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問題論文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金融機構實現了良好發展,從過去單一的吸儲、放貸業務,到依托高科技電子技術向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新產品,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做好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工作,以保證金融經濟安全。本文主要圍繞影響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有效開展相關因素、提高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成效的措施等方面展開討論,在對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影響因素有所了解的情況下,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為金融機構支付信息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
基層金融機構主要承擔客戶身份識別、大額交易報送、客戶交易記錄保存等基礎性工作,要求金融機構對采集的支付清算信息進行保密管理,從而達到維護自身聲譽、保障金融信息安全等目的。對于金融機構來講,應將支付結算信息保密管理體現在支付清算制度中,使得保密管理工作能順利有序開展。尤其在金融行業創新發展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受到較多沖擊,這就需要加強支付清算信息管理,是金融機構穩健發展的關鍵。
1影響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有效開展的有關因素
1.1保密管理缺少技術支持
在對基層金融機構支付信息保密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在保密管理缺少技術支持。隨著高新技術不斷發展,支付清算信息采集、儲存及管理等工作內容可通過多元化渠道完成,這對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意義,但也會增加支付信息保密管理風險性。進行基層金融機構管理模式分析時,可發現大部分金融機構已經針對支付清算信息收集、儲存等環節作出了新的規定,但還沒對各個操作環節提供相應的保密信息技術支持,導致在基礎性工作實施過程中缺少信息技術保障,在支付清算信息收集、傳輸等環節容易出現信息丟失和被損壞等問題。
1.2支付清算信息收集風險
支付清算信息收集風險是影響當前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信息管理成效低下的因素之一,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金融機構關于大額資金交易信息的收集和報送,主要以人工操作為主,容易出現信息不全面問題,在支付清算信息多次使用過程中易造成信息泄密等。二是目前采取多方參與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資料管理的管理模式,查詢客戶資料時需進行跨部門操作,這就加大了信息流通范圍,從而增大了信息泄露風險。三是金融機構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一,有的工作人員責任感不夠,在工作過程中可能造成支付清算信息間接泄密。
1.3保密管理操作不統一
進行支付清算保密信息管理設計,管理操作方法的選擇對支付信息管理效果有直接影響。當前基層金融機構在支付清算管理方面,還存在管理操作不一的缺陷,進行支付清算信息采集、存儲管理時,人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還是各實其法,無法實現管理完整化和系統化,支付清算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導致支付清算信息在不同操作環節中泄密或丟失。而基層金融機構在客戶身份識別、交易記錄存儲、大額交易報送等基礎性工作的保密工作中起主要作用,因此,統一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信息保密管理有重要意義。
1.4支付信息保密管理交接不嚴格
除了上述問題外,支付信息保密管理交接不嚴格同樣是造成信息泄密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機構在辦理相關業務時,會運用到客戶身份識別信息、交易記錄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確保信息保密交接可靠,為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支付清算信息還包括人民銀行收集大額交易線索、可疑交易線索,以及支付清算會議和相關培訓活動產生的信息等,都包含在支付清算信息體系中。在信息傳輸和使用等環節,會涉及支付清算管理部門、司法機關及人行等部門,通過信息保密交接來完成各項工作,如果不能保證各部門間信息傳輸可靠性,會對金融機構和客戶帶來利益損失。
2提高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成效的措施
2.1建立支付清算保密制度
為了提高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成效,建議金融機構盡快建立支付清算保密制度,通過設定統一的保密規范,保證支付清算信息收集、存儲、管理等環節合理開展,確證支付清算信息安全。將保密條款納入支付清算管理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客戶合法權益、保障金融機構聲譽和支付清算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制度,要堅持安全有效、積極防范、各負其責、保護信息安全性等原則,從支付清算管理特點出發,盡可能預防支付清算信息風險因素,維護金融經濟信息可靠性[1]。因此,在管理制度運行下,明確規范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開展支付清算信息收集、存儲等工作時遵循保密協議,規范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明確各部門的保密責任,在各部門協同合作下充分發揮支付清算信息應用價值,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借鑒已有的先進經驗,建立起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保密體系。以人民銀行為例,作為基層金融機構,在支付清算保密制度制定上投入大量精力,通過優化調整人力資源配置及清楚界定各崗位職責,實現支付清算管理措施充分落實,并為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提供制度保障。
2.2加強人員管理
金融機構中從事支付清算管理的工作人員是完成支付清算信息收集、存儲、管理的重要主體,工作人員素質水平對信息安全性有很大影響。對當前基層金融機構在支付清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時,注意到工作人員專業水平和責任意識的差異性,是造成支付清算信息傳輸過程中發生泄密等的一個重大因素[2]。因此,需要加強人員管理,在提高其信息保密意識基礎上,保證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有效開展。例如,金融機構應嚴格控制支付清算人員的選用,通過提高入職門檻,引進一批保密意識和操作實踐能力強的工作人員,為支付清算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同時,還要做好職工的培訓教育工作,針對各崗位職能采取相應的培訓方案,定期進行工作人員保密測試,對測試不達標的人員應安排其重新參與到培訓活動中,確保支付清算人員能適應高要求的本職工作,充分做好支付清算信息安全的人員保障。
2.3提供技術支持
先進技術在支付清算保密管理中的運用,強化了支付清算信息保密管理。建議在加大支付清算信息管理的同時,將保密信息技術運用到信息傳輸各個環節,在確保維護客戶權益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水平。通過利用高新科學技術能防范各類信息泄密,例如,目前支付清算信息傳輸大多是在網絡環境下完成的,考慮到網絡環境開放性會加大信息泄密和丟失的風險,建議金融機構在建立內部網站平臺的同時,采取身份驗證技術、防火墻技術等加強網絡系統運行安全性。隨著金融產品的多樣化發展,使得金融經濟信息更加復雜,加大了支付清算信息保密管理難度,而電子信息技術能全面對支付清算信息保密范圍、信息密級和支付清算管理各個環節的保密關鍵點作出技術保證,這就為工作人員保密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奠定基礎。通過加大對保密要點的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信息泄密可能性。另外,可通過建立專門數據庫對支付清算信息進行分類存儲,不僅能提高金融業務辦理效率,還可保證信息使用安全。
2.4落實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內控制度
基層金融機構實施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時,還應注重完善和落實內控制度,建立支付清算保密交接制度。首先,支付清算工作和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有著緊密聯系,為了實現既定的支付清算信息保密管理目標,在將保密管理措施融入到支付清算工作整個過程中,保證支付清算信息不會在傳輸過程中泄密[3]。為了發揮保密管理作用,還要對各個環節的保密管理進行細化并進一步規范,例如,在支付清算信息收集環節,要求工作人員按照工作標準,對用戶辦理業務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進行收集并傳輸到對應數據庫中。其次,由于不同部門對應職責不同,支付清算信息可能來自不同部門,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接制度,保證各個部門在使用和獲得支付清算信息時,采取適當的工作方式,保證支付清算交接時的書面信息以及電子信息完整性。總的來說,基層金融機構內控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是保障支付清算信息安全的關鍵,建議金融機構將相關制度的建立作為重點工作。
3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機構運行過程中需要建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制度,在保證支付信息安全性的基礎上,為維護用戶權益提供保障。在對當前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在保密管理操作不統一、交接不嚴格等,無法保證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取得理想成效。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加強人員管理、提供信息管理技術支持等措施,從而保證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有效性,促進金融機構安全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亮.對現代化金融支付清算系統的分析和思考[J].金融經濟,2018(8).
[2]孫艾琳,張君.加強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的對策建議[J].北方金融,2017(12).
[3]楊濤,李鑫.當前支付清算市場的創新與發展[J].銀行家,2018(6).
【基層金融機構支付清算保密管理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基層水利建設工程管理問題探討論文03-02
基層林業統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論文02-26
公司清算問題思考研究03-29
農村基層藝術教育問題與對策論文11-18
酒店成本管理問題探析論文12-04
酒店管理服務問題分析論文03-02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控制的問題論文03-04
供電企業稅務管理問題的探討的論文12-13
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論文02-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