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方法初探

    時間:2024-10-16 01:18:3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方法初探

    【摘要】  目的 探討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方法。方法 通過分析留學生及醫學微生物學的學科特點,探索適合留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結果 在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語言運用、教材選擇以及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有效探討。結論 對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將對留學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  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及高等院校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來到我國的高等醫學院校留學深造,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衡量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也為廣大的醫學教育工作者們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研究課題。醫學微生物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和橋梁課程,其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對留學生整體教學效果的評價,也對醫學教育的對外交流產生著直接影響。本文根據我院首屆留學生的教學情況,從分析留學生以及學科特點入手,在教學語言的運用、教材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進等方面探討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的教學方法。
      1  南亞留學生的特點分析
        
      我院首屆留學生分別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們在本國以英語為教育語言和官方語言,英語的閱讀及寫作水平較高,口語熟練,但發音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與標準的英語差別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留學生醫學專業詞匯的掌握量也相當有限,對許多醫學專業名詞需進行解釋才能使他們明白其確切含義。另外,由于國內外教育水平的差異,某些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較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較差,這些都是影響授課質量的重要因素。但留學生又有許多不同于中國學生的特點,他們思維活躍,樂于提問,所提問題往往會超出章節之外,甚至學科之外,喜歡互動式教學,重視課堂表現,課堂氣氛活躍,學習熱情較高,這些特點都為授課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供了基礎。
      2  醫學微生物學學科特點分析
        
      醫學微生物學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態結構、生命活動規律以及與機體相互關系的學科,是實踐性與應用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就其特點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內容繁雜,邏輯性差,涉及面廣,相對枯燥,且許多知識點易混淆,難記憶,教學難度大。各論中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學特性、致病機制、免疫特性以及防治原則等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特點。同時,該學科又涉及學生尚未接觸過的臨床問題。另外,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知識更新也不斷加快,這些都給留學生學好醫學微生物學帶來困難。
      3  教學中正確合理地使用英語語言
        
      留學生教學需要授課教師采用全英語的授課形式,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盡管絕大多數都能熟練掌握英語,但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如何運用英語正確表達專業術語,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1]。另外,醫學微生物學各論關于病原微生物的傳播和致病涉及到皮膚軟組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等大量有關組織臟器的名稱和相關癥狀與病征的專業名詞,對這些醫學專業名詞的正確闡述與理解是保證授課質量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授課能力,不僅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知識,而且能夠用流利而準確的英語表達知識信息,并自如地與學生交流溝通。其中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成為非常關鍵的環節[2],因為不管使用何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語言是授課過程中傳遞知識信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所以,正確與合理地使用英語語言是決定留學生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兩方面。
      3.1  合理運用與組織教學語言
        
      英文原版教科書和參考書的內容作為科技文體其語言是典型的書面語形式,語句工整、嚴密、規范,較多地使用被動語態和帶有多個從句及短語的長句和復雜句,較多地使用規范的書面語詞匯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和邏輯連接詞等,經常使用虛擬語氣和“it”引導的句式等,這些特點均有利于準確地闡述事實、描述現象、表達原理、概括結論等。授課教師在留學生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情況合理地運用與組織教學語言。一般來說,講述課文的重點、難點、精彩之處,闡述原理、法則,都需要使用書面語言,因為書面語言簡潔、科學、嚴謹,從而使學生有一個準確的理解。而在進行分析、詮釋、注腳、補充、過渡等處,則宜多用口頭語言,以達到清晰、曉暢、通俗易懂的效果[3]。所以,英文多媒體課件中的語句應該使用書面語形式來對概念與定義、原理與機制進行闡述,但教師在對某個知識點展開論述時則不能全盤照搬書面語語句,因為某些書面語語句聽起來呆板、生硬、冗長,并不適合作為聽覺信息用語言來傳輸。因此,授課教師應在了解書面語言及口頭語言特點的基礎上完成由書面語言向口頭語言的轉換,以口頭語言為主,書面語言為輔,化繁為簡,避長就短,多用簡單句,少用從句,多使用主動、陳述句形式,少用被動形式、“it”引導的結構等,多使用一般化的普通詞匯,少用正式但冷僻的詞匯。3.2  對專業詞匯進行準確的英文釋義
        
      醫學微生物學在總論和各論中都涉及到大量的醫學專業詞匯,尤其在各論部分有許多描述臨床癥狀的名詞及疾病的名稱。這些名詞有一些是由來自希臘語或拉丁語的詞素組合而成的醫學英語派生詞,例如在葡萄球菌一節中有osteomyelitis(骨髓炎)、endocarditis (心內膜炎)等;有一些則直接來自希臘語和拉丁語,例如在疾志賀菌一節中有tenesmus(里急后重),在破傷風梭菌一節中有risus sardonicus(痙笑)[4]。由于留學生尚未學習相關的臨床課程,也沒有接觸過希臘語和拉丁語,因而對這些專業詞匯感到非常陌生,這樣就妨礙了他們對醫學微生物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對于醫學英語派生詞,應給學生分析其構詞成分即詞根與詞綴的意義,并對詞匯進行準確地英文發音與釋義,而對于直接來自拉丁語或希臘語的專業詞匯應以關鍵詞的形式在相關章節學習之前介紹給學生,給出其詳細的英文解釋,使學生提前熟悉這些詞匯,這樣留學生在相關知識學習時就不會因不理解某個詞匯而影響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非常熟悉醫學英語中來自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詞素及其英文意義,擁有扎實的醫學英語術語學的知識。
      4  選取適合留學生的教材和教學內容
        
      來華學習醫學的留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他們與我國的醫學生不同,學成歸國后主要的就業渠道是做醫生從事臨床工作,因此,他們不僅想要獲得中國高等醫學院校的醫學學位,更重要的是想要通過本國的醫生資格執照考試而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醫生。這就決定了留學生教學有其特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要達到留學生教育的教學目標,首先要選取適合留學生學習的原版教材。在比較了幾本教材后我們選擇了科學出版社引進出版的由KENNETH J.RYAN等編寫的原版《醫學微生物學與寄生蟲學》。該教材內容翔實,從病原生物學總論,到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寄生蟲學,完整地反映了病原生物學的知識體系,適合留學生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現狀與趨勢特別感興趣,喜歡與教師探討教材之外的相關知識信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從網上搜索最新的流行、診治信息介紹給學生,以彌補教材中相關知識的不足,例如結核桿菌、霍亂弧菌等的流行歷史和致病形勢,在學習肉毒梭菌的致病機制時特別向學生介紹了肉毒毒素在美容業及某些疾病治療方面的應用,這種做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其知識視野。另外,在實驗教學中也盡量多開展與臨床聯系緊密的實驗課程,使教學更具針對性。
      5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留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提問,課堂氣氛熱烈,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就應采用適合他們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教學方法,他們更適合教師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如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PBL)。例如在研究破傷風梭菌的致病性時提出如下問題:表皮破損和釘子扎破污染了破傷風梭菌的芽胞,哪個更易患破傷風?人和動物腸道中都有破傷風梭菌,為什么沒有被致病?從而引出破傷風梭菌的致病條件及破傷風痙攣毒素的理化特性等知識點。另外,由于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性狀多樣,盡管每一種病原體都按“三性一法一原則”(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方法、防治原則)來研究,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很多知識容易混淆,但包括總論和各論中的許多知識又條理清晰,對比鮮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運用歸納、綜合、比較的方法,利用原版書籍中大量的圖片和表格,對病原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致病機制等方面進行分析對比,如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結構對比、破傷風梭菌與肉毒梭菌的致病機制比較等。采用這些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達到融會貫通,強化記憶,又可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介紹給留學生,以達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的教學目的。
        
      醫學留學生教育集醫學、教育學、語言學和心理學為一體[5],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是醫學高等院校面臨的一個新的教改課題,這對授課教師傳統教學方法和自身綜合能力培養提出了挑戰。因此就要求每一位授課教師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敢于創新,不斷總結新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醫學微生物學作為留學生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其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必將對留學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霞,鐘啟平. 青年教師在醫學微生物學留學生教學中的優勢[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 2004,6(2):115?116.

      [2]李昱,趙涌. 醫學院校青年教師開展留學生全英語教學的準備[J]. 醫學教育探索, 2007,6 (3):269?270.

      [3]范全林. 口頭語言、書面語言及教師語言[J]. 江西財經學院學報, 1985,10:102?103.

      [4]劉繼民. 醫學英語的詞法特征[J]. 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08,44(3):276?278.

      [5]倪國華,馬海梅.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實驗教學的探索[J].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 2007,30(12):1455?1456.

    【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方法初探】相關文章:

    美術教育功能與教學方法初探11-23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方法初探11-22

    計算機硬件組裝與教學方法初探11-24

    資源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11-25

    職業教育英語教學方法改革初探03-05

    關于高職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方法初探11-21

    現代臨床醫學教學方法研究分析11-17

    試論國貿實務外語課教學方法初探教育論文02-27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方法初探02-26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亚州三级久久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欧美 | 日韩专区一区国产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