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

    時間:2020-12-09 14:37:11 常識 我要投稿

    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

      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知道得全嗎?以下是YJBYS小編搜羅的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供參考。

    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

      飲食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便算是制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河蚌豆腐湯。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要選個兒不大不小,紅殼的。先用熱水反復洗干凈,略灑點食鹽拌一拌,片刻后再洗一遍。用刀背將硬邊敲松,這樣熬出來的肉才會不老。最后將“歪歪”橫切成一公分寬的'條兒,爆火將姜、蔥、咸肉、豆腐、“歪歪”下鍋,熬成濃湯,味道異常鮮美,有的還可以在里面放蠶豆瓣兒,或者鮮筍,秧草,湯美肉鮮,食之三月不忘。

      祭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清明節祭奠先人,寄托對逝去的先人的哀思,是人之常情,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文明的方式來祭祖。一是默哀,在先人陵墓前嚴肅地鞠一個躬,靜靜地默哀,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和思念之意,既簡單又莊重,不失為清明祭祖的一種簡便易行的形式。二是植樹,更多的市民改用植樹的方式寄托對故人的哀思,高雅。

      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每年清明節前后,在江陰敔山灣都會看到不少家庭帶小孩出游放風箏的場景,天空中各種形態各異的風箏在空中自由翱翔。

      插柳

      清明節插柳有三種意思。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后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二是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這三種說法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靈性,可以避邪。慢慢地,插柳就流傳為清明的特定習俗。

    【江蘇各地的清明習俗】相關文章:

    國內各地結婚的習俗11-12

    各地圣誕節的習俗10-23

    圣誕節的各地習俗10-23

    各地圣誕節習俗10-23

    圣誕節各地習俗10-23

    清明節是哪一天以及清明各地飲食習俗盤點12-21

    有關各地乞巧七夕的習俗11-25

    揭秘浙江各地七夕的習俗11-23

    七夕各地習俗大全參考11-22

    圣誕節世界各地習俗10-2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 在线亚洲观看精品过产 | 日韩专区欧美一区 | 亚洲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