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公家范》中的家庭倫理思想

    時間:2024-06-19 05:55:32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溫公家范》中的家庭倫理思想

      〔論文關鍵詞〕司馬光 《溫公家范》 家庭倫理

    《溫公家范》中的家庭倫理思想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司馬光在《溫公家范》中極力維護傳統儒家的家庭倫理思想。他認為為人父母要嚴格教育子女,營造有利于子女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為人子女要以孝為根本出發點,對父母盡贍養義務;兄弟相處要做到兄友弟梯,維持家庭和睦,體現了司馬光重視家庭倫理教育、以禮治家的思想。

          《溫公家范》是司馬光治家的指導綱領,全書歷史資料豐富,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性,是司馬光重視家庭倫理教育、以禮治家思想的反映,體現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的深刻性和理解的進步性。《溫公家范》反映了司馬光豐富的處世、治家思想,折射出司馬光治國思想的精華,蘊含著司馬光在家庭倫理教育等方面獨特的思想和智慧。

      一、父母之教

          (一)嚴格教育,知愛更知教

          《溫公家范》對如何做父母提出了許多規范,希望能夠促成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父親的威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自不必多說。母親,從孩子的孕育到出生喂養,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對子女有著更加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母親的教育作用也十分重要。司馬光在《家范·卷三·母》中這樣表述:

              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愛而不知教也。古2沌有言曰:“慈母貝吏子。”愛而不教,使淪于不肖,陷于大惡戶、于刑辟,歸于亂亡。非他人敗之也,母敗乏: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數。

          對于母親,司馬光不擔心她會不慈愛,而是擔心她僅僅知道愛卻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使得孩子淪為不肖之子,做惡事,進而違法人獄,這不是別人在敗壞孩子,實在是“慈母敗子”。

          自古以來,僅僅知道去寵愛孩子卻忽略了教育,使孩子陷于危險屈辱的境地,或者身死亡國的,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的。愛孩子,就要教育他,讓他成人,如果因為寵愛使他陷人危險,受到侮辱,那又怎么能算是愛他呢?

          (二)因時教育,循序漸進

          司馬光認為,對孩子的教育要遵循客觀規律,及時加以引導,不能急于求成。馬光推崇《禮記》,主張分年齡階段對孩子進行教育,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為孩子安排不同的教育內容。從孩子剛剛能吃飯就應該開始規范孩子的行為,比如教他歸也)用右手吃飯。等到孩子稍微懂事時,就可以教孩子數數和辨別東南西北的方位。再到教育孩子男女有別,不在同一個桌子上就座,不在一起吃飯。教育孩子尊重長者,無論做什么都要跟隨在長者的后面,對長者禮讓。隨后教其數干支紀年。等到10歲,就安排孩子到外面學習,居住食宿都在外面,學習文字與籌算。13歲開始學習《樂》、《詩》等“六經”及文舞。巧歲以上的兒童,開始學習武舞及射箭、駕馭車馬等“六藝”的內容。

      二、子女之孝

          父慈子孝是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道德規范,在傳統道德規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宋朝家訓不僅繼承了儒家的慈孝觀,視慈孝為仁義的根本、人倫之公理,而且認為它是調節親子關系的基本準則。孝是人倫之始,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和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色。
        (一)孝是做子女的根本出發點

          《孝經》是儒家極其重要的經典,它繼承并發展了孔子、曾子、孟子的孝道思想,創造并完成了儒家系統完整的孝道理論,主張孝為天下之大經,以孝事父母,進而以孝事君及以孝治國。春秋時,《左傳·昭公二十年》里說:“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叫宋朝統治者為了維護專制主義統治秩序,大肆宣揚倡導“冠冕百行莫大于孝”。由于統治者的倡導,宋代孝子輩出,孝道發展到了頂峰,司馬光的《家范》也集中體現了孝的主題。

          (二)養親是孝順父母最起碼的義務

          養親,最基本的要求是讓父母獲得物質生活上的幸福,做到“老有所養”。人老之后漸漸失去勞動能力,衣食無著,身體衰老,疾病纏身,喪失了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子女要盡養口、養體、養身的“反”義務,照顧好父母的日常起居,出人則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進盟,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盟,卒,受巾。問所欲而敬進之,柔色以溫之。父母之命,勿逆勿怠。若飲之食之,雖不嗜,必嘗而待;加之衣服,雖不欲,必服而飾”。如此,子女就可以將父母的日常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

          孝順父母不僅僅是滿足其口體之欲,更重要的是要敬親。敬親不僅表現在態度上對父母祖輩和悅,在行為上事之以禮,而且更深層次的是要尊重父母祖輩的意志、思想和人格尊嚴等,考慮他們的意見,滿足他們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否則“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當然,養其體,順其意,并不是孝的全部,孝的更高層境界和最終目的是要求子弟自強自立,以此揚名顯親,光宗耀祖。司馬光在《家范》中引用《孝經》的話說: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毛全,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將個人的建功立業都與孝聯系起來,這就將孝的含義延伸開來,用來約束人們的一切不規范行為。

      三、兄弟之愛

          古代禮法思想中一向重視同氣連枝的兄弟之愛,并且制定了兄友弟梯、長幼有序的倫理規范。

          司馬光在《家范·卷七·兄》開篇曰:“凡為人兄不友其弟者,必曰:‘弟不恭于我。’自古為弟而不恭者,孰若象?雖然舜的弟弟三三番五次的想加害哥哥舜,但是舜還是本著寬大的胸懷,包容了弟弟的錯誤,放過了“日以殺舜為事”的弟弟象。《家范》通過引用萬章與孟子的對話:“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通過舜是如何對待不恭敬于自己的弟弟象的事例,并借這一事例解答了兄弟之間不睦的解決辦法。這就可以看出,有仁愛之心的人,對于自己的弟弟,不藏有憤怒,不埋下抱怨,僅僅就是親近他,愛護他而已,想方設法讓弟弟富貴。

          那么弟弟又該如何對待兄長呢?《家范》中這樣表述:“弟之事兄,主于敬愛”,也就是說弟弟無論何時何地,對待自己的兄長,都應該是敬愛有加的,并列舉了弟弟對兄長敬愛的典范,如梁安成康王秀、后漢議郎鄭均,晉咸寧中疫穎川等人。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溫公家范》中的家庭倫理思想】相關文章:

    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11-18

    試論曾國藩的家庭教化倫理思想11-18

    《太平經》中的生態倫理思想11-16

    淺析《福樂智慧》中的政治倫理思想11-15

    析杜威倫理思想中的知行關系11-16

    談“和而不同”思想中蘊含的倫理思想02-20

    《貞觀政要》中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07-11

    傳統儒家倫理思想中的意志自由問題11-17

    倫理思想中的“類’與“共同體’’范疇11-16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在线播放亚洲最大日韩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