式在一定的階段的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現階段的大學多樣性、綜合化、突變力都在增加,單一模式的大學校長已不能適應學校的發展。只有具有教育家氣質,大學校長才能針對大學發展,在教育規律的把持下,做出切實可行的調整,使大學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行。

      三、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的作為

      大學校長如能夠成功承擔教育家的角色,才能遵循教育規律,創新教育理念,貫徹教育政策,發展教育實踐,使大學良性發展。

      第一,作為教育家,大學校長是教育規律的最佳遵循者。按教育規律辦教育,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向著教育家方向前進的基本條件。大學校長要發揮教育家角色,遵循教育規律去辦好高等教育是其本質要求,也是大學能夠按教育規律行事的最佳選擇。無疑,大學校長對于大學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大學如何發展不能說只由大學校長一個人拍板,但可以說校長的建議是極為重要的。大學校長以教育家角色辦事,可以保證大學按教育規律發展。

      第二,作為教育家,大學校長是教育理念的最佳創造者。合適的教育理念是大學發展的思想動力和精神支柱。北京大學的發展離不開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的支撐。大學校長發揮教育家角色,以教育家的辦學思路去發展大學,這是大學之幸。大學校長按教育家方式去治理大學,可以把自己的符合大學發展的創造型的教育理念融入學校中,發揮教育理念對大學的促進作用,促進大學沿著良性模式發展。

      第三,作為教育家,大學校長是教育政策的最佳執行者。大學校長是教育政策的執行者,這是確定無疑的。但對于教育政策的執行程度因人而異,各有不同。若大學校長能以教育家的角色來辦教育,對于教育政策的執行絕對是最佳的。首先,教育家校長有自己對政策的理解和判斷,能夠根據學校實際發揮政策的最佳作用;其次,教育家校長能夠實事求是對待教育政策,切實貫徹教育政策。

      第四,作為教育家,大學校長是教育創新的最佳實踐者。教育創新是大學向前發展的最佳出路,也是我國大學發展的唯一路徑。只有做到教育創新,我國的大學才能致力于創新型大學的建設,在國際教育競爭中發揮作用,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校長以教育家方式去辦學,是教育創新的最佳選擇。大學校長發揮教育家作用,可以保證大學做到創新發展,沿著創新之路前進。在此種形式下,大學校長才是大學教育創新的最佳實踐者。

      

      四、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的優勢條件

      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一角色不是空談高調,而是切實可行的。如下所述,有許多優勢條件為塑造教育家型校長提供支持。

      第一,歷史優勢。我國是一個教育人才輩出的國家,歷史上,教育家也是層出不窮。古代有孔子、孟子等大賢,近代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等也是各有千秋。這樣的歷史條件證明我國大學教育不乏教育家人才的出現。古今教育家們不僅為現代大學校長成就教育家理想樹立信念,也為現今大學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特別是民國時代的大學校長為現代大學校長的治校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遵循歷史軌跡,我們的大學校長按教育家模式治校并非夢想,而是實實在在的。

      第二,國家優勢。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現階段,我國早已將教育大發展提上日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投入越來越大。在大學教育發展上,發揮國家優勢,賦予大學校長一定的權力,使其在良好的環境下發揮教育家的作用,這是非常可行的。大學校長應該充分利用我國優勢發展大學教育事業,以一個教育家的作為去建設大學,發展大學,使大學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更大、更多的作用。

      第三,人才優勢。我國人口過多是國家發展的一大限制,但反過來說,眾多的人口也為國家發展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在教育方面,特別是高等教育方面,我們會涌現出更多出色的教育人才,為大學校長的培養提供充足的人員保證,為教育家的出現提供最有力的支持。相信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在大學中會涌現出很多教育家型的校長。

      第四,國際交流優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化的融合,我國高等教育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多,大學校長之間的交流也愈加頻繁,比如我國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各高校也利用校慶等活動舉行校長交流,我國很多大學校長外出訪問等。這些交流不但擴展了我國大學校長的國際化視野,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經驗。在我國高等教育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今天,國際交流對于我國培養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五、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的不利因素   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的角色絕非一帆風順,在成就教育家的過程中,大學校長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限制和干擾。這些不利條件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我國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管理體制為社會各界所詬病,這絕非泛泛而談,而是確有其實。對于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現行教育管理體制可謂弊端頗多。首先,政府對于高校的管理過多過細。這使得校長難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塑造大學。其次,大學校長的選拔方式、任期制度不利于教育家的形成。大學校長“無一例外要按照行政干部選撥原則和選撥程序進行”,這種選拔尚不能保證大學校長合格與否,更不要說成就教育家了。另外,大學校長的任期限制也極大約束了大學校長的能力發展。再次,集體化的領導不利于大學校長教育家化。集體領導容易導致職責不清,這樣的體制下很難產生教育家校長。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限制。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對于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的限制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官本位”的文化思想制約。我國幾千年的封建體制使得中國社會彌漫著“官本位”的思想,在教育界也是如此。“官本位”思想使我國大學校長融入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中,難以切實按教育規律辦學,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教育家的形成。其次,傳統文化中教育的弱勢地位影響。在中國社會,教育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知識分子甚至曾被冠以“臭老九”的名聲。如此地位下,大學校長在為教育爭取利益時難度頗大。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作保證,大學校長難以成為教育家。

      第三,現今不良的教育環境影響。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的國力逐漸增強,經濟社會條件不斷改善,但是各種弊端也不斷涌現。在教育界,功利化、世俗化等愈演愈烈,使得教育環境也越來越差。大學校長在功利化、世俗化等的侵蝕下,難以保證能夠以教育家的方式來治理學校。另外,由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高校對于利益的追求也使得大學校長不可能單純地致力于教育層面的發展。如此教育環境,教育家校長的出現確屬不易。

      第四,大學校長的個人素質影響。華中科技大學別敦榮先生在《論教育家校長的素質》一文中提出:教育家校長的特別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有教育家的情感;有教育家的信念;有教育家的胸懷。要做到以上三點,實屬不易。現在的我國大學校長多埋頭于繁雜的行政事務或其他事務,很難執著于教育事業,為教育事業無私奮斗。加之多方面的干擾,大學校長難以有如別敦榮先生所說的特別之處。不能擁有優異的個人素質,大學校長對于自身教育家的塑造便有所欠缺,成就教育家角色更是難上加難。

      六、展望與期待

      大學校長承擔教育家角色,是社會所期待的。因為只有教育家校長能夠切實遵循教育規律,創新教育理念,貫徹教育政策,發展教育實踐,領導大學有所突破,使大學更快更好發展。然而,教育家角色非大學校長短期可成。面對各種優勢條件和不利因素,只有取長補短,利用優勢條件,克服不利因素,才能成就教育家校長。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相信在未來中國教育界,大學校長中會涌現出不少杰出的教育家。

    【簡析我國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角色期待】相關文章:

    簡析轉換角色 讓德育課堂“動”起來12-02

    簡析我國電子商務稅收征管問題論文04-19

    簡析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挑戰及對策11-18

    簡析文化營銷06-10

    簡析懲罰性賠償制度在我國的適用情況12-11

    簡析我國財產性強制措施運行機制的思考12-11

    簡析連帶責任02-28

    簡析成語的哲學意蘊11-26

    簡析大學特色的本質03-28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V精品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天堂亚洲性爱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