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

    時間:2020-12-15 20:35:43 常識 我要投稿

    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

      導語:清明也是一個尤為重要的養生節氣。清明時節,氣候潮濕,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人們開始慢慢的變得活躍起來,紛紛外出進行踏青、郊游掃墓等活動,但是,天氣日漸回暖也是病毒、細菌開始活動頻繁的時節,清明前后的飲食也當慎重。

    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

      一、注意“病從口入”

      1、慎食野菜。很多人趁踏青、祭祖之時捎上點路邊的野菜,這在江南一帶極為常見。野菜在充斥大魚大肉的城市倍受追捧,野菜雖美,也不可不擇而食之,有些野菜是有毒的,如果是公路邊或已經受到污染的水渠邊的野菜,則含有鉛、汞等重金屬或其他污染物,食用后也會中毒。為了保持野菜的營養價值,專家建議最好采用蒸、焯、做湯或做餡等方法食用,野菜涼拌也當注意加工環節的衛生。

      2、慎食青團。做青團用的糯米,有些地方也叫江米,這是一種很難消化的食材,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人還是慎食,尤其是胰腺炎、胃炎、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以及老人和小孩。青團要趁熱吃,冷卻后淀粉老化,不僅口感變差,消化吸收率隨之降低,也易感染腸道疾病。青團不宜和大量油脂或刺激性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宜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有整腸作用的酸奶或有助消化的山楂一同食用。

      二、忌食“發物”

      此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螺螄、雞蛋、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生的湯品宜紅蘿卜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鮮土茯苓煲豬展、咸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三、心情舒暢、動中有靜

      同時這個節氣又是高血壓的易發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如太極拳等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引起血壓升高。

      四、飲食規律,低鹽多蔬果

      飲食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適當“增甘”即多食甜食,順應春天養生生機。但肥胖者宜相應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相應增加鉀的攝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食品。以上這些同樣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五、清明戶外踏青

      此時節的`中后期會清靜明法的氣候了,人們宜隨著明媚的陽光的到來而多到戶外運動,如晨運、登山,古人謂之“踏青”(即郊外運動)也是指在這段時間進行的。且宜加大運動量。

      六、清明養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醫家李時珍在清明時節養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養肝清頭目、化痰除煩渴的功效。俗話說“春眠不覺曉”,飲用“明前茶”則有提神醒腦之功,如李時珍所說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宜飲茶為單樅、鐵觀音、龍井和花茶等。此時節也是胃腸容易不適之時,近年人以三花奶沖普洱茶的方法來健腸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試。

      七、排毒

      冬天因為天氣的緣故,人們會減少運動量,體內積累了不少毒素。清明前后氣溫轉暖,應該排毒強身。我國傳統醫學中的陰陽理論認為春季是陰氣漸弱陽氣漸強的時期,因為陰為聚、陽為散,冬季人們進補后好多成分全積聚在體內,正好趁春季的時候把內毒排出,所以在春季最適宜排毒強身。

    【清明時節的養生之道】相關文章:

    清明時節寄語01-23

    清明時節的祝福短信11-26

    清明時節諺語(9篇)12-15

    清明時節諺語9篇12-15

    清明時節游玩好去處12-29

    清明時節雨紛紛圖片11-17

    2017清明時節如何養生11-05

    紅茶的養生之道08-14

    清明時節小學手抄報08-16

    精美清明時節手抄報08-1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播放大乳大屁股系列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97免费公开视频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