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災減災知識問答
你們知道5月12號是中國防災減災日嗎?那么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防災減災知識問答,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防災減災知識問答
1、什么是自然災害?
答:“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
2、我國災情種類有哪些?
答: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分為:干旱、洪澇、風雹、臺風、地震、低溫冷凍、雪災、高溫熱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
3、什么是干旱災害?
答:干旱災害是指一個地區在比較長的時間里降水異常偏少,河流等淡水資源總量少,對人類生產、生活(尤其是農業生產、人畜飲水和吃糧)造成損失和影響的災害。
4、什么是洪澇災害?
答:洪澇災害包括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兩種。洪水災害是指大雨或暴雨等引起的山洪暴發或河水泛濫,導致農田、道路與各種設施等破壞的災害。雨澇災害是指因大雨、暴雨或長期連續下雨,產生的大量積水不能及時排出,使土地、房屋等受淹而造成的`災害。由于洪水災害和雨澇災害往往同時或連續發生在同一地區,有時難以準確界定區別,往往統稱為洪澇災害。
5、什么是風雹災害?
答:風雹災害包括冰雹、雷雨、大風和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其主要特點是突發性強。這些災害出現的范圍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一般持續時間僅幾分鐘,很少超過半小時,但來勢猛、強度大,破壞性大。
6、泥石流易發生在哪些季節?
答:我國泥石流主要因連續降雨、集中強降雨等誘發。其發生時間與集中降雨時間相一致,季節性明顯。
1西南地區、如四川、云南等地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其泥石流也多發于6——9月。
2西北地區降雨多集中在6——8月,特別是7、8兩個月,其泥石流也多發于7、8月。
7、什么叫地震波,有哪些主要類型?
答:地震發生時,地下巖層斷裂錯位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這就是地震波。地震波主要分為體波和面波。
體波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向任何方向傳播,又可分為縱波和橫波。
縱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傳播速度較快,到達地面時人感覺顛動,物體上下跳動。
橫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比縱波慢,到達地面時人感覺搖晃,物體會來回擺動。
8、地質災害發生后,應即時采取什么必要的避災措施?
答:
1立即進行疏散撤離危險區,向安全地帶轉移等待救
2不要立即進入災害區搜尋財物,以免災害再次發生;
3立即派人將災情向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國土資源部門報告;
4迅速組織村民查看是否還有發生災害的危險;
5有組織的搜尋附近受傷和被困人員,等待專業救災隊伍。
9、洪水襲來時,如何自救逃生?
答:
1向高處轉移,切記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
2被困時,利用通訊設施聯系救援,使用哨子色彩鮮艷的衣物、鏡子等發出求救信號。
3除非水沖垮建筑物或水面沒過屋頂,否則不要冒險涉水逃離。
4如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10、地震災害正確救人原則是什么?
答:總體來說,地震災害發生后,應遵循先近后遠,先易后難的原則。具體包括:
1不管家人、親朋好友還是陌生人,只要附近有被埋遇險的人,就應先救他們,以免舍近求遠,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2應先將容易被救出的'人救出來,以增加救援隊伍,從而使難救的人員獲救。
11、哪些人類工程活動會誘發泥石流?
答:
1(1)不合理修建鐵路、公路、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筑。
2(2)不合理地進行棄土、棄渣、采石活動。
3(3)濫墾濫伐,嚴重破壞植被、樹木,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破壞山坡穩定性。
1旅游遭遇山洪如何應對?
要時刻保持冷靜,迅速判斷現場環境,一定要盡快離開低洼地帶,馬上尋找較高處,選擇有利地形躲避。
躲避轉移未成時,應選擇較安全的位置固守如穩定、堅固的`巖石或者大樹上等待救援,并不斷向外界發出救援信號,及早求得解救。
要與被困其他旅客保持集體行動,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單獨行動,避免情況不明陷入絕境。
如能及早脫險,應迅速向當地管理部門報警,并主動服從當地有關部門指揮,積極參加救援行動。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易涉水過河。
洪水來臨時,切不可順河谷方向奔跑,應該以最快速度向左右兩側高坡撤離。
轉移要迅速及時,緊要時可以拋棄負重,不要貪戀財物,耽誤了最佳避險時間。
如不知道當地旅游部門或景區的聯系方式,可以打110、119、120報警電話請求救援。
一旦情況危險,有義務及時向其他游客報警。
2山洪、泥石流暴發前有哪些預兆?
山洪、泥石流爆發前,有各種預兆,如:
(1)在山體附近坡面有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易發生山崩和泥石流。
(2)在降雨達到最大時,上游的降水激烈,泥沙災害顯著,溪溝出現異常洪水。
(3)山地發生山崩或溝岸侵蝕時,山上樹木發出沙沙的擾亂聲,山體出現異常的山鳴。
(4)上游河道發生堵塞,溪溝內水位急劇減少。
(5)由于上游發生崩塌,溪溝的流水非常渾濁。
(6)在流水突然增大時,溪溝內發出明顯不同于機車、風雨、雷電、爆破的`聲音,可能是泥石流攜帶的巨石撞擊產生。
(7)上游發生山崩,有異常臭味出現。
(8)有樹木的斷裂聲。
(9)在人還沒有感覺出有異常現象時,動物已有異常的行動,例如,貓的大聲嘶叫等。
以上這些山洪、泥石流發生的前兆現象,大多是與降水強度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提前做好短時間內的降雨預報工作是極為重要的。
3暴雨積水時,低洼地區危舊房如何自救?
城市危舊房是防范內澇災害的重要關注點。身處危舊平房的居民,下雨不要在屋內停留,要迅速撤離,尋找安全堅固處所,避免落入水中。社區等基層組織也會第一時間組織危舊平房內的居民進行安全轉移,居民要聽組織部門的.安排,要求撤離的話要立即撤離,確保人身安全。
避險場所最好選擇就近的高地、樓頂,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在郊區,如果找不到較高的建筑物,也要盡量向高處移動。
在危舊房的居民,平時要注意觀察房屋的質量情況,出現漏雨、滲水情況要及時通知房管部門維修。目前,很多城市都開通了房屋熱線,如有需要,請迅速撥打。
4家用要常備的內澇防范用品有哪些?
為了防范內澇,家中需要準備一些物品,你是否已經想到和去做了呢?
收音機可以幫助我們接收天氣、洪澇預警信息,收音機也許不常用,但是收音機大都使用電池,不需要接通家里的交流電源,在抵御洪澇災害時很有用。
哨子是我們求救的工具,所以一定要準備。
手電可以幫助我們在晚上的時候安全撤離,也是重要的求救信號。
救生衣和救生圈是我們防止溺水的保護工具。
5當臺風來襲時,發現電力設備受損怎么辦?
如果看到裸露的.電線或電火花,或聞到焦糊的氣味,應立即關閉主電路上的電閘,并向電工咨詢。
當發現戶外高壓線路傾斜或短路出現火花時,應立即撥打電話將事故地點報告電力部門,還要在附近豎立明顯的標志牌,以免人員進入觸電。
外出時,發現有電線斷裂,應一面撥打搶修電話,一面防護,提醒路人及時避開。
6當臺風來襲時,船只失事怎么辦?
在船員的指揮下,穿上救生衣,按先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的.順序上救生船,避免混亂和發生意外事故。
跳水時不要爭先恐后,合適的時機是既不被別人跳下時砸到,也不要砸到別人。
選擇在船的上風舷,即迎著風向跳水,以免下水后遭隨風漂移船只的撞擊。當船左右傾斜時,應從船首或船尾跳下。
跳水前要注意尋找漂浮物,跳水后游向漂浮物,利用它逃生。
跳水后,盡量離船遠一些,以免船沉時被吸入水下。
7被洪水圍困時怎樣求救?
山丘環境下,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如果在基礎較牢固的高崗臺地或磚混結構的住宅樓時突遭洪水,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圍。
如遭遇洪水圍困于低洼處的岸邊、干坎或木結構的住房里,情況危急時:
(1)有通信條件的.,可利用通信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
(2)無通信條件時,可制造煙火、揮動顏色鮮艷的衣物或集體同聲呼救,不斷向外界發出緊急求助信號,求得盡早解救。
(3)積極采取自救措施,尋找體積較大的漂浮物等。
【防災減災知識問答】相關文章:
防災減災知識03-13
防災減災知識培訓總結11-03
防災減災知識培訓心得05-23
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標語08-18
防災減災知識培訓總結(精選15篇)01-25
2017年5.12防災減災安全知識08-06
防災減災知識培訓內容總結(精選19篇)05-11
2017防災減災安全教育知識大全09-08
防災減災的征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