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情感教育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
摘 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的情感是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事物與人的需要、觀點之間的反映。新一輪課程改革在各門課程的設計中,始終注重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質。事實上,能將語言能力的培養融入到一種積極、愉悅的情感氛圍中,語文教學不失為一塊沃土。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新課改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不但在學生的認知活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與學生德、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進入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目標不能簡單定位在識字、閱讀與分析課文的基礎上,而應將其逐步拓展到文學這個藝術領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一、情感教育中的教師角色
語文課堂教學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天然管道,對于在“天然管道”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主體——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首先要動情,動情于自己的職業,動情于課文,動情于言表,動情于學生。不如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不能在主體和客體之間架起情感教育的橋梁。要教師動情,則要有對學生的愛才行。只有熱愛學生、感情真摯,才能在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也會因為教師的“愛”而具有活力和生命。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充滿了熾熱之愛,便能喚起學生對學習、對知識、對集體、對祖國的愛。只有熱愛教育事業、具有極強的使命感的教師才會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地服務于教育事業,才能滿懷熱忱地服務于學生。一個知識貧乏、孤陋寡聞、笨嘴拙舌的語文教師已不能適應新時代語文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教師原有的一桶水已遠遠滿足不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他們需要具有多桶水且能不斷更新“多桶水”的教師。語文教師要有扎實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不斷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內外的知識,博采眾長,廣納百家,用他人豐富的經驗來使自己見識更廣。這樣教學才會推陳出新、融會貫通,抒作品之情,發作者之想,把課上得活潑生動、趣味盎然,學生才會動情于課堂,才會和作品、教師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深刻地了解作品的內涵,深深地喜歡這位老師,喜愛他所上的課。豐富的教學語言是教師活躍講壇、樹立聲望的支點。
二、情感教育中的教育觀念
設境激情,是語文課上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就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的名言。教學中,可利用設境激情的教學法,給學生一個環境、一個場合、一種氣氛,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所述意境之中,同作者和書中主人公產生感情上的共鳴。
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對荷花的描寫:“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裊娜”、“羞澀”把荷花寫活了,多像一個個粉面含春、嬌羞欲語的少女,姿容妙曼,媚態可掬,堪為撩人的一筆。作者用生花妙筆,細膩地描繪了荷花,讓學生細細研討、慢慢品味,能不擁有美的享受?三、情感教育中的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我從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這種方式能減輕學生在參與語言交際活動中可能產生的焦慮心理,使他們表現出更大的學習積極性;小組活動更能使孩子們在活動中產生大量有利于語言發展的交互修正;小組信息輪換型活動使大部分學生,包括平時沉默寡言或害羞木訥的學生都能積極活躍地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在各種語文活動中關注社會
語文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應注意精心組織開展,使其成為聯系課堂和社會的紐帶。我堅持組織學生輪流每節課前作5分鐘演講,并要求內容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學生從中交流自己對社會人生的觀察、思考和困惑,如國企脫困問題、農業改革問題、官員問題、社會中黑惡勢力問題、同學關系和男女交往問題……我在其中予以點撥和引導,從中增強了學生觀察社會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我還組織了每周一至兩次的語文課外活動,如“讀書讀報沙龍”、“社會觀察匯報會”、“專題辯論會”等,使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緊緊聯系起來。有一個學生在“讀書讀報沙龍”活動中,介紹了自己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則報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質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讀書、不務農、不做工、不經商”的“四不青年”。這個學生還從“不要做物質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則安的小農意識要不得”等角度對此加以評論。我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們的學生,只要加引導,他們是很能發現和思考社會問題的!學校應該選聘責任心強、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而不可用那些吊兒郎當,對工作、對學生熱心不夠,專業水平和業務水平“半桶水”的人。“學校應求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是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源。
所以,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把握和加強學生的情感功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使學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實現新課程目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促進學生自身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寓情感教育于初中語文教學之中】相關文章: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12-01
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情感教育”03-16
寓角色扮演于英語教學中11-21
情感教育與中學美術教學02-26
初中語文教學中審美情感的培養雜談11-17
高職美術教育教學中情感教育12-06
師范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2-25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3-10
談談化學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3-28
議情感教育與數學教學的融合12-0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