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產(chǎn)生情緒困擾的成因論文

    時間:2024-08-27 23:06:39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淺談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產(chǎn)生情緒困擾的成因論文

      摘要:

    淺談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產(chǎn)生情緒困擾的成因論文

      大學新生入學后,絕大多數(shù)會出現(xiàn)對大學物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學習方式和宿舍集體生活的不適應。對環(huán)境和生活的不適應,使大學新生焦慮、壓抑、自卑、迷茫,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關鍵詞:大學新生;適應;情緒

      大學生正處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轉(zhuǎn)變期,這一階段心理特點是:自豪感與自卑感、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共同存在;情緒忽高忽低,容易急劇動蕩的階段,因此當遭遇某種變化或刺激時,就容易出現(xiàn)心理沖突。從中學進入大學,每位新生都面臨著環(huán)境的適應問題。如果新生自身與環(huán)境變化相脫節(jié),就會出現(xiàn)大學生活適應上的問題,在自我認知、情緒體驗、人際行為等方面出現(xiàn)的一種迷茫、困惑、痛苦的狀態(tài),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不適應學校物理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的情緒困擾。

      無論誰面對環(huán)境的改變都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大學新生入校以后首先面臨對校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學校的管理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等諸多物理環(huán)境的適應,在適應的過程中會帶來各種情緒反應。

      1、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內(nèi)心易產(chǎn)生焦慮、煩躁的情緒。

      目前入校的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第一次離開家,以前除學習外,凡事不用操心,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包辦,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進入大學后,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第一次過集體生活,以前在家里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現(xiàn)在幾個人共用一個房間;在生活習慣上、人際關系上很難相容,一旦遇到摩擦,就會感到惶惶不安;而且每個同學帶著不同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來到大學,有部分是南方的同學來到北方,生活和飲食方面的顯著差異,常會造成部分學生的環(huán)境應激;還有一些同學理財能力欠缺,開支無計劃,不考慮經(jīng)濟承受能力,購買超出經(jīng)濟能力的物品,頻繁聚會等,因此時常陷入“經(jīng)濟危機”,產(chǎn)生危機心理。

      2、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容易出現(xiàn)失落和恐慌等情緒。

      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與中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在中學上課,每個班都是固定的教室固定的人,學的課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大學則是每一時段的課都要換教室;有小班課有大班課;有單班課有混班課;有基礎課,專業(yè)課;有必修課、必選課還有選修課;每學期開設的課程不同,每門課考試的方式不同,每門課的學分也不同,這些變化會使剛?cè)雽W的新生摸不著頭腦,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

      第二,中學上課,在學校的時間每一節(jié)課安排得滿滿的,甚至回家后的時間都被老師的作業(yè)擠滿。大學則有大量的“自由時間”。絕大多數(shù)新生,不知如何利用這些時間;不知圖書館、機房、聽力室、自習室如何使用,往往一個學期就荒廢了,快到期末時內(nèi)心卻充滿了空虛、失落。

      第三,在中學從早到晚,從學習到生活,從紀律到心理,大大小小的事班主任一個人全部負責到底。而來到大學以后,班主任很少能看到,宿舍有宿舍管理機構(gòu),學生的學籍及思想教育由學生處及各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管理,學生的課程和成績由教務處及各學院的教學秘書管理。分散而復雜的管理體系,使很多新生遇到問題以后不知所措,限于慌亂中,使其焦慮難耐。

      第四,一進入大學,新生立即被各種學生社團包圍。因高考的禁錮,許多學生壓抑多年的興趣愛好噴涌而出,一下就報了兩三個社團,最多有報五六個社團的。這些學生每天晚上忙于個社團的各種活動,沒時間學習。表面上過的忙忙碌碌,內(nèi)心卻無比的空虛和失落。快到期末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欠下了那么多學習帳,馬上面臨期末考試,陷于恐慌之中。

      二、不適應學校人文環(huán)境而引起的情緒困擾。

      大學新生帶著各自的心理烙印進入大學,入校以后馬上面臨著許多人生的新問題。新的環(huán)境中位居何處?我將往哪里去?這一系列的新問題,使一部分同學在新的競爭中立即面臨挫折情境,如處理不當,會引發(fā)各方面的心理沖突。

      1、高考的失利、專業(yè)選擇的失誤,使部分學生情緒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我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小升初要上重點中學,中考要上示范高中,高考要上重點大學。使那些在高考中沒有發(fā)揮好,與理想的大學或者專業(yè)失之交臂學生,形成“名校情結(jié)”。還有些學生因為高考志愿是父母報的,專業(yè)是父母選擇的,自己并不喜歡。這些學生入校以后對學習提不起精神,對任何活動沒有興趣,內(nèi)心總是耿耿于懷,自責自怨,精神頹廢,情緒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2、教育體制的重壓,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目前我國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中小學教育只圍繞著高考的指揮棒轉(zhuǎn),學生學習只為了應試。高考這一人生階段性的目標,成為了許多學生的人生的終極目標。進入大學這個目標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該往哪里走,不知自己該去做什么。失去了奮斗目標,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容易出現(xiàn)了徘徊和迷茫心理。更有些學生經(jīng)過高考的激烈競爭,感到筋疲力盡,在飽嘗了成功喜悅的同時,認為進入大學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補償十幾年的寒窗苦讀,因此在大學里消極、懶惰、混日子。

      3、評價體系的變化,在尋找自己的位置中喪失了優(yōu)越感而沮喪。

      考上大學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中學時的尖子,但到了大學,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面對新的環(huán)境和新的挑戰(zhàn),原有的優(yōu)勢和平衡被打破,不少人變成了平庸之輩。喪失優(yōu)勢地位的同學,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導致自我評價失調(diào),由強烈的自尊心轉(zhuǎn)變?yōu)樽员靶睦怼?/p>

      4、不適應大學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法的變化,使一些學生很苦悶。

      剛剛?cè)雽W的新生仍然習慣于中學“滿堂灌”式的學習方法,習慣于自己的所有的學習都由老師來安排。而來到大學以后,課堂容量大,教師講授提綱挈領,比較抽象概括,需要學生在課下閱讀大量的參考書和參考資料,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加之大學課余時間比較多,自由度大,表面學習氣氛很輕松,老師不留作業(yè),沒有考試,沒人監(jiān)督你學習,考試不排名次,但這里絕不是沒有競爭。有些學生剛?cè)氪髮W時,課余的時間不知看什么,上課時間不知聽什么,這讓不少學生感到很吃力、無助、無所適從。

      三、不適應集體生活時產(chǎn)生的情緒困擾。

      在大學新生進入大學以后,不可回避的是對班級和宿舍的集體生活的適應。因為我們?nèi)魏稳硕夹枰械阶约菏且粋集體中的一員,需要在這個集體中有自己被承認的、確鑿無疑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這就是人的歸屬的需要。而宿舍和班級是大學生的主要生活和學習場所,他們要在這個集體中度過四年。處于青春期的大學新生,如果沒有被同宿舍同班級的同學接納,就會感到不安全,引發(fā)各種不良的情緒反應。但是由于班級和宿舍里的同學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們在思想觀念、價值標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發(fā)生沖突。具體表現(xiàn)為:

      1、地域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導致人際關系的不協(xié)調(diào)。

      中學時的集體生活很單一,同學關系簡單。大學生的組成比高中要復雜,不同地區(qū)、不同信仰和民族的學生走到一起,難以很快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誼。另外,班級和宿舍里的同學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們在思想觀念、價值標準、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往往容易發(fā)生沖突。還有些同學在知識、才藝、人際關系、家庭背景乃至身體容貌等方面認為不如別人,特別是來自農(nóng)村、山區(qū)和貧困家庭的學生,有強烈的自卑感,常常沉默寡言、內(nèi)向孤僻,遠離集體。

      2、青春期的心理特點。

      新生初來乍到,彼此陌生,青春期又有“閉鎖性”的心理特點,自我保護意識較強,同學之間交往較謹慎,在班里不愿意暴露太多,不愿意主動接近別人。所以許多學生感覺來到大學以后人際關系冷漠,不像中學同學那么開放好接觸,更感嘆知己難求。

      3、獨生子女成長中的缺陷,很難適應集體生活。

      新生中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一個人在家里生活習慣了,在集體中不能容忍其他同學的一些小毛病,自己不能吃一點虧。許多同學不夠?qū)捜荩荒芾斫馑耍裁词轮皇菑淖约旱慕嵌瘸霭l(fā)思考問題,不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常常引發(fā)紛爭,使自己很難融進集體。例如有些同學追求完美,對自己、對別人都比較苛刻,眼里揉不得沙子。有的同學嫉妒心很強,一旦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就會用言論或行動去攻擊別人,使自己和別人都陷于痛苦中。有的同學比較靦腆、害羞,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愿,不敢和周圍同學說話,會很退縮、不合群。有的同學性格內(nèi)向,融不到集體中去,集體的活動都不愿參與。有些同學比較逆反,總愛和別人抬杠,以表明自己標新立異,使其他同學很反感。有的同學比較功利,只和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交往,并常常過河拆橋。也會受到周圍人的冷落。

      總之,大多數(shù)新生面對新的校園、新的教學風格和學習方式、新的人際氛圍和生活環(huán)境,都會出現(xiàn)“心理不適”,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是每位新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同,適應的時間長短不同,適應的程度不同。一般的情況下,三個月后就會度過適應期。如果一個學期過后,適應的某類問題還困擾著你,就要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幫助,盡快適應大學的環(huán)境,擺脫復興情緒的困擾。

      參考文獻:

      [1]郭淑華:大學新生適應教育的實踐與探索。中國輕工教育,2006年03期

      [2]汪國琴: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徑的探索。思想理論教育,2005年11期

      [3]馬燕:大一新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科技信息(學術版),2008年20期

      [4]尤世紅:大學新生適應期心理問題及應對措施。和田師范專科學校校報,2007年第6期

    【淺談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產(chǎn)生情緒困擾的成因論文】相關文章:

    談大學新生不適應大學生活產(chǎn)生情緒困擾的成因11-30

    淺談混凝土橋梁裂縫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論文03-12

    試論大學生人際困擾的成因及對策分析12-03

    淺談焊角開裂的成因和預防措施論文03-12

    淺談經(jīng)濟倫理學產(chǎn)生的必要性論文11-09

    新生入學初期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論文03-03

    淺談審計風險的成因與控制12-04

    淺談農(nóng)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論文12-02

    淺談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論文03-12

    • 相關推薦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文字幕连续高潮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