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研究

    時間:2024-08-24 12:43:33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研究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幾乎涉及了幼兒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研究將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即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環境與社會規范和多元文化。以下是yjbys小編分享的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研究論文,歡迎閱讀借鑒。

    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研究

      摘要:社會教育促進學前兒童的完整發展,為個體一生幸福奠定基礎。然而實踐中的社會教育卻處于邊緣地位。對高校學前教育專業60名學生的社會教育實習筆記進行分析,輔之訪談,整理出學生在社會教育實習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對高校社會教育課程教學提出幾點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推動社會教育課程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

      一、前言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它以培養和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促進其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為核心目標,引導幼兒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幼兒發展指南》對社會教育的地位、目標與內容以及實施給出了明確的規定和具體的教育建議。然而,相比于健康、語言、科學、藝術四個領域而言,社會領域教育的實踐依然被認為是最為復雜,最為繁難的。[1]目前關于幼兒園社會教育的研究對象多集中于入職后的幼兒園老師,學校二年級的中期實習,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環節,為三年級的頂崗實習和未來入職提前做好準備。[2]對這一階段社會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意義。

      二、社會教育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社會教育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

      幼兒園社會教育與許多相關學科,相關知識有密切聯系,主要涉及社會學、倫理學、地理學、經濟學、文化學、心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的基本知識。所以,除了掌握適合領域的學科特點和基本知識之外,它還要求教師要具備寬廣的通識性知識。在新制定的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中,在職業道德與基本素養方面,同樣規定了幼兒教師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一般知識以及具有較好的文化修養。[3]可以說,具備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會科學常識,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實踐中卻發現,學生的社會常識性知識比較欠缺。比如一節社會課《各地名勝》上,當問孩子們假期里父母帶自己去了哪些風景名勝區的時候,有孩子回答說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園,也有的孩子回答游樂場等等,這是因為孩子不清楚風景名勝的概念,需要實習生進行很好的語言轉換才可以。

      (二)社會領域與相關課程領域相混淆

      幼兒園五大領域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能力的發展,然而社會領域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領域被提出,同時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由于學生對社會領域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等這些基本知識掌握的不夠深入,導致實踐中社會領域很容易與其他領域相混淆。從實習反饋中明顯看出,學生普遍認為社會教育是一個很難把握的課,稍不注意就會上成其他領域的課,造成實踐中社會領域教育活動的偏離。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將社會教育活動簡單地理解為講故事給孩子聽。先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然后總結一下其中的道理。這些都反映了學生對社會領域的認識不清晰。

      (三)對幼兒園社會教育內容的理解不全面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幾乎涉及了幼兒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研究將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內容分為四個方面,即自我意識、人際交往、社會環境與社會規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兒園社會教育實踐的薄弱,導致學生對社會教育內容的認識很不完整。如有學生在實習筆記中寫道“平時很少看指導老師給他們上社會課,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會教育應該就是對他們一日常規的指導吧”;也有學生在實習日記中寫道,社會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性格等等;對師幼互動以及同伴互動的意義缺少認識;對多元文化也僅僅理解為認識我國主要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等。這些都是對社會教育內容的片面認識。

      (四)隨機教育意識欠缺,家園溝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讀學生的實習筆記和反思不難看出,部分學生已能通過隨機教育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但只是純粹出于偶然。對隨機教育的理解比較膚淺,使用比較隨意。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學生已經意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意義,但是對家園溝通的技能技巧卻顯得非常欠缺。這些都嚴重地削弱了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效果。如何與家長溝通是一門學問,這是我們學生所欠缺的東西。

      (五)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能力欠缺,社會教育活動形式單一

      社會教育的方法分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語言引導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學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覺為主的方法。在實踐中發現,學生社會教育活動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講解法、談話法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訓練、行為練習等方法學生極少使用。由于學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種社會教育方法以及對社會教育目標的認知不到位,社會課很容易就變成了講某個道理的講故事活動。學生在社會教育教學中教學方式方法的單一,進而導致社會活動的枯燥無味,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高。

      (六)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能力是幼兒園社會技能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由于學生知識和技能經驗的欠缺,導致學生在設計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在教學實施中,缺少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在教學活動設計方面,很多學生沒有分清楚重難點,盲目以為社會認知才是活動的重點,而沒有意識到良好行為能力的養成和幼兒情感的激發;在活動實施過程中,面對孩子的反應,老師缺少靈活應變的能力。

      三、對高校社會教育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有針對性地鞏固學生的幼兒園社會教育知識

      1.透徹理解和掌握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

      學前兒童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制定,是學前兒童社會教育開展的起點和歸宿。[4]只有明確。而適宜的目標,才有可能選擇恰當的內容和方法。實踐中學生對不同領域之間相互混淆、將認知目標作為活動的重點,而忽視社會情感的激發以及社會行為技能的養成,這些正是源于對社會教育目標的認識不到位。在教學中,應通過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關于社會領域教育目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于幼兒在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方面的學習和發展目標進行重點解讀;通過列舉實例、課堂練習的方式把社會領域與其他領域相區分,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社會教育與相關課程領域之間的關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齡段幼兒社會性發展水平,從而制定的適宜的目標。

      2.立足于幼兒生活選擇社會教育內容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是源于兒童生活的教育,也是為了兒童生活的教育。“社會課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須貼近幼兒的生活,便于幼兒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進而產生社會情感。”這是其中一位實習生的實習反思。大量的社會教育活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只有將社會教育的內容真正來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活動的進行才會更加順利。當然,社會教育不是單純對適應孩子的生活,而是對孩子生活的引領。這也需要老師能夠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補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會領域教學方法的能力

      在一個社會教學活動中,是否能夠正確的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活動質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種社會教學活動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課堂上要組織學生學習優質的社會教育活動設計,進行社會教育活動設計的練習,尤其是社會教育活動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學生采用分組的方式同課異構,模擬上課。活動要特別注意使用社會領域教學活動的特殊方法如行為練習法、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點引導學生學生對活動方法的使用情況進行討論分析;也可以通過優質課觀摩等方式,學生從中學習活動更加有效地活動組織和教學方法;充分利用見習和實習實踐課程,掌握和提升社會教育活動技能。

      (二)豐富學生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

      在社會常識方面,學生需要具備關于人與自我、他人、社會的基本常識以及具有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所必須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自信、樂觀、堅韌的性格和個性,另外,學生自身要不斷提高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開闊的眼界和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通過家園合作、隨機教育、領域滲透等多種途徑來提高社會教育的效果。作為高校教師,應鼓勵學生養成反省的習慣,意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過上選修課、聽講座;博覽群書,加強經典閱讀;積極投身各種實踐活動等方式和途徑來豐富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人生閱歷。

      (三)高校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社會性發展水平

      社會教育是一門身教重于言傳的課程。對教師自身的社會性發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社會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地發展起來的。成人應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樣作用,避免簡單生硬的說教。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用真善美來影響和熏陶幼兒。作為高校教師,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尋求自身和學生社會性水平的共同發展。

      (四)引進一線的幼兒園社會教育名師

      邀請幼兒園社會教育名師來高校授課,或者采用開設講座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就幼兒園社會教育實踐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如何有效使用社會領域教育教學方法等問題,通過呈現幼兒園真實的案例,現場教學等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學生通過教學觀摩,案例評析等方式進行討論思考,從而掌握社會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師要積極和幼兒園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充分利用學生到幼兒園見習、實習的機會,到幼兒園進行聽評課的指導,與幼兒園指導教師就社會活動展開交流;積極參加幼兒園公開課、研討會、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比賽等,積極參加社會教育活動實踐,和幼兒園形成良好的合作溝通機制,真正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晶波.不知不覺的偏離,關于當前幼兒園社會教育活動困境的解析[J].幼兒教育,2013,(10).

      [2]秦東方,王方,楊永剛,錢結海.創新教師教育專業“一見二實三頂崗”見實習模式的理論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試中心[J].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大綱(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張巖莉.學前兒童社會教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學前教育專業社會教育實習問題研究】相關文章:

    酒店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問題研究論文03-05

    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師德教育問題研究論文03-04

    學前教育專業的信息化教學研究03-26

    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問題研究11-18

    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問題研究03-01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教學技能研究03-12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意義與策略研究03-10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教育技能訓練實踐研究03-27

    視覺藝術專業教育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11-24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综合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日韩V国产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