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課外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一方“樂土”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形式,那么,英語課外活動就是課堂教學的最好輔助形式之一。過去,在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學率的影響下,忽略了課外活動對英語教學的幫助。雖然這種狀況現在有所改變,但是并未引起足夠重視。《新課程標準》明確突出了語言的實踐性,強調開展多種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筆者在近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積極嘗試將課外活動引入初中英語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就英語課外活動教學談幾點粗淺的體會,希望大家指點。一、 英語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陣地,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英語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應和課堂教學實際緊密聯系,但又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課外活動應該是課堂教學的內容的體現,補充和提高。在課外活動中,學生應該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發動自己的智慧大腦,彰顯自己的個性,充分的鍛煉自己,提高自我,發展自我。同時,還要給學生講明道理,課外活動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補充,不能整天熱衷于課外活動,而忽視了課堂學習。課堂學習是根本,課外活動是補充;課堂學習是關鍵,課外活動是提高和調節。
二、 英語課外活動的種類與設計
我們在安排英語課外活動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英語知識水平,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形式,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類英語課外活動。
1. 動靜結合,培養興趣
英語歌曲是外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學英語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比較多的英語材料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教唱英語歌曲能讓學生從更多的側面接觸外國文化;同時,這種特殊的教學手段在實際教學中運用,能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英語語音、語調,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擴大詞匯量;復習鞏固語法及句型結構;增加文化背景知識;陶冶美的情操等方面都有顯著作用。因此,老師在選擇英語歌曲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過難的歌曲不利于學生的整體參與。同時所選的歌曲內容應該是健康向上的,能夠讓學生有所感悟或有所收獲的。
2. 演出課本劇,激發學習熱情
牛津教材中每個單元的Reading故事性很強,這些小文章都可以在進行改編創作后搬上舞臺。這既可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又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根據先行的牛津教材上的有關內容,我和學生一起編寫了很多課本劇。對于優秀的劇本和表演者我們還想方設法讓他們在校英語節中一展身手。學生既享受到了表演的樂趣,同時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演出之后,我因勢利導,指出各個學生英語學習上存在的缺點,提出了努力方向。適時適度讓學生表現自己,在榮譽背后讓他們客觀地認識自己,會收到課堂教學無法收到的教學效果。
3. 創設語言環境,激發學習熱情
外語教學要體現外語的交際性和文化性。就是說,我們要了解英美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要設法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教師除了課堂上時常提醒學生注意語言的得體性外,課外還應多創設語言環境,建立學生開口的自信心,尋找文化差異,使外語水平從量變向質變轉化。我采取的措施是:讓學生“走出去”。利用我校的有利條件,鼓勵學生和澳大利亞Caufield 學校的學生結對交流,組織學生參加假期美國Pasco學校舉辦的英語夏令營活動以及社會上的各種英語沙龍活動。這樣,隨著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走向社會的實踐增多,聽、說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隨之高漲起來。
4. 制作英語手抄報,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技能是提高學生各方面技能的前提。制作手抄報是一種好方法。教師先展示一張設計好的手抄報或訂的各種英語報,分析排版、設計的思路,讓學生模仿著先做一張。牛津教材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任務,初一年級我堅持讓學生在學完每個單元后制作有關的poster。隨著學習內容和難度的拓寬和加深,我嘗試著給學生更多種的設計素材,讓他們學著做。最后,引導學生拓展開去,自行排版設計。我還把特別優秀的作品推薦到學校的櫥窗中去展出,這讓許多學生增強了英語學習的信心,同時也分享到成功的喜悅。 5. 英語原聲電影觀賞,感受英語文化魅力
利用輔導課組織學生觀看英語原版電影。初一時我根據學生水平,播放一些與書本相配套的英語小短片,讓學生輕松地學習一些簡單的交際用語。初二時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我組織學生觀看空中英語教室的生活短片以及迪士尼系列、《海底總動員》、《小雞快跑》之類的動畫片,讓他們在快樂中感受一些鮮活的生活語言。初三時學生們學習相對緊張,我定期組織他們觀看一些與教學有關的電影。
當然,英語課外活動多種多樣,如:拼詞游戲、演講競賽,英語美文朗誦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進行合理的選擇。
三、 實行“任務型”教學模式是英語課外活動教學的基本要求
以任務型教學活動為模式的英語課外活動,它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學生帶著真實的目的任務去學習,學生是任務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在任務活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學生在心靈深處將學習變成一種積極的心理需求;日常學習中許多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在集體活動中,通過互動、互助,都能很快得到解決。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主動高效地獲取知識,還可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且最大限度展現學習的潛能。為在英語課外活動過程中真正把語言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具體的每一個環節,在實際教學中應重視以下原則:
(1)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任務內容要真實、自然,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興趣為出發點。
(3)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控制任務的難易程度。
(4)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任務設計要有啟發性和創造性。
(5)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
四、 正確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
目前英語課外活動存在著一些認識和操作的誤區,形成了制約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瓶頸。誤區如下:
1.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生課外的自由活動。
2. 英語課外活動是教師規定的課外活動。
3. 英語活動是學生練習聽說能力的單一活動。
事實上,英語課外活動為學生的體驗參與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策略得以調整,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經歷了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英語課外活動優化了英語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初中階段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順應現代化教育的有力措施,將課外活動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貫徹任務型模式于教學的始終,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讓課外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一方“樂土”】相關文章:
讓學習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03-06
讓學生走進生活 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03-10
讓歷史課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樂園03-04
調動積極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03-03
英語課外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02-24
英語課外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論文11-23
讓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成為學生成長的動力源01-12
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12-02
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03-0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