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保知識小常識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污染也隨之而來,低碳、環保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保知識小常識,歡迎大家閱讀。
一些習以為常的生活細節,常常造成能源的驚人浪費,僅以水為例: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可以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個漏水的馬桶,一個月要流掉3至25立方米水;一個城市如果有60萬個水龍頭關不緊、20萬個馬桶漏水,一年可損失上億立方米的水。因此,掌握一些節能環保小常識是十分必要的,為此,特收集整理了部分節能環保小常識,謹供大家參考借鑒:
一、節電小竅門
1.用節能燈替代普通白熾燈可節電70%-80%,而且節能燈的壽命是普通白熾燈的6倍以上。
2.電器不使用時應切斷電源,避免遙控開關、持續數字顯示、喚醒等功能電路待機耗能,這約占家庭用電量的10%,如同晝夜常開一盞15瓦到30瓦燈。
3.如果每天使用熱水器,不要經常切斷電源;如果3—5天或更長時間才使用一次,則用后斷電是更為節能的做法。
4.食物應先冷卻降溫再放入冰箱;冰箱內不要塞滿食物,儲藏量以八分滿為宜;減少冰箱門開關次數及時間,每開一次冰箱門,壓縮機需多運轉十分鐘才能恢復低溫狀態;冰箱內的溫度調節檔應適中,不宜設成強冷。
5.家用電熱飲水機長時間保溫耗電較多,用傳統的真空瓶膽保溫瓶省電、保溫效果好。
6.去除電水壺中電熱管上的水垢,可提高加熱效率,不僅省電而且能延長水壺的使用壽命。
7.把洗好的米放在鍋里浸30分鐘,再用溫水或熱水煮,能省電30%。
8.煮同量的米飯,700瓦的電飯煲比500瓦的電飯煲更省電省時。
9.燜飯比蒸飯更省電,且味道更好,通常蒸飯所用時間是燜飯的1-3倍。
10.保持電飯鍋電熱盤的清潔,增強導熱性能,可減少耗電量。
11.在用微波爐加工的食品上加蓋子,水分不易蒸發,省電味道又好。
12.洗衣機“弱洗”比“強洗”費電,且“強洗”可延長電機壽命;洗衣后脫水2分鐘之內即可,衣物在轉速為每分鐘1680轉的情況下脫水1分鐘,脫水率就可達55%,通過延長時間來提高脫水效果并不明顯。
13.充分利用室內受光面的反射性能,能有效提高光的利用率以節電。
14.選購調溫型電熨斗,升溫快,達到設定溫度后又會恒溫,較省電。
15.冬季的空調溫度調至18度或以下,夏季的空調溫度調至26度或以上,可以降低10%-15%的電力負荷,減少耗電量。
16.及時清除吸塵器過濾袋中的灰塵,可減少氣流阻力,降低電耗。
二、節水金點子
1.用盆和桶接水來洗東西比直接用水沖洗更省水。如刷牙時,用口杯接水后,關了水龍頭再刷,只需要0.5升水,而直接開著水龍頭刷牙1分鐘,則要浪費9升水。
2.淘米水可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澆花;殘余茶水可用來擦家具。
3. 菜先揀后洗,能夠避免浪費水。家里洗餐具,最好先將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熱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較多的溫水或冷水沖洗干凈。
4.改洗潔精洗瓜果蔬菜為鹽水浸泡沖洗,既節水又防止洗潔精體內殘留。
5.洗澡時:先將水管中的冷水用盆收集,用于洗衣服、洗手等;室溫適宜的情況下,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時關掉噴頭;不“順便”洗衣物。澡盆洗澡時,水不要放滿,1/3-1/4盆足夠用。洗澡水可用于拖地、沖廁所。
6. 將老式旋轉式水龍頭換為節水龍頭,靈敏控制開關可縮短水流時間,節省水流量。
7.選用可選擇沖水量或者水箱容量≤6升的節水型坐便器,或在水箱內放置裝滿水的可樂瓶或磚頭,可減少沖水量。
8. 洗衣機漂洗的水可做下一批衣服洗滌用水,最后一次洗滌水可用來拖地、洗拖把或沖廁所。
9.集中洗滌衣物,少量小件衣物可手洗;使用適量無磷低泡洗衣粉,可減少漂洗次數及對水質的污染程度;將臟衣物浸泡約15分鐘后再洗滌;按衣物的種類、質地和重量設定水位,按臟污程度設定洗滌時間和漂洗次數,既省電又節水。
10.自己動手洗愛車,一般一桶水就夠了,并且可以用家中積攢的廢水來洗。
11.家中備污水桶,將各種洗滌廢水積攢起來用于沖洗廁所。
環保知識小常識問答
一、新環保法提出了環境保護堅持的原則是什么?
保護環境作為基本國策寫入環境保護法,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傷害擔責的原則。
二、新環保法完善了環境管理的哪些基本制度?
1.完善環境監測制度。建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監測機構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監測設備,遵守監測規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2.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為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可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項目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被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可以行政拘留。
3.完善跨行政區域的聯防聯治。<建立跨行政區域的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4.完善污染防治設施“三同時”制度。新環保法刪去防治污染設施的驗收的規定,為未來整合建設項目審批環節留下余地。
5.完善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企業限批制度。超過國家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國家確定的環境質量目標的地區,省級意思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暫停審批其新增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6.明確排污許可制度。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違法法律規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還給予行政拘留。
7.增加生態保護紅線規定。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三、新環保法如何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對本級政府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負責人和下級政府及其負責人的考核內容,作為對其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規定估計政府承擔以下責任:改善環境質量,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置,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做好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準備,統籌城鄉污染設施建設,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
四、新環保法規定了公民有哪些環境權利和環保義務?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和參與、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還規定公民環境信息知情權;公民的參與權;公民的監督權,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有關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舉報。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公民應當低碳節儉生活、綠色消費、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的影響。
五、新環保法對環境公益訴訟市如何規定的?
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符合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六、新環保法在加大處罰力度方面有哪些規定?
1.按日計罰。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做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地方性法規可按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2.責令停業、關閉。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3.行政拘留。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被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或者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法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違法排放污染物,構成犯罪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環保知識小常識】相關文章:
校園環保的小常識09-15
春季幼兒保健小常識知識02-22
生活中節能環保小常識10-15
環保知識活動總結04-21
環保知識活動總結07-29
環保知識活動總結07-10
家庭環保知識資料(精選)03-06
環保知識培訓學習總結11-03
有關環保知識的廣播稿01-14