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工工藝學》教學方法探討論文

    時間:2024-08-11 14:34:08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車工工藝學》教學方法探討論文

      摘 要:針對中職學生普遍輕理論重實踐、造成車工工藝課課堂教學效果差的特點,筆者提出了形象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以提高中職生的實際綜合素質。

    《車工工藝學》教學方法探討論文

      關鍵詞:工藝課 形象教學 理論聯系實際 多媒體

      《車工工藝學》是機械加工和數控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該課程涉及的內容廣,包含了制圖、材料、公差及機械基礎等課程的內容,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靠一般的教學方法是無法令其感興趣的,也就無法令其學好這門課。所以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就《車工工藝學》這門課的教學方法,提出了一些淺見,與同行探討。

      一、采用形象化教學

      學生對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零件和毫無感性認識的內容是很難接受的,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具體的實物或模型、形象的語言、掛圖、多媒體、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獲得感性認識。如車工課講“車刀角度”時,就拿車刀進行實物教學。這樣邊演示邊講解,能增強直觀教學的感染力,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平常的生活中為什么有的人聊天人們愛聽?那是因為這些人說話時會借助語氣、手勢來加強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語言形象、風趣,善于調動起聽者的聯想,這就是吸引人的成功之處。其實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是有著共同之處的,只要善于發現。比如,《車工工藝學》第一單元課題五中在講述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關系時,要求理解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度之間的關系,而實際上這三個矢量不是一個簡單的比例關系,而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這三個概念要求學生必須吃透并理解,但在實際環境里面,又受許多因素的影響,諸如材料硬度、刀具角度、機床功率、裝夾方式等,初出茅廬的學生顯然沒有這么多的實際經驗。如果要讓學生理解,可以把這些概念人文化處理:負擔(切削深度)太重就跑不快(切削速度),辦事效率(進給量)也受影響;但人與人又有體力差別、性別差別、老幼差別,加工金屬與加工木頭就不能同樣對待。這樣深入淺出的舉例,學生就好理解了。講解一夾一頂加工的課題時,學生對三爪卡盤夾持的部位要少而感到不理解,如果用一根筷子做比喻既形象又有說服力:工件好比那根筷子,用手握住中間部分,想搖動那根筷子很難,要是只夾住端面上一段,那另一頭就可以隨意控制了,正好發揮一夾一頂加工的優勢,達到利用中心孔來定位的目的。如果從工藝學的角度來解釋,那先要講明白六點定位原理,那是高級工的理論范疇,剛入門的學生顯然無法接受。對形象的比喻摻雜其中的教學方法很顯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學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二、采用啟發式教學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讓學生獨立思考,從而真正領會教師傳授的知識,以獲得教學的效果。例如,在講零件加工步驟之前,可先讓學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驟,然后找出幾個同學的加工步驟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自己比較各種方案的優劣,最后再綜合起來提出一個合理的工藝路線。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很好,既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這個工藝的正確理解,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三、做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讓學生把理論課所學內容在實習課中靈活應用,并通過實習來鞏固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例如《車工工藝學》第一單元課題五車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在課堂上講學生很難接受,如果到車間教學,教師可操作車床車外圓,讓學生觀看后進行講解:車削是工件和刀具相對運動來完成的,車削過程中形成了三個表面(已加工表面——已經加工完的表面;加工表面——正在加工的表面;待加工表面——等待加工表面)及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深度——工件上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間的垂直距離;進給量——工件轉一轉,車刀沿進給方向移動距離;切削速度——車刀在一分鐘內車削工件表面的理論展開直線長度,但必須假定切屑沒有變形或收縮),這樣講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總之,通過專業知識和生產實習的結合,使學生明確了這些專業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用處,不僅提高學了生學習知識的目的性和自覺性,而且教會了他們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四、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

      要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的效果,多媒體的應用勢在必行。多媒體教學可運用于專業理論和實驗操作技能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能以其真實性、直觀性,給學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在課件的制作中,可適當地運用動畫、影片和聲音來對學生的學習氛圍進行調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多次重現,幫助學生復習掌握,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既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能把學生的作品或學生操作實況拍成錄像在課堂上播放,師生共同活動,激起課堂高潮。這樣,既便于觀察真實現象,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果。

      五、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要從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出發,引導學生認真鉆研、勤于思考,鼓勵他們提出疑問、提出不同意見,善于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判斷、推理,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教學中的系統連貫性,要求突出重點難點。抓住教材體系本身最主要的東西,即基本概念和規律性知識,要全力以赴地講解明白透徹,使學生真正理解和鞏固。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也就易于解決了。有的內容可以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得出正確結論。例如講《車工工藝學》第一單元課題五,為了確定和測量車刀的角度,需要假想三個輔助平面作為基準,即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書中講了,基面是通過切削刃上某個選定點,垂直于該點主運動方向的平面;切削平面是通過切削刃上某個選定點,與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是通過切削刃上某個選定點,并同時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那么這些面究竟在哪兒,特別是基面切削平面的定義,有一些專業教師都不扎實,他們給學生講時,就是就書論書,講完了學生也不明白,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實際上我們只要認真仔細分析,判斷垂直該點主運動方向的平面是與車刀底平面平行的,一般可認為基面是水平面。基面位置知道后由于基面與切削平面垂直,所以切削平面位置也就確定了,一般可認為切削平面是鉛垂面。這樣很難講明白的一節課,由于我們因勢利導分散了難點,化難為易,在學生理解的同時,其他問題如車刀角度的正確位置學生也就知道了。

      總之,中職學校是培養實際操作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師責任重大,要不斷學習、進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要不斷更新,抓好教學的環節,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再上一層臺階。

    【《車工工藝學》教學方法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方法多樣化探討論文02-26

    運籌學運輸問題的教學方法探討論文12-19

    探討冶金工業的雙語教學方法論文03-02

    探討中藥制劑分析實驗課的教學方法改革論文03-13

    中藥制劑分析實驗課的教學方法改革探討論文11-29

    《鑄造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07

    探討職業中專數學教學方法07-04

    關于高中音樂教學方法的探討12-06

    葡萄酒工藝學教學改革的論文12-05

    目前護理專業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與探討12-06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免费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动漫日韩精品一区 | 婷婷丁香爱丁香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