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難為易 相輔相成-利用成語學好文言文的幾點做法

    時間:2024-09-19 00:01:19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化難為易 相輔相成-利用成語學好文言文的幾點做法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了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學生能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識,能讀懂淺易的文言文。文言文教學既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筆者發現,成語脫胎于古漢語,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漢語的烙印。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從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入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收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聯系成語釋義
            成語經長期使用,從古漢語中固定下來。因此,聯系成語來解釋古漢語之義,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古漢語。如閱讀《莊暴見孟子》文中的“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一句時,課請學生想一想,此句中“舉”字的用法于哪個成語中“舉”字用法相同,那個成語中“舉”字用法不同時,學生常會想到“舉世聞名”、“舉國上下”中的“舉”與課文相同,而“舉不勝舉”、“不勝枚舉”則與課文不同。同樣,荀子的《勸學》中“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中的“假”字,與“狐假虎威”、“不假思索”、“久假不歸”中的“假”同義,都是“借助”的意思。李清照的《聲聲慢》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的“堪”字與成語“不堪設想”、“不堪入目”中的“堪”意義相同,是“能夠”的意思。又如“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中的“彰”字,與成語“欲蓋彌彰”、“天理昭彰”的“彰”字都是“明白、清楚”的意思。
            二、聯系成語學習詞類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詞類可以靈活運用,在句子中臨時改變它的語法功能,這種現象就叫詞類活用。古漢語的這種獨特現象也反映在成語中,可以說是俯拾即是。
            1.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如“日削曰割”、“刀耕火種”、“狼吞虎咽”、中的“日”、“月”、作“削”、“割”的狀語,意即“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刀”、“火”是“用刀”、“用火”,作“耕”、“種”的狀語,“狼”、“虎”作“吞咽”的狀語,意即“像狼、虎一樣吞食下咽”,屬于此類成語還有:禮賢下士、股肱之臣、瓦解冰銷、鐘鳴鼎食、星羅棋布、狼奔豕突、南征北戰、龍飛鳳舞等。
            (2)名詞用作動詞。
            如“不期而遇”中的“期”,名詞,用于動詞“約定”,“密云下雨”,“雨”本是名詞,用作動詞“下雨”。“如履薄冰”,“履”,名詞,“鞋”,用作動詞“踩”,“一傅眾咻”中“傅”,名詞,用作動詞“教”。
            2.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如《鴻門宴》中“項伯殺人,臣活之”中的“活”字,意為:“使……活”,于成語中“生死骨肉”的意思是“使死人復活,使白骨長肉”,可以互相印證,又如“驚天地,活鬼神”中的“驚”和“活”可以譯為:“使……吃驚”,“使……哭泣”,與蘇軾《赤壁賦》中的“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婦”中的“舞”、“泣”兩字類同。        3.意動用法。
            文言文中的意動用法,是表示主語認為賓語怎么樣,或把賓語當作什么,成語中也常見,如“不恥下問”中的“恥”是“以……為恥”的意思,“不遠萬里”中的“遠”是“以……為遠”的意思,“厚古薄今”中的“厚”、“薄”是“以…….為厚,以……為薄“的意思,”幕天席地”中的“幕、席”意為“把……當作幕”、“把……當作席”,“梅妻鶴子”中的“妻”“子”意為“把……當作子”,屬于此類的還有:厚此薄彼,魚肉百姓,師心自用等。
            三、聯系成語學習特殊句式
            1.成語中的賓語前置。
            “歲不我與”、“時不我待”,與蘇軾《石鐘山證》中的“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都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何罪之有”、“何患無辭”與《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夫晉,何厭之有?”,《勾踐滅吳》中的“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都是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句;“惟利是圖”“惟命是從”等等都是以“是”字強調賓語前置。
            2.成語中的判斷句。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是否判斷,《鴻門宴》中的“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是肯定判斷。
            3.成語中的介賓短語后置句。
            如繩之以法,即“以法繩之”, 介賓短語“以法”置于動詞“繩”后,又如“趨之若鶩”, 介賓短語“若鶩”置于動詞“趨”后,另外,業精于勤,即“業于勤精”, 介賓短語于“勤”置于謂語“精”之后。
            4.成語中的省略句。
            如鹿死誰手,即“鹿死于誰手”,省略了介詞“于”,引以為戒,即“引之以為戒”,省略了賓語“之”,一發千鈞,即“一發系千鈞”,省略了謂語“系”,“付之一炬”即“付之于一炬”,省略了介詞“于”。
            5.成語中的被動句。
            如貽笑大方,就是被大方之家見笑的意思,跟《秋水》中“吾將長見笑于大方之家”類同,又如“見欺于人”即表被動等。
            一言以蔽之,結合成語學習文言文,不僅對文言文閱讀有幫助,還可以使學生對成語的理解更準確,更深刻,兩者可謂互相印證,相輔相成,長期堅持,一定會有滿意的收獲。

    【化難為易 相輔相成-利用成語學好文言文的幾點做法】相關文章:

    淺談設計情境教學與閱讀的幾點做法03-25

    中職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做法12-03

    我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育”的幾點做法11-21

    利用成語學習古文學與文言知識03-22

    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熱情的幾點嘗試03-06

    高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的幾點做法03-27

    鎳冶金渣資源化利用現狀分析論文03-11

    信息技術應用于科學課堂的幾點做法論文05-21

    創設問題情境的幾點做法和體會的論文(通用7篇)04-22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欧美视频图片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一级精品在线高清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