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對于物理實驗環節重視程度不夠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將自主實驗環節省略,只對學生進行口頭地介紹,讓學生通過自主想象來學習實驗,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種教學方式。
摘要: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課題進行探討,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拙見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創新能力;重要性;教學策略
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其實驗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路,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實效。
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1、在傳統教學中缺少對教學方法的思考
在過去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不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較差,所以就導致學生對于教師所教學的內容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學實效難以取得提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將課本中的教學內容通過口頭復述的方式解機械地介紹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對教學方法的思考。第二是因為教師對于物理實驗環節重視程度不夠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為了節省教學時間將自主實驗環節省略,只對學生進行口頭地介紹,讓學生通過自主想象來學習實驗,這是非常不可取的一種教學方式。
2、創新能力在物理學習中的作用
所謂創新能力,就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運用富有自己思想和有效的方式使得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得到解決。高中物理的知識體系較為復雜,其教學的知識點涉及“光學、力學、電磁學等多個方面”,所以更需要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積極的求知欲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創新精神是一個學生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學生如果具有了這種精神,就會在面對困難時積極思考應對方法,不受傳統思想的捆綁,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思考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如何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少教多學”,重視學生自主實踐過程
所謂“少教多學”就是指將大部分課堂時間都交給學生,使得學生自主實踐探究教學的內容,隨后學生將在探究過程中不懂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進行針對性講解,完成課堂教學環節。此教學方法也同樣適用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地引導,然后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在實踐中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教學的知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探究彈力和彈簧深長的關系》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和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實驗器材:輕質彈簧一根,鉤碼一盒,刻度尺,鐵架臺,重垂線,坐標紙和三角板。注意事項:鉤碼要保持垂直;坐標系的建立要標準;讓盡可能多的點落在同一直線上,讓其余的點落在直線的兩側,誤差較大的點舍棄”,隨后學生就可以自主進行實驗,“記錄彈簧下端不掛鉤碼時所對應的刻度L0,在彈簧下端掛上一個鉤碼,待鉤碼靜止后,記下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Ll,按此規律依次記錄,最后總結出實驗結
2、加入拓展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將自己的教學目標僅僅定于完成課本教學內容上,教師忽略了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這個教學環節,學生只有接觸了更多元化的知識,才能對課本知識提出思考,從而進行創新思維的設計。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外知識和課本知識進行有機地結合,重視對學生課外知識的拓展,針對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探究問題,讓學生進行方案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教學中,其實驗原理為重力做功的自由落體運動遵守機械能守恒定律,即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下物體自由下落的高度,計算出瞬時速度,即可驗證物體重力勢能的減少量與物體動能的增加量相等。教師可以針對此實驗,對學生提出問題“機械能守恒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學生在接到問題后會積極進行思考,做出回答如“機械表的工作還有游樂場的蹦極運動都是利用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很多不能讓學生自主操作的實驗,這對于部分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教師在針對于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將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通過視頻演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展示,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洞悉實驗操作步驟,對于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出非常清晰地記錄,幫助學生學習物理實驗。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就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創新思維,使得現代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有機結合,提高高中物理教學實效。例如在《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操作難度較大,所以一般不讓學生對于此實驗進行自主操作,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利用伏安法先測量導線的電阻,隨后測量金屬絲的長度和直徑,計算出其橫截面積,最后得出結論。”學生在觀看實驗的同時也是對自己對實驗想象的驗證過程,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熱情,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師必須積極思考的一個課堂,如果說物理實驗學習是一幅畫,那么創新能力就是其中的點睛之筆,學生只有具有了創新能力,才能運用多種思維去解決問題,更好地學習物理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徐炳.淺議物理課外實驗及其課題選擇[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2]徐志長,葉晟波.關于課外實驗教學的新思考[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06)
[3]王克亮.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外實驗教學[J].學苑教育.2012(16)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相關文章:
創新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03-26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1-19
化學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3-09
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之我見11-21
淺談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3-05
淺談創新化學實驗教學分培養創新能力11-17
淺談創新化學實驗教學 充分培養創新能力11-15
高校動畫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論文11-12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之我見12-11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