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現況及問題思考論文

    時間:2024-10-01 07:10:39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對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現況及問題思考論文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是介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邊緣科學,是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技術管理等為一體的綜合專業,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該專業是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自1997年專業調整以來發展很快,目前開設院校已達120多所。本文在闡述各院校該專業發展差異的基礎上分析當前該專業的發展問題,希望能對該專業科學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所益處。

    對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現況及問題思考論文

      1 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差異

      我國開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院校眾多,分布在全國各地。并且各院校的層次不同、類型不同,人才培養方向等差別較大。筆者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統計得出,目前共有124所大專院校開設此專業,其中華北19所、東北12所、華東和華中各25所、華南13所、西南16所、西北13所以及香港1所。在124所院校中,其層次與類型差異度比較大。從學校類型看,有的院校屬于綜合類,有的屬于理工類,有的則屬于農林類,或屬于師范類、財經類等;從辦學層次看,有的院校屬于“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有的是“211工程”非“985工程”院校,有的為中央部屬,有的為省屬,有的是全國重點院校,有的是省屬重點院校,有的是省部共建大學,有的是省屬一般院校。若按院校層次統計,其中,亞洲名校和“985工程”院校共22所, “211工程”非“985工程”院校30所,其他國家重點或省重點院校48所,一般類院校24所。若按各院校類型統計,在124所院校中,綜合類院校37所、農業類院校22所、師范類院校17所、理工科類院校32所、財經類院校15所,此外還有1所政法類大學。

      與此相應,不同學校的師資力量、社會影響、學生就業等均差異甚大,如綜合性重點大學師資相對雄厚,表現在:具有土地資源管理教育背景、學歷層次高、主持國家級重點項目、參與實踐項目運作等,而一般類院校中這類高層次人才比較缺乏,從而,不同學校與專業的社會影響不同。124所院校人才培養方向和層次差異度也較大。

      人才培養目標方面有側重于技術型人才培養、側重于管理型人才培養和兩者兼顧三大類。有的專長于土地信息與工程技術,如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有的在房地產經營管理方向具有特色,如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再者,不同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和教育層次呈多樣化特征,院校之間有一定差異性:有的僅為本科開設,如一般類院校;有的為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開設;有的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均設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

      2 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盡管

      124所院校在辦學水準、辦學層次與類型、培養目標與方向等各個層面存在差異,在涉及人才培養的專業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及其教學科研等各個方面均有一定的個性特征,但綜合看來,我國高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個共同的結果和問題,即院校培養的專業人才不能有效滿足理論與實際要求,與現實需求相脫節。

      2.1 文科化傾向明顯

      在專業定位上,受發展背景及有限教育資源的影響,一些如財經類、師范類甚至農林類的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是由其他相關或相近專業合并或移轉而來,相應地,師資力量也是在原有基礎上適當調整和轉變,以滿足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教學需求,這樣,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不可避免地遺留原有財經、師范等院校的文科特征,師資力量薄弱、實踐課

      2.2 實踐教育不足

      這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課堂中實踐性知識傳授不足。特別是新開設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院校,很多教師是從原有其他相近專業調整和移轉而來,實踐知識儲備不足,課堂授課過程中,有關實踐運作知識涉及較少。第二,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設備和條件比較缺乏。第三,培養方案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學時少甚至缺乏細致的設計。

      2.3 新興技術等教學內容補充和更新滯后

      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從現實來看,很多院校學科體系和課程內容還不夠完善,現有教材體系中教學內容難以適應新時代的條件和要求,土地信息系統的軟、硬件應用性培養缺乏,整個培養環節存在低層次重復教育問題,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

      2.4 所培養人才理論分析能力不足

      理論上,土地資源管理學科屬于應用性理論而非純理論,主要表現在:各類理論知識普及和理論問題研究均應立足于對土地各類屬性的掌握和描述,并應隨著土地各類屬性的動態變化而及時調整,土地科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技術性和經濟性。在人地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當前土地資源管理領域在理論層面仍在探討和爭論,不過,目前土地資源管理領域整體上對土地科學理論和先進方法、先進技術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這使得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理論研究滯后于客觀實際,嚴重影響了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和土地資源管理實際工作的深入開展。這種問題的普遍存在也影響到了高校人才培養,理論分析能力不足是目前高校專業人才培養中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

      3 提升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層次的建議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需求是高校義不容辭的義務,也是高校的發展宗旨。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因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僅要求理論扎實、技術過硬,同時需要具備一定創新能力。

      3.1 豐富培養方案,避免文科化傾向

      在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教學方法等各個重要環節上均應符合該學科綜合性、邊緣性要求,除公共管理學、經濟學、制度學等公共管理類的文科性質的知識傳授外,還應增加現代技術類、工程類知識教學和實踐訓練。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對外交流

      辦好學校和專業,關鍵是師資。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富于創新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合格土地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重要保證。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屬于既古老又新興的專業,不同院校之間特別是非重點院?刹扇±^續教育、選派人員出國或出省訪問進修等多種方式,加強師資隊伍交流與建設,提高整體師資隊伍水平,努力縮小不同院校之間的差距,以滿足現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3.3 優化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

      關于土地科學及土地資源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一直為學術界所爭論。在實際辦學中,課程體系設置不僅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土地科學基礎理論,還同時要結合學生就業、進一步深造、學生個性化特征和特長培養等諸多因素。首先,應完善課程結構體系;其次,應針對土地資源資產管理領域時勢性強、政策多變的特點,盡量采用最新教材,并及時增加新內容;最后,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應考慮采取由理論基礎、實踐技能、獨立工作和科研能力培養的四層次遞進式教育。

      3.4 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性強,許多重要的專業知識都來源于實踐,其中設立專業實驗室、建立長期的教學實踐基地是重要環節。特別是通過與生產單位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一方面為其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在生產及科研實踐中吸收學生參加,讓學生接觸土地部門生產實際,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達到培養優秀土地高級專門人才的目標。同時也為專業教師提供一個科研與生產實踐的舞臺,通過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提高整體教學、科研水平。

    【對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發展現況及問題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旅游價格信用問題的思考論文03-01

    對我國票據市場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12-11

    構建我國判例制度相關問題的思考論文提綱12-12

    我國發展生態農業問題分析論文02-25

    兒童體育發展適宜性問題的思考論文03-03

    對我國票據市場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參考文獻12-08

    我國網絡營銷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11-14

    關于對我國股指期貨會計問題的思考的論文01-11

    植入式廣告問題與發展思考03-27

    我國移動媒體的發展模式與問題應對12-06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国产 | 天堂亚洲AⅤ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一级A中文子幕在线免费 |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