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瓶頸與突破

    時間:2024-08-12 20:57:4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瓶頸與突破

    摘 要:文章針對目前國內中職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瓶頸問題,重新審視了中職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內涵和重要性,闡述了建設過程中教師結構、教師實踐能力、主動學習意識、教師培訓和校企對接等瓶頸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學校 “雙師型”教師 隊伍建設 瓶頸與突破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學校已將師資隊伍建設確立為促進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國家“十二五”綱要中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雙師型”教師為重點,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大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力度,依托相關高等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建設一支數量足夠、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目前職業學校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因索,同時也是職業學校改革和發展中所遇到的薄弱環節。由于培養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的難度較大,觀念認同與良好效果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走好“雙師型”教師培養之路仍然是很多職業學校面臨的難題。
            本文立足于我校實際情況,從“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著手,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為出發點,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瓶頸進行了分析,探索了突破瓶頸問題的關鍵點。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在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緣于在以往職業教育中出現的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培養、在黑板上講操作的現象,為了強調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促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正確定位、有機結合,樹立適應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職教理念而提出來的。
            所謂的“雙師型”教師,教育部提出了“既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同時又有本專業的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或五年以上本專業一線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過專業技能培訓合格的,或主持實踐技術研究或應用”的“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在職業學校的師資建設中,對“雙師型”教師的界定為:具有適應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能力的專業教師。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由于社會的發展變化對職業教育產生了多方面的要求,使職業教育面臨著日益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雙師型”教師是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框架下,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提出的一種特殊要求,是保證職業教育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1、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特色,是提高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關鍵。
            當前職業學校普遍存在著專業教師不能有效指導實踐教學、實驗實訓教師基礎理論薄弱而不能講授專業理論課的現象。正是由于專業教師和實驗實訓教師在教學過程上的分離,影響了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養。因此,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學校培養具有必要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和勞動者的迫切要求。在職業學校中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對學校制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計劃、編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進行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過程、克服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陳腐觀念、樹立重實踐的觀念和勇于實踐的精神、合理安排與調節理論課和實踐課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2、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助于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及“雙師型”教師群體的形成。
            在注重教師個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培養的同時,要引導激勵“雙師型”教師對自身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探索一條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形成職業學校教師隊伍中的“核心力量”, 實現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素質的綜合優化。通過對“雙師型”教師正確有效的培養和管理,可促使教師轉變思想觀念,完善自身技能,研究教材教法,更新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創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從而創立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典型特色。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瓶頸問題
            近年來,國內各派學者以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為目標,對如何提高“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不少策略和途徑,比如肖化移同志提出實行“學校中心、能力本位、行動研究”的在職教育與培訓模式、劉愛群同志提出了“積極尋覓,挖掘專門人才;立足校內,創造實踐條件;依托社會,采取掛職方式”的培養措施。各職業院校則立足校本從“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途徑和方式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從形式上進行多方面嘗試。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卻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存在著許多瓶頸問題,阻礙著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校的發展。
            1、“雙師型”教師的結構不合理
            在現有的職業學校中,“雙師型”教師絕大多數是來自于師范學院和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年齡偏低,實踐能力較差;極少數是聘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作兼職教師,他們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在職業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等方面比較欠缺。這種“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組合,在教育教學理念、專業技術水平、企業實踐經驗等方面參差不齊,體現在學校專業教師不能真正熟悉企業工藝流程、了解企業需求、既能動口又能動手的能力匱乏,對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把握不夠,使得學校在師資建設中不能實現資源整體的優化配置,嚴重制約著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而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引進受到國家人事管理制度上的限制,由于資格認證制度的缺失使許多有一技之長并且向往職業教育教學的人才無法成為職業學校的“雙師型”教師。由此,勢必造成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出現脫節的問題。同時,專業教師總體數量的不足,與職業學校快速發展的規模不相適應,教師頻繁調換所教課程,影響了專業技能的提高。
            2、“雙師型”教師自身實踐能力不強
            職業學校大多數專業教師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關鍵就在于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之間的差距。專業教師的從教之路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從書本到書本,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盡管學歷較高,但實踐能力較弱。在日常教學中,專業教師下企業的時間是有限的,與企業的工程師或技術專家相比,缺乏實踐工作的體驗,對應用技術的實效信息把握不夠,缺乏對企業相關崗位實際能力要求的了解和對企業文化的學習、管理。盡管有些教師也取得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具備了“雙師”要求的標準,但有證無能、所學非所用現象屢見不鮮,對企業生產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及時運用和直接把握程度上,仍然會遜色于長期在生產、實踐第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3、“雙師型”教師主動學習意識欠缺
            職業學校中還存在著部分教師,他們對于“雙師型”教師不以為然,原因在于他們覺得能否成為“雙師型”教師對他們目前的崗位幾乎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由于主客觀的原因,每天忙于應付繁重的教學任務,照本宣科、在課堂上講實踐的現象時有發生,對專業發展和企業管理了解很少,對企業需要什么、學生該學什么、教師該教什么等專業教師必須了解的問題考慮較少,即使由學校安排到企業也只是參觀性看看,沒有帶著問題下企業學習。由于沒有專業實踐的經歷,沒有機會參加企業的生產實踐,動手能力不強,很難達到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教學要求,結果只能是閉門造車,培養出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便是一句空話。
            4、學校缺少與企業的有效對接
            職業學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交替辦學模式,需要企業的支持和配合,不論學生頂崗實習還是教師下企業實踐,都需要對路企業的良好合作、鼎力支持。 
    大部分職業學校都抱怨企業不支持學校,真正能合作的企業難找,究其原因,是因為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中的互不理解,企業在接收學生和老師實習實踐時,企業可能只有付出,得不到相應回報,企業追求效益的目標與學校增強教師實踐經驗的目標不一致,加之社會上缺少配套的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出現了學校單方面熱的現象,使專業教師下企業的時間和實踐內容受到一定的限制,更談不上專業教師參與生產實踐的過程,使專業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礙。
            5、專業教師培訓缺乏實際指導意義
            職業學校教師參與繼續教育機會較少,雖然國家、上海市近幾年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但承擔培訓的主體仍然是教育行政所屬的學校或培訓機構,很少有企業的直接參與。這種培訓仍然帶有“理論教學”的味道,缺乏“企業實踐”的特點,且培訓內容重理論,與教育教學實際相脫離,追求數量達標,忽視了內在質量。專業教師缺乏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即使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也只是以取得證書為目的,達到學校要求的“雙證”達標標準,而不是從教學實際出發針對教學實際需求而進行的專項培訓,由此難以完成相應的實訓教學及指導工作。
            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問題突破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點應是注重專業教師“企業經驗”的積累與提升,職業素養、職業知識、職業能力應是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必備條件。職業學校想培養出符合社會、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具有一支教學理念新、實踐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1、實現觀念認同是關鍵點
            提升專業教師改變重理論、輕實踐觀念的認同感,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學校應制定“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教師也應制定三年個人發展目標,通過制定科學、規范的“雙師型”教師的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實現技能和技術資格的并軌,是調動教師成為“雙師型”的積極性、提高教師自主發展的有效途徑。學校應從對教師的管理體制上對專業教師提出標準和要求,并做好監督檢查與督導工作,同時加強組織教師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促進教師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和組織能力,敦促教師主動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及與時俱進的創新能力的提升,了解并掌握所授專業及相應行業的應用技術的動態,通過專業授課、實訓、實習,使學生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努力具備肯動手、勤動手、會動手的操作習慣和實踐修養,引領學生走“從書本到實踐,再從實踐到書本”的技能提升之路,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在指導實訓教學中,盡量結合實際,真題真做,達到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的目的。
            2、提高培訓質量是重點
            對專業教師的職業培訓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應以工學結合為目標,建立產學合作基地,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培訓專業教師。實訓基地是教師完成實踐教學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專業實習等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專業教師參加實驗室、實訓中心、實訓基地建設,是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組織能力、鍛煉造就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具有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實現教師職業培訓的良好平臺。科學的職業培訓需要相應的人、財、物、時間、場地、信息等資源的有效匹配,從人員上說,既要關注“被培訓者”——教師,又要關注“培訓者”——企業。企業的崗位職業技能培訓,是形成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操作能力、專業職業素養的必要條件,兩者協調一致是提高培訓質量的關鍵。從物質條件來看,要適時加大培訓經費的投入,充分利用職業學校實訓中心的有效資源,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請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講座和技術指導,排解實際運作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崗位培訓。從時間上來看,可安排專業課教師參與學生頂崗實習的管理和指導,參與相應的技能大賽和技能比武,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最佳培訓時機。要通過“內培、外訓”的方式,實現以實踐操作為主、以教學需要為主、以參與生產企業實踐為著重點,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建立校企合作是立足點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建立校企合作的紐帶,是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最佳形式。職業學校應根據學校專業特點,尋找適宜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目前有些企業由于擴建的需要和人員流動的不確定性,需要大量有一定知識和操作能力的人員充實到相應的崗位,職業學校應及時把握信息,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校企合作,將畢業生輸送到企業,這樣既可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又能為企業儲備人力資源。同時,學校要安排專業教師到合作企業第一線實習,參與企業的生產和實踐。一方面教師可以及時掌握企業生產和工藝過程,熟悉生產環節和操作工藝,掌握最新技術信息,及時了解企業發展的最新動態,了解生產建設一線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另一方面,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可吸收企業既諳熟專業技能又適合教師崗位的專門人才,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的成功經驗引入課堂和實訓環節,進行“缺什么,補什么”,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專業教師更新知識。通過學習和實踐,教師們豐富了經驗,接觸了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才會遇到的復雜情況,提高了實際操作技能,實現了專業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以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提升。從長遠看,企業付出了今天,卻贏得了更好的未來。    
            4、實施專兼結合是側重點
            兼職教師是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聘請兼職教師不僅可以彌補學校專業教師的不足,而且有利于緩解學校專業調整過程中專業教師短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熟悉本行業情況,能帶來生產第一線的新技術、新信息,使職業學校能及時掌握經濟發展的動態,加強與社會的聯系。同時,學校應制定聘請兼職教師的措施和辦法,切實加強對兼職教師的管理,通過人本管理,讓兼職教師對職業教育充滿使命感,實現在課程安排、教學管理、教學評價等方面校內校外一個樣,最大限度地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形成適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學校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5、建立管理保障是根本點
            制定激勵機制是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學校要把“雙師型”師資建設納入學校教育發展總體規劃中,并建立教師繼續教育的培養制度,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經歷制定出具體的培訓計劃并建立“雙師型”教師發展評價考核和津貼等激勵機制,促使更多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管理體制的建立是一個不斷調整和補充的過程,要求專業教師的知識、技能更新的速度要與社會和技術的進步相適應。建立“雙師型”教師的保障機制,可使教師培訓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保證。
            職業學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常新的課題,隨著時代的發展,師資隊伍建設也必須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而發展。雖然“雙師型”師資隊伍的質量建設任重而道遠,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發展和提升空間是巨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充滿信心,通過建立長效機制,使專業教師下企業活動常態化,完善下企業的措施和途徑,并不斷謀求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新形式,探索建立職業教育鏈深度融入產業鏈的有效途徑,就一定能夠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職業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2]陳玉良 下廠實習——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J].職教論壇,2002(6)
    [3]姚貴平 解讀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6)
    [4]張鑫武 教師實踐能力培養課程問題的新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06(8)。
    [5]徐一周 朱曉妹 略談對當前“雙師型”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理論研究中若干問題的認識[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3(2)。
    [6]宋易剛 對高職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1(7)。
    [7]董桂玲 周明星 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生存病態與診療.職業技術教育,2005(4)。
    [8]張社字 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障礙與實現路徑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4(7)。
    [9]劉建湘 周明星 探析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管理策略[J].教育與職業,2005,(21)。
    [10]覃麗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途徑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4(11)。
    [11]李雪梅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難題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6(7)。
    [12]張社字 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障礙與實現路徑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4(11)。
    [13]鐘蜀玲 淺談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2(3)。 

    【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瓶頸與突破】相關文章:

    新型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初探12-05

    高職雙師型教師教學能力論文02-03

    論傳統圖書館如何突破自我發展瓶頸02-26

    淺析高校女教師學術職業發展的瓶頸及突破03-27

    如何成為合格的化工專業“雙師型”教師11-18

    試析“做中學”的“雙師型”教師培養途徑探索12-04

    學生技能競賽背景下雙師型教學團隊的構建論文02-27

    論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隊伍建設研究12-05

    論述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隊伍建設研究12-05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五十六十老熟女中文字幕免费 | 先锋成在线人资源视频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