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種植論文

    時間:2024-06-24 03:01:04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甘蔗種植論文

      想要寫一篇關于甘蔗種植的論文嗎?那么種植的論文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甘蔗種植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甘蔗種植論文

      摘 要:甘蔗是沙崗鎮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是螟蟲為害已經影響了甘蔗的產量,導致經濟效益受損。20%氯蟲苯甲酰胺以其低毒高效的優點逐漸受到蔗農的青睞。本文介紹了20%氯蟲苯甲酰胺的藥理作用,通過實驗對比得出20%氯蟲苯甲酰胺較5%甲拌磷有更大的優勢,對甘蔗螟蟲的防治有更好的效果,并且對甘蔗還有促長增產的作用。

      關鍵詞:20%氯蟲苯甲酰胺;螟蟲;防治;促長增產

      甘蔗是沙崗鎮主要經濟作物之一,是沙崗鎮農業生產的支柱產業。如何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人的責任。目前影響甘蔗產量的因素,除了肥水管理外,另一重要因素是甘蔗螟蟲的為害。據報道,每年約有40%的甘蔗受到不同程度的為害,加上臺風造成螟害的斷莖,損失就更大了。防治甘蔗螟蟲,多年以來,從呋喃丹、甲基異柳磷、特丁磷一直使用到現在的甲拌磷,反反復復,用藥量不斷加大,害蟲已產生較強的抗性,不但蟲口控制不下來,而且有些藥已殘留到成品蔗,對食品的安全造成危害。因此,選用新型高效低毒無殘留藥劑,成為當前甘蔗生產急需解決的問題。經試驗證明,20%氯蟲苯甲酰胺是防治甘蔗螟蟲的有效藥劑。

      1 20%氯蟲苯甲酰胺的藥理特點

      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俗稱“康寬”,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微毒殺蟲劑。其藥理作用是激活昆蟲細胞內的魚尼丁受體,與之結合,使受體通道長時間開放,過度釋放細胞內的鈣離子,致使昆蟲肌肉麻痹而癱瘓死亡。其作用方式以胃毒為主,兼顧觸殺。昆蟲觸藥后,就停止進食,可以迅速保護作物,害蟲喪失生長活力后,3d內即可死亡。20%氯蟲苯甲酰胺的主要防治對象是鱗翅目害蟲,持效性好,滲透傳導性強,與其他殺蟲劑不易產生交互抗性。對人微毒,有利于施藥人員的安全,適合甘蔗園高竿不透風環境施藥。對農產品無殘留影響,是綠色環保類殺蟲劑。為測試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在甘蔗使用上對甘蔗螟蟲的防治效果及對甘蔗促長增產作用,特于2011年進行了實驗對比。

      2 實驗過程

      2.1 材料與方法

      2.1.1 實驗材料

      供試藥劑:20%氯蟲苯甲酰胺SC(美國杜邦公司生產),5%甲拌磷GR(錦州碩豐生產);供試甘蔗品種:新臺糖22號;防治對象:甘蔗螟蟲,同時觀察甘蔗生長的主要指標,包括葉色、莖長、根系等。

      2.1.2 實驗地點

      實驗地點在合浦縣沙崗鎮太平嶺村黃水溝組的甘蔗地,試驗地屬于沙壤土質,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均為1a生宿根蔗,各小區田間管理水平相同。

      2.1.3 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A處理為20%氯蟲苯甲酰胺SC300mL/hm2,B處理為5%甲拌磷GR135kg/hm2,C組為空白對照組,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共9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66.7m2,按隨機區組排列,重復隨機抽取300株對甘蔗螟蟲枯心率進行調查,并計算防治效果。

      2.1.4 試驗實施

      試驗于2011年進行,試驗期間按照常規進行管理。

      在甘蔗苗期2~3葉期,噴施第1次藥,20%氯蟲苯甲酰胺SC采用2次釋法,按300mL/hm2兌水225~450kg/hm2(出苗率低于20%時,適當加大濃度,即225kg/hm2)。用罩罩住噴頭,定向均勻噴灑甘蔗心葉及幼莖;5%甲拌磷GR按135kg/hm2用量,開溝拌肥料撒施后回土填埋。

      在甘蔗拔節2~3節時,施第2次藥。施法同第1次,只是此時噴灑的部位為葉片集中部分及心葉處,盡量把藥都噴灑在葉片上。

      8~9月間,施最后1次藥,用藥量不變,用水量450kg/hm2。用重慶聯龍生產的3W2B—26型三缸柱塞泵,每隔3行帶管入壟溝,采取進入噴左邊3行,出來噴右邊3行,均勻噴灑所有甘蔗葉片及心葉,噴藥幾乎不受天氣限制,雨天不噴,噴藥2h后下雨不用補噴。而5%甲拌磷GR,由于氣味大,甘蔗地密不透風,要避開烈日,采用撒施方法,撒在甘蔗根基部,不回土。

      2.1.5 調查方法

      第1次施藥后30d調查枯心率;第2次施藥后60d調查螟害節數;第3次施藥后90d調查斷尾數。

      枯心率(%)=枯心苗數/調查總苗數×100%

      防效(%)=(對照區枯心率-施藥區枯心率)/對照區枯心率×100

      2.2 結果與分析

      2.2.1 20%氯蟲苯甲酰胺SC對甘蔗螟蟲的防治效果(見表1~表4)

      由上述表中可以看出在第1次施藥后,A處理中甘蔗枯心率大大低于B處理和對照組。第2次施藥后,隨機抽查171株甘蔗,其結果為A處理的甘蔗螟害節數只有2個,螟害節率只有1.16%,大大低于B處理的17.54%和對照組中的25.15%。第3次施藥后,隨機抽查結果A處理的有效莖較B處理和對照組要多,A處理的斷尾率僅為0.70%,防效達95.92%,防效率大大高于B處理和對照組,A處理的平均莖長也較B處理和對照組要長一些。通過方差分析,A、B、C3組處理的藥效顯性由高到低,充分說明20%氯蟲苯甲酰胺對甘蔗螟蟲有著極好的防治效果。

      2.2.2 20%氯蟲苯甲酰胺SC對甘蔗生長和天敵的影響

      對甘蔗生長的影響:噴施第1次藥后15d,甘蔗葉色明顯較對照處理及5%甲拌GR磷處理濃綠,根須多、細、白亮,植株增高明顯;噴施第2次藥后,除葉片濃綠外,葉片厚度微增,張角小;噴施第3次藥2h候下雨不補噴,只補噴1個小區,施藥15d,臺風經過蔗區。甘蔗大部分倒伏,但葉梢青綠,葉多旺長,莖數多,尾莖壯,而對照處理及5%甲拌磷GR,葉梢枯黃,葉片短少,尾莖柔弱,尾狀尖細,嚴重早衰。補噴藥的小區和沒補噴的小區甘蔗長勢并沒有明顯差異。

      這充分表明,20%氯蟲苯甲酰胺SC對甘蔗生長有促進作用。噴過該藥后的甘蔗根系發達,提高了甘蔗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可以減少肥料的施用總量,節約成本支出。甘蔗葉色濃綠大大提高了光合作用,利于甘蔗產量成長所需的營養積累;莖長、尾壯說明植株生長旺盛,不像對照處理和5%甲拌磷GR那樣,嚴重早衰。

      對螟蟲天敵及人畜的影響:該藥微毒,經查該藥對人畜無副作用,無任何不良影響,無論什么天氣施藥,對人畜都是安全的,但是要按照農藥操作規程進行施藥。對螟蟲的天敵赤眼蜂、瓢蟲等進行觀察,用藥前后其種群和數量均無發現異常,即該藥對螟蟲的天敵亦無不良影響,有利于生物防蟲。

      2.2.3 效益分析

      3次施藥,667m2甘蔗增加產量約(1~1.6)×1000kg,每667m2用藥3次,每次4×5mL,價格為8.5元/mL,每667m2用藥成本3×4×8.5元/5mL=102元,每667m2增產1000~1600kg,每千克按市場價470元,可增收470~752元,每667m2凈增368~650元,效益十分可觀。

      3 結語

      實驗表明,20%氯蟲苯甲酰胺SC對甘蔗螟蟲有較優良的防治效果。以二次稀釋法噴施莖葉和蔗心較好,噴藥時盡量把藥噴到甘蔗的所有葉子上和心上。該藥見光不分解,噴藥2h后下雨無需補噴,3次施藥后,可控制整個生育期里的螟蟲為害。該藥對甘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用藥后甘蔗根系發達,葉色濃綠,葉片微增厚,張角小,有效莖數增加,莖長增加明顯。生長后期尾梢仍保持青綠,莖尾壯,斷尾少,螟害節數少。因此,20%氯蟲苯甲酰胺SC是甘蔗生長避害的有效藥劑。

      參考文獻

      [1] 張益美,李劍釗,黃熊娟.新型農藥杜邦康寬防治甘蔗螟蟲藥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15).

      [2] 楊世常,夏銀果,陳壽宏,等.20%康寬懸浮劑防治甘蔗螟蟲田間藥效試驗總結[J].甘蔗糖業,2010(02).

      [3] 潘方胤,楊俊賢,安玉興,等.新型低毒農藥5%殺單·毒死蜱對甘蔗螟蟲防治效果試驗[J].甘蔗糖業,2011(02).

    【甘蔗種植論文】相關文章:

    水稻種植增產分析論文11-26

    林業種植問題策略研究論文02-27

    分析雜交水稻種植特點論文03-10

    口腔種植技術在口腔美容中的應用的論文03-15

    茶葉種植質量安全問題的思考論文02-24

    口腔種植技術在口腔美容中的應用論文12-03

    水稻種植技巧改革策略農科論文03-06

    種植雜交玉米豐產優質的幾項栽培措施農科論文03-01

    改革棉花種植方式促進高產穩產農科論文11-22

    分析反季節種植技術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的應用論文03-15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 午夜影院福利免费在线看 |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